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747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所述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包括有支撑环、橡胶套以及支撑管道;所述支撑环应用于保温管上,所述保温管包括基础管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装于基础管上的聚氨酯保温层和PE保护壳,所述支撑环通过缠绕方式缠绕于基础管上一端并通过橡胶套与支撑管道相连接。基于以上各机构的相互配合,可有效保证保温管在井室中应用时与井室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井室防水工作的效率与稳定性。了井室防水工作的效率与稳定性。了井室防水工作的效率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管
,尤其是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标准聚氨酯保温管解决井室防水问题中,现有的密封装置在保温管的PE保护壳上直接安装密封产品(常见如卡箍式橡胶套一类),但由于PE保护壳及聚氨酯保温层硬度较低,通过卡箍对保温管进行锁紧常常会导致PE保护壳内陷发生渗漏,从而使得该密封装置与保温管之间无法有效的实现抗压密封连接,进而导致在水位深度超出6米的情况下,很难实现井室与管道连接处的防水问题。因此,如何保证保温管与井室连接之间的密封性是目前仍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包括有支撑环、橡胶套以及支撑管道;所述支撑环应用于保温管上,所述保温管包括基础管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装于基础管上的聚氨酯保温层和PE保护壳,所述支撑环通过缠绕方式缠绕于基础管上一端并通过橡胶套、卡箍与支撑管道相连接,卡箍将橡胶套一端箍紧于支撑环上,所述支撑环用于加强保温管与橡胶套连接处的支撑力,所述支撑管道部分浇筑于井壁内,所述保温管穿过支撑管道内部且保温管带有支撑环一端伸出于支撑管道外,所述橡胶套另一端通过卡箍与支撑管道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环外圈两侧包覆于PE保护壳上,且所述支撑环外圈与PE保护壳外侧之间安装有密封圈。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缠绕于基础管与PE保护壳之间,所述支撑环上方的PE保护壳通过一辅助固定环与橡胶套一端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环一端缠绕于所述橡胶套的一端,所述辅助固定环另一端缠绕连接于PE保护壳上。
[0009]优选的,所述PE保护壳上在橡胶套的一侧设有用于辅助固定所述辅助固定环的定位槽。
[0010]优选的,所述橡胶套上设有至少一个波纹。
[0011]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2]所述支撑环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保温管上与橡胶套连接处的聚氨酯保温层与PE保护壳,所述支撑环选用的材质硬度较高,橡胶套可通过卡箍作用与保温管稳定连接,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保温管外层因硬度低且卡箍箍紧力过大而内陷渗漏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即使在水位深度超出6米的情况下,所述保温管与橡胶套的连接处仍能保持密封状态,从
而提高了保温管在井室中使用时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撑环;2、基础管;3、聚氨酯保温层;4、PE保护壳;5、橡胶套;6、支撑管道;7、井壁;8、辅助固定环;9、定位槽;1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0018]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所述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应用于井室防水用保温管中,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保温管的PE保护壳4以及其内部的聚氨酯保温层3硬度较低,通过卡箍对保温管进行锁紧往往会导致PE保护壳4内陷发生渗漏,从而使得现有的密封装置与保温管之间无法有效的实现抗压密封连接。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来实现提高保温管与井室连接之间的密封性的效果。所述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包括有支撑环1、橡胶套5以及支撑管道6;所述支撑环1应用于保温管上,所述保温管包括基础管2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装于基础管2上的聚氨酯保温层3和PE保护壳4,所述支撑环1通过缠绕方式缠绕于基础管2上一端并通过橡胶套5、卡箍与支撑管道6相连接,卡箍将橡胶套5一端箍紧于支撑环1上,所述支撑环1用于加强保温管与橡胶套5连接处的支撑力,所述支撑管道6部分浇筑于井壁7内,所述保温管穿过支撑管道6内部且保温管带有支撑环1一端伸出于支撑管道6外,所述橡胶套5另一端通过卡箍与支撑管道6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套5的材质具体为三元乙丙橡胶,该材质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耐热、耐候等耐老化性能,从而提高了所述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的稳定性。
[0019]具体的,所述支撑管道6上固定有管道法兰,所述管道法兰定位于井壁7墙体中间,所述支撑管道6与管道法兰相连的一端浇筑于井壁7内,另一端伸出于井壁7外,从而实现支撑管道6与井壁7的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管带有支撑环1一端伸出于支撑管道6外,所述橡胶套5一端套装于支撑环1外侧,另一端套装于所述支撑管道6伸出井壁7一端的外侧,从而实现保温管与支撑管道6的连接。需要补充的是,所述支撑管道6与保温管之间设有环向补偿间隙,所述环向补偿间隙用于实现对保温管的热位移补偿。所述橡胶套5上设有至少一个波纹,所述波纹的波谷用于实现对保温管的热位移补偿,所述波纹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002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环1外圈两侧包覆于PE保护壳4上,且所述支撑环1外圈与PE保护壳4外侧之间设有密封圈10。需要补充的是,所述支撑环1两侧的PE保护壳4上设有与密封圈10相配合的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圈10固定于密封槽内,所述密封槽的槽宽与密封圈10的宽度相配合,密封槽的槽深小于密封圈10的凸起高度,所述支撑环1在缠绕过程中将密封圈10完全覆盖,使得所述密封圈10可对支撑环1与PE保护壳4之间因热位移产生的缝隙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了密封圈10提高所述支撑环1与PE保护壳4之间密封性的效果。
[002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先将密封圈10套装于PE保护壳4上的环形密封槽上,之后,将所述支撑环1采用缠绕方法缠绕于基础管2上。所述支撑环1为玻璃钢缠绕环,并采用复合材料组成,所述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在基础管2与PE保护壳4的热膨胀系数之间,在使用过程中,保温管内流经有热水,所述基础管2受热后向外膨胀,所述支撑环1受热后向内膨胀,从而实现加强密封的作用,且温度越高所述基础管2与支撑环1连接处的密封性能越好。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材料分为玻璃纤维层与填料层,所述玻璃纤维层材质为玻璃纤维,且需要强调的是,所述玻璃纤维层与填料层的组分配比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玻璃钢缠绕环的组分配比,即填料层由二氧化硅与树脂按照10:1的质量比配比搅拌组成,且填料层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添加有促进剂与固化剂,所述树脂、促进剂与固化剂之间配比在本实施例中可按质量比选为100:1:1。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述玻璃纤维层通过玻璃钢缠绕设备缠绕于基础管2上,且在玻璃纤维层经过玻璃钢缠绕设备时,所述玻璃纤维层上附着有填料层,从而使得所述玻璃纤维层与填料层可共同缠绕于基础管2上,当所述玻璃纤维层缠绕至外径与PE保护壳4外径相等时,所述玻璃钢缠绕设备带动玻璃纤维层依次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环(1)、橡胶套(5)以及支撑管道(6);所述支撑环(1)应用于保温管上,所述保温管包括基础管(2)以及由内至外依次套装于基础管(2)上的聚氨酯保温层(3)和PE保护壳(4),所述支撑环(1)通过缠绕方式缠绕于基础管(2)上一端并通过橡胶套(5)、卡箍与支撑管道(6)相连接,卡箍将橡胶套(5)一端箍紧于支撑环(1)上,所述支撑环(1)用于加强保温管与橡胶套(5)连接处的支撑力,所述支撑管道(6)部分浇筑于井壁(7)内,所述保温管穿过支撑管道(6)内部且保温管带有支撑环(1)一端伸出于支撑管道(6)外,所述橡胶套(5)另一端通过卡箍与支撑管道(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管用非金属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外圈两侧包覆于PE保护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淼森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