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47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光条,包含出光面、入光侧面及光学调整面。光学调整面呈矩形而具有二短边、顶长边及底长边,任一短边或二个短边邻接入光侧面。光学调整面具有由该些短边、底长边及边界线夹设形成的凸棱设置区以设置导光凸棱。以任一短边及底长边的交点为垂直坐标系原点,底长边为X轴,短边为Y轴,边界线自为Y轴的短边朝另一短边延伸且依序具有位于顶长边上的起点(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条


[0001]本技术与导光结构领域相关,尤其是一种导光条。

技术介绍

[0002]具备导光功效的光学产品,其应用范畴相当广泛,各类需要照明、光源的装置,皆可见其身影。该些产品因应所搭载使用的装置、机构以及出光需求,可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型式以及对应的光学设计,例如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的导光结构则大多为同于面板的矩形片体设计。
[0003]导光结构也常被使用于传真机、复印机等具有扫描影像读取功能的装置,此时导光结构则是作为提供该装置扫描作动时的光线来源。应用于前述装置的导光结构,其出光强度要求超过一般照明的强度,才能供该些装置利用强照明光线进而读取或撷取影像。为利于光线透过导光结构向外射出,导光结构上一般还须设计光学图案,以控制出光表现。
[0004]以往,光学图案最早采油墨印刷技术成形于导光结构上,例如通过丝网印刷方式将白色涂料转印至导光结构表面,而形成光学图案。但印刷方式常发生转印结构的尺寸受到温度、湿度或溶剂状况等因素,造成结构失真,使制造质量较不稳定。而后,出现于导光结构上设计凹陷沟槽来控制出光状态的技术手段,然而其需通过复杂的设计与加工程序,才能在导光结构上形成精确的沟槽,进而造成加工成本过高,且仅具有单种出光模式而使效果差强人意。然后,出现于导光结构上设置以C形状方式去角,而形成用以作为放射平面的面结构,换言之,导光结构于去角后其截面会形成五边形,且于切角部分形成出光,导光结构在纵方向的端部配置有发光源,光线进入导光结构后,通过其上的凹槽结构而自切角放射平面射出,据此来解决出光效果不佳的问题。但该种技术手段仍不脱加工成本过高、加工不易等窘境。
[0005]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总结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丰富经验,提出一种导光条的结构,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各项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导光条出光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形成整体均匀的出光状态,且可同时具备不同方向的出光光型,以在扫描应用上提供有效增益的导光条。
[0007]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一种导光条,其特点在于,包含:一出光面;一入光侧面,邻接该出光面且用于接收光线;一光学调整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该光学调整面为呈矩形而具有一第一短边、一第二短边、一顶长边及一底长边,该第一短边邻接该入光侧面;其中,该光学调整面具有一凸棱设置区,该凸棱设置区由该第一短边、该第二短边、该底长边及一边界线夹设形成,该边界线自该第一短边朝该第二短边方向延伸且依序具有一起点、一第一转折点、一第二转折点、一第三转折点及一终点;其中,以该第一短边与该底长边的交点为垂直坐标系原点,
该底长边为X轴,该第一短边为Y轴,该起点位于该顶长边上且坐标为(X
i
,Y
i
),该第一转折点的坐标为(X1,Y1),该第二转折点的坐标为(X2,Y2),该第三转折点的坐标(X3,Y3),该终点位于该第二短边上且坐标为(X
t
,Y
t
),其中,Y
i
≧Y
t
>Y3>Y2=Y1,X
t
>X3>X2>X1>X
i
;及复数导光凸棱,布设于该凸棱设置区内。据此,通过特殊的凸棱设置区分布状态,可让导光条具有均匀的出光效果,同时还可针对不同方向提供光线,以便于进行扫描应用。
[0009]较佳的,该第一短边的长度为H,该底长边的长度为L,X1为0.03L~0.034L,Y1为0.19H~0.21H;X2为0.07L~0.076L;X3为0.09L~0.098L,Y3为0.49H~0.66H。在上述条件限制下,能让导光条在不同方向的出光状态具有更好的呈现。
[0010]较佳的,该边界线更具有一分隔点,且由该分隔点平行X轴延伸至该第二短边而形成一分隔线,该分隔点的坐标为(X
4,
Y4),且X2<X4≦X3,Y3≧Y4>Y2,该凸棱设置区中该分隔线以上的区域布设有复数控光网点。通过控光网点,能有效提供向上的抬高型出光。
[0011]较佳的,该第一短边的长度为H,该底长边的长度为L,Y4为0.49H~0.51H,X4为0.041~0.049L,以确保出光光型位置符合所需。
[0012]为具备较好的出光效能,较佳的,该些控光网点的直径为100
±
5μm,高度为20
±
5μm,且该些控光网点的单位面积密度占比为10~78%。
[0013]较佳的,该些导光凸棱分别为弧形,且该些导光凸棱的顶部圆弧直径为57
±
4μm,底部宽度为60
±
4μm,高度为16
±
3μm,任二相邻的该些导光凸棱的间距为120~150μm,由此可具备较佳的制造效能以及光线调整功效。
[0014]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导光条,其特点在于,包含:一出光面;二入光侧面,为相对设置且分别邻接该出光面,各该入光侧面用于接收光线;一光学调整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该光学调整面为矩形而具有一第一短边、一第二短边、一第三短边、一顶长边及一底长边,该第一短边、该第二短边及该第三短边相互平行,该第二短边位于该第一短边及该第三短边之间且与该第一短边及该第三短边等距,该第一短边及该第三短边分别邻接各该入光侧面;其中,该光学调整面具有一凸棱设置区,该凸棱设置区由该第一短边、该第二短边、该底长边及一第一边界线及一第二边界线夹设形成,该第一边界线由该第一短边朝该第二短边方向延伸且依序具有一起点、一第一转折点、一第二转折点、一第三转折点及一终点;其中,以该第一短边与该底长边的交点为垂直坐标系原点,该底长边为X轴,该第一短边为Y轴,该起点位于该顶长边上且坐标为(X
i
,Y
i
),该第一转折点的坐标为(X1,Y1),该第二转折点的坐标为(X2,Y2),该第三转折点的坐标(X3,Y3),该终点位于该第二短边上且坐标为(X
t
,Y
t
),其中,Y
i
≧Y
t
>Y3>Y2=Y1,X
t
>X3>X2>X1>X
i
;该第二边界线与该第一边界线呈镜像设置,而位于该第二短边及该第三短边之间;及复数导光凸棱,布设于该凸棱设置区内。此处公开的是双侧入光应用下的结构特征,且同样地通过为特殊分布的凸棱设置区,能让导光条具备均匀出光以及同时具有不同扫描方向的出光。
[0015]较佳的,该第一短边的长度为H,该底长边的长度为L,X1为0.015L~0.017L,Y1为0.19H~0.21H;X2为0.035L~0.038L;X3为0.045L~0.049L,Y3为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条,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出光面;一入光侧面,邻接该出光面且用于接收光线;一光学调整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该光学调整面为呈矩形而具有一第一短边、一第二短边、一顶长边及一底长边,该第一短边邻接该入光侧面;其中,该光学调整面具有一凸棱设置区,该凸棱设置区由该第一短边、该第二短边、该底长边及一边界线夹设形成,该边界线自该第一短边朝该第二短边方向延伸且依序具有一起点、一第一转折点、一第二转折点、一第三转折点及一终点;其中,以该第一短边与该底长边的交点为垂直坐标系原点,该底长边为X轴,该第一短边为Y轴,该起点位于该顶长边上且坐标为(X
i
,Y
i
),该第一转折点的坐标为(X1,Y1),该第二转折点的坐标为(X2,Y2),该第三转折点的坐标(X3,Y3),该终点位于该第二短边上且坐标为(X
t
,Y
t
),其中,Y
i
≧Y
t
>Y3>Y2=Y1,X
t
>X3>X2>X1>X
i
;及复数导光凸棱,布设于该凸棱设置区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短边的长度为H,该底长边的长度为L,X1为0.03L~0.034L,Y1为0.19H~0.21H;X2为0.07L~0.076L;X3为0.09L~0.098L,Y3为0.49H~0.66H。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条,其特征在于,该边界线更具有一分隔点,且由该分隔点平行X轴延伸至该第二短边而形成一分隔线,该分隔点的坐标为(X
4,
Y4),且X2<X4≦X3,Y3≧Y4>Y2,该凸棱设置区中该分隔线以上的区域布设有复数控光网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条,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短边的长度为H,该底长边的长度为L,Y4为0.49H~0.51H,X4为0.041~0.049L。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条,其特征在于,该些控光网点的直径为100
±
5μm,高度为20
±
5μm,且该些控光网点的单位面积密度占比为10~78%。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条,其特征在于,该些导光凸棱分别为弧形,且该些导光凸棱的顶部圆弧直径为57
±
4μm,底部宽度为60
±
4μm,高度为16
±
3μm,任二相邻的该些导光凸棱的间距为120~150μm。7.一种导光条,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出光面;二入光侧面,为相对设置且分别邻接该出光面,各该入光侧面用于接收光线;一光学调整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该光学调整面为矩形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崑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