手持式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68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旋风分离器以及过滤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多个旋风器,所述旋风器包括第一组旋风器和第二组旋风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旋风器的气流下游,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所述第一组旋风器中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共同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以形成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二组旋风器中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共同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以形成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和所述第二通气道共同连通至下游气流出口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增大过滤面积,减小吸尘阻力。减小吸尘阻力。减小吸尘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吸尘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旋风分离器以及过滤器,旋风分离器包括有多个小型旋风器,旋风器用于过滤体积相对较大的尘垢,过滤器用于对旋风分离器过滤后的气体再次过滤。现有的过滤器为单个过滤单元,即旋风分离器的所有旋风器所排出的气体均流入至一个过滤单元中,这样会存在大的吸尘阻力,进而影响气体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增大过滤面积,减小吸尘阻力。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旋风分离器以及过滤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多个旋风器,所述旋风器包括第一组旋风器和第二组旋风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旋风器的气流下游,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所述第一组旋风器中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共同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以形成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二组旋风器中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共同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以形成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和所述第二通气道共同连通至下游气流出口管道。
[0005]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位于至少部分所述旋风器的上方的空腔中,所述空腔经隔板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经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组旋风器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经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组旋风器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旋风器和所述第二组旋风器均绕轴线分布,所述第一组旋风器位于所述第二组旋风器的外围,所述隔板为环状。/>[000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隔板内侧,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叠在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包括绕所述轴线的第一环状滤芯,所述第二过滤单元包括绕所述轴线的第二环状滤芯,所述第一组旋风器的气流出口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第一环状滤芯的中部后通过所述第一环状滤芯过滤,所述第二组旋风器的气流出口流出的气流流经所述第二环状滤芯的中部后通过所述第二环状滤芯过滤。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状滤芯和所述第二环状滤芯的外侧均具有环形气流通道,两个所述环形气流通道在同一侧共同连通至所述气流出口管道。
[0010]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处的壳体的顶部设有可开合的盖,打开所述盖以取放所述过滤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盖使所述过滤器竖直地压紧在所述空腔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盖为一体,所述过滤器随所述盖插入所述腔体或从所述腔体取出;或者,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盖可分离。
[0013]通过以上方案可知,过滤器包括两个过滤单元,第一组旋风器的每个旋风器所流出的气体经第一通气道进入到第一过滤单元中,第二组旋风器的每个旋风器所流出的气体经第二通气道进入到第二过滤单元中,从而将气流分流,使得两组旋风器所流出的气体互不干扰地分别再次通过过滤单元过滤,进而增大了过滤面积,气流流经过滤器的阻力减小,减少气流流速损失,经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过滤后的气体在下游汇合。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后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前端部分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旋风分离器与过滤网旋转卡卡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气流出口管道与气流进口管道对接密封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手持式吸尘器100;前端部分10;后端部分20;旋风分离装置11;吸入管道12;壳体21;上壳211;前壳212;下壳 213;把手214;第一旋风分离器110;筒体111;过滤罩112;底盖 113;第一开口111A;第二开口111B;滑板2131;卡勾2132;操作端2133;第二旋风分离器120;外壳121;旋风器122;空腔123;腔壳124;气流进口1221;气流出口1222;灰尘出口1223;第一卡扣结构1211;第二卡扣结构1111;第三卡扣结构1212;第四卡扣结构1121;定位结构101;旋风腔102;第一L形卡勾31;第一插槽 2121;第二L形卡勾32;第二插槽2111;挡片111C;转轴2122;挡部2123;第一端子111D;第二端子2124;收集腔103;气流腔104;第一环臂201;第二环臂202;过滤器40;盖50;第一过滤单元41;第二过滤单元42;气流出口管道125;第一腔体1231;第二腔体1232;隔板1233;水平隔板43;后端面1251;前端面2113;密封件50。
[002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可以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清晰描述,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
123为所述旋风器122的上方。所述旋风器122大致为锥形,其锥端在下端,所述旋风器122包括靠近上端的气流进口1221、气流出口 1222以及灰尘出口1223,所述旋风器122的上端可通过所述壳体21 的隔板1233安装使得所述气流出口1222连通所述空腔123。
[0034]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120的外壳121上设有第一卡扣结构1211,所述筒体111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卡扣结构1111。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120的外壳121上设有第三卡扣结构1212,其中,所述第三卡扣结构1212位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1211的下方,所述过滤罩112的上端设有第四卡扣结构1121,并且所述过滤罩112 的直径小于所述筒体111的直径,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120和所述过滤罩112上设有相应的定位结构101。
[0035]优先将所述过滤罩112与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120可分离地旋转卡接,卡接过程中,定位结构配合实现所述过滤罩112与所述第二旋风分离器120的卡紧定位以防止所述过滤罩112轻易相对所述第二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风分离器以及过滤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多个旋风器,所述旋风器包括第一组旋风器和第二组旋风器,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旋风器的气流下游,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单元和第二过滤单元,所述第一组旋风器中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共同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单元以形成第一通气道,所述第二组旋风器中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共同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以形成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和所述第二通气道共同连通至下游气流出口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位于至少部分所述旋风器的上方的空腔中,所述空腔经隔板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过滤单元经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组旋风器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经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组旋风器的每个所述旋风器的气流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旋风器和所述第二组旋风器均绕轴线分布,所述第一组旋风器位于所述第二组旋风器的外围,所述隔板为环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美生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