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头和车用电子控制单元水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17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6
提供有水冷头和车用电子控制单元水冷头。车用电子控制单元水冷头包含安装板、冷却板、至少一散热器、至少一散热鳍片组及至少一抬升板。安装板及冷却板于其中界定出具有第一、第二及第三流道的冷却腔室。冷却流体在液体流动阻力分布大致上为最小且均匀的状态流过具有至少一抬升板及至少一散热器于其中的第一及第二流道。至少一抬升板对应于至少一散热器的升高位置,而使得冷却流体流动的体积在抬升板是均匀的且将散热器的厚度最小化。是均匀的且将散热器的厚度最小化。是均匀的且将散热器的厚度最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冷头和车用电子控制单元水冷头


[0001]示例性实施例大致上关于热传导的领域,尤其是关于车用电子控制单元水冷头。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内电子系统的运作过程中,有时需要在严苛的(challenging)运作条件下将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快速且有效地逸散于外,借以将运作温度保持于厂商所建议的范围内。随着这些电子系统的功能性及适用性(applicability)的增加,使得用于其中的处理器的运转速度也随之增加;随着运转速度增加及所使用的处理器的数量增加,电子系统的功耗需求(power requirement)也会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需求(cooling requirement)。
[0003]目前已发展出数种技术以排除车辆内电子系统中的处理器产生的热量。其中一种技术是空冷系统,其采用散热器热接触处理器并将热量从处理器排除。此外,通过散热器的部分的空气可将热量从散热器移除,进而协助提升处理器的散热效率。然而,在具有高处理速度、使用更多数量的处理器以及输出更多热量等情况时,这种空冷系统将变得不那么有效。另一个技术是液冷热交换系统,其透过泵浦单元驱动冷却流体在封闭系统中循环以冷却处理器,其中封闭系统可为具有一或多个散热器的水冷头,且冷却流体循环于上述散热器。该一或多个散热器的设置位置通常系冷却流体涉及与热量产生处理器热接触的地方。
[0004]一般来说,液冷热交换系统的效率较空冷系统高。然而,传统的液冷热交换系统由如铝制成的壳体及由如铜的另一种材料制成并设置于壳体上的一或多个散热器,这使得用于组装的制造步骤及次数增加,并降低良率,进而相对增加成本。再者,由于车辆中的机械或电子元件的空间非常紧凑且局限且其中的电子元件经调变(modulated),因此在不改变其外部尺寸的情况下提升现有的车用液冷热交换系统的效能是具有挑战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提供有车用电子控制单元水冷头及水冷头。
[0006]于一实施例中,一种水冷头包含:一第一散热器,具有一第一导热板并热接触于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一第二散热器,具有一第二导热板并热接触于一第二散热鳍片组;一安装板,具有穿过其的一入口开孔与一出口开孔以及一第一开孔与一第二开孔,而使得在组装过程中,该第一散热器及该第二散热器分别固定于该第一开孔及该第二开孔且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向内凸出而分别穿过该第一开孔及该第二开孔;以及一冷却板,具有一冷却腔室、一隔墙及一外配合面以及位于其上的一第三散热鳍片组及一第四散热鳍片组,而使得该第三散热鳍片组及该第四散热鳍片组在该隔墙上相对的区域上并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而使得在组装过程中,该安装板固定于该外配合面并齐平地承靠于该隔墙,进而界定出该冷却腔室的一第一流道区、一第二流道区及一第三流道区,其中该第一流道区于该入口开孔的形状似漏斗且延伸至该隔墙的一端及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并延伸于该第三散热鳍片组中,该第二流道区于该出口开孔的形状似扭曲状且延伸至该隔墙的一端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与该第四散热鳍片组,且该第三流道区分
别连通于该第一流道区及该第二流道区。
[0007]于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器与该第二散热器为一体制成的铜散热器或铝散热器,该第一导热板与该第二导热板为一体制成的铜导热板或铝导热板,以及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为一体制成的铜散热鳍片组或铝散热鳍片组。
[0008]于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该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三散热鳍片组及该第四散热鳍片组各包含多个纵向平行皱褶结构,所述多个纵向平行皱褶结构之间分别界定出多个散热鳍片流道,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及该第三散热鳍片组从该隔墙的该端延伸至该第一流道区的该冷却腔室的一侧墙,且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及该第四散热鳍片组从该隔墙的该端延伸至该第二流道区的该冷却腔室的一侧墙。
[0009]于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形状为L形且该第三散热鳍片组的形状为L形,而使得在组装过程中,该第三散热鳍片组的一正交端部分地延伸到该第三流道区中,而使得该第三散热鳍片组的一冷却液流动距离大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冷却液流动距离,进而在其一端增加冷却液流速。
[0010]于某些实施例中,该安装板的该第一开孔及该第二开孔分别更于其周围包含一升高周缘,且该冷却板还包含位于其上的一第一抬升板及一第二抬升板,其中该第一抬升板及该第二抬升板的形状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形状,且该第一抬升板及该第二抬升板的厚度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开孔及该第二开孔的所述升高周缘的升高程度。
[0011]于某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散热器与该第二散热器为铜散热器或铝散热器,以及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为铜散热鳍片组或铝散热鳍片组,且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通过折合法所形成并分别接附于该第一抬升板及该第二抬升板。
[0012]于某些实施例中,该安装板为铜安装板或铝安装板,及该冷却板为铜冷却板或铝冷却板。
[0013]于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冷头还包含一架体而使得该水冷头用于紧固于其上。
[0014]于一实施例中,车用电子控制单元水冷头包含一第一散热器、一第二散热器、一安装板以及一冷却板。第一散热器热接触于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且第二散热器热接触于一第二散热鳍片组。于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及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分别由铜或铝一体制成,且第一散热鳍片组及第二散热鳍片组由切削法所形成。安装板具有穿过其的一入口开孔与一出口开孔及一第一开孔与一第二开孔。当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被组装于安装板时,第一散热器及第二散热器分别固定于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且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向内凸出而分别穿过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冷却板具有一冷却腔室、一隔墙及一外配合面以及位于其上的一第三散热鳍片组及一第四散热鳍片组。第三散热鳍片组及第四散热鳍片组在隔墙上相对的区域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散热鳍片组及第二散热鳍片组。当安装板被组装至冷却板时,安装板固定于外配合面并齐平地承靠于隔墙,进而界定出冷却腔室的一第一流道区、一第二流道区及一第三流道区。第一流道区于入口开孔的形状似漏斗且延伸至隔墙的一端及第一散热鳍片组并延伸于第三散热鳍片组中。第二流道区于出口开孔的形状似扭曲状且延伸至隔墙的一端及第二散热鳍片组与第四散热鳍片组。第三流道区分别连通于第一流道区及第二流道区。
[0015]于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与第二散热器为一体制成的铜散热器或铝散热器,第一导热板与第二导热板为一体制成的铜导热板或铝导热板,以及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为一体制成的铜散热鳍片组或铝散热鳍片组。
[0016]于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第三散热鳍片组及第四散热鳍片组各包含多个纵向平行皱褶结构,纵向平行皱褶结构之间分别界定出多个散热鳍片流道。第一散热鳍片组及第三散热鳍片组从隔墙的那端延伸至第一流道区的冷却腔室的一侧墙。第二散热鳍片组及第四散热鳍片组从隔墙的那端延伸至第二流道区的冷却腔室的一侧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头,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散热器,具有一第一导热板并热接触于一第一散热鳍片组;一第二散热器,具有一第二导热板并热接触于一第二散热鳍片组;一安装板,具有穿过其的一入口开孔与一出口开孔以及一第一开孔与一第二开孔,而使得在组装过程中,该第一散热器及该第二散热器分别固定于该第一开孔及该第二开孔且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向内凸出而分别穿过该第一开孔及该第二开孔;以及一冷却板,具有一冷却腔室、一隔墙及一外配合面以及位于其上的一第三散热鳍片组及一第四散热鳍片组,而使得该第三散热鳍片组及该第四散热鳍片组在该隔墙上相对的区域上并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而使得在组装过程中,该安装板固定于该外配合面并齐平地承靠于该隔墙,进而界定出该冷却腔室的一第一流道区、一第二流道区及一第三流道区,其中该第一流道区于该入口开孔的形状似漏斗且延伸至该隔墙的一端及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并延伸于该第三散热鳍片组中,该第二流道区于该出口开孔的形状似扭曲状且延伸至该隔墙的一端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与该第四散热鳍片组,且该第三流道区分别连通于该第一流道区及该第二流道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器与该第二散热器为一体制成的铜散热器或铝散热器,该第一导热板与该第二导热板为一体制成的铜导热板或铝导热板,以及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为一体制成的铜散热鳍片组或铝散热鳍片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该第二散热鳍片组、该第三散热鳍片组及该第四散热鳍片组各包含多个纵向平行皱褶结构,所述多个纵向平行皱褶结构之间分别界定出多个散热鳍片流道,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及该第三散热鳍片组从该隔墙的该端延伸至该第一流道区的该冷却腔室的一侧墙,且该第二散热鳍片组及该第四散热鳍片组从该隔墙的该端延伸至该第二流道区的该冷却腔室的一侧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形状为L形且该第三散热鳍片组的形状为L形,而使得在组装过程中,该第三散热鳍片组的一正交端部分地延伸到该第三流道区中,而使得该第三散热鳍片组的一冷却液流动距离大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的一冷却液流动距离,进而在其一端增加冷却液流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板的该第一开孔及该第二开孔分别更于其周围包含一升高周缘,且该冷却板还包含位于其上的一第一抬升板及一第二抬升板,其中该第一抬升板及该第二抬升板的形状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散热鳍片组及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形状,且该第一抬升板及该第二抬升板的厚度分别对应于该第一开孔及该第二开孔的所述升高周缘的升高程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散热器与该第二散热器为铜散热器或铝散热器,以及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为铜散热鳍片组或铝散热鳍片组,且该第一散热鳍片组与该第二散热鳍片组通过折合法所形成并分别接附于该第一抬升板及该第二抬升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该安装板为铜安装板或铝安装板,及该冷却板为铜冷却板或铝冷却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头,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架体而使得该水冷头用于紧固于其上。9.一种车用电子控制单元水冷头,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散热器,具有一第一导热板并热接触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