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702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烟道连接设置若干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还设置有浓缩装置,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进口与浓缩装置出口间通过管道连接,烟气余热热交换器出口与浓缩装置进口间通过管道连接;浓缩装置进口管道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循环泵设置于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进口与浓缩装置出口间的管道上,该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冲洗清洗水口及排净口;浓缩装置设置有补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降低了脱硫废水的排放量,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电厂低效热源,实现了低效热源的效益化。实现了低效热源的效益化。实现了低效热源的效益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废水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压力均日益增大。为了降低污/废水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环境,社会各行业采取节水、废水综合利用、废水零排放等各种措施降低污/废水的排放量。
[0003]火力发电企业、供热企业和各类企业的自备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经综合利用后,仍剩余大量高浓盐废水(高浓盐废水以脱硫废水为主,以下称之为“脱硫废水”,亦可称之为高浓盐废水或浓盐废水或高盐废水),该废水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近年来,多数企业均在采取脱硫废水零排放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际运行过程中,剩余的脱硫废水量远高于高温烟气雾化干燥的处理能力,需要采取浓缩减量处理,常规浓缩减量处理工艺主要为膜法浓缩减量工艺和热法浓缩减量工艺,因膜法浓缩减量工艺对预处理要求高,且运行费用高,在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中较少采用,因电厂有较多蒸汽资源,多采用蒸汽作为热源的热法浓缩工艺,虽然电厂蒸汽资源多,但蒸汽属于高价值资源,蒸汽的消耗必然增加电厂煤耗的增加,并降低电厂的收益。
[0004]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 206142861U公开了一种火电厂废水低温余热浓缩系统。该系统包括除尘器、脱硫吸收塔、废水收集箱、预处理装置、废水预热装置和蒸发浓缩塔,废水预热装置利用除尘器与脱硫吸收塔之间烟道内的烟气热量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预热;蒸发浓缩塔用于对预热后的废水进行低温蒸发。该专利采用烟气余热回收器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再通过废水预热器将换热传递给废水。此专利中,废水不直接与烟气换热器换热在一些工艺条件下可降低对烟气换热器的腐蚀,但由于除尘器后的烟气温度较低,换取的热量有限,两次换热必然造成热量传递效率的降低,热利用率下降,反而造成换热设备换热面积的增大,并增长了系统流程,增加了换热设备及附属循环泵、控制仪表及电控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反而相应增加。
[0005]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 206755129U公开了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蒸汽发生装置,该装置包括:烟道换热器、蒸汽加热器、蒸汽冷凝水箱和介质水;其中,所述烟道换热器设置在锅炉烟气的排放通道内,烟气换热器上设置有与换热管连接的蒸汽发生器和下集水箱,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管路与所述蒸汽加热器的蒸汽入口连接,蒸汽加热器的冷凝水出口与所述蒸汽冷凝水箱的冷凝水入口连接,蒸汽冷凝水箱的冷凝水出口通过水泵与所述下集水箱连接形成介质水的循环回路,所述蒸汽加热器上还设置有与蒸汽换热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端与需热设备连接。该专利采用烟道换热器回收烟气中的热量,再通过蒸汽发生器将热量转换为蒸汽,最后通过蒸汽加热器将换热传递给废水。此专利中,废水不直接与烟道换热器接触换热,在一些工艺条件下可降低对烟气换热器的腐蚀,但由于除尘器后的烟气温度较低,换取的热量有限,两次换热会造成热量传递效率的降低,换热面
积增加,换热介质物态的变化会大量增加能量的投入,并且系统流程增长,设备增加,投资和运行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0006]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 105330081 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的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药剂软化处理装置、树脂软化装置、反渗透处理装置和蒸发结晶装置。该专利申请中采用药剂软化和树枝软化的方法以去除脱硫废水中的杂质以及重金属,以避免反渗透及蒸发结晶整套污堵和结垢,但是该过程向水中引入了大量的药剂,并产生大量的强碱性污泥,处理费用高。并且化学软化所产的污泥价值很低,综合利用的难度大。采用反渗透浓缩脱硫废水,浓缩倍率低,而且蒸发结晶需要消耗大量高品质蒸汽。整体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昂。
[0007]火力发电企业、供热企业和各类企业的自备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烟气,虽经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等换热设备回收大部分烟气热量,但仍剩余大量110
±
15℃烟气(每100MW运行负荷产生40~45万Nm3/h的烟气),该部分烟气进入脱硫塔脱除二氧化硫的同时降温至55℃左右排放,造成脱硫塔消耗大量水资源(每100MW运行负荷消耗10~12m3/h的水),并造成脱硫废水量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本技术所述的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是以脱硫废水为运行介质,工艺简洁、操作简便、运行稳定、成本低廉,且浓缩效果良好,不仅降低了脱硫废水的排放量,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电厂低效热源,实现了低效热源的效益化。
[0009]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烟道连接设置若干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还设置有浓缩装置,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进口与浓缩装置出口间通过管道连接,烟气余热热交换器出口与浓缩装置进口间通过管道连接;浓缩装置进口管道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循环泵设置于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进口与浓缩装置出口间的管道上,该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流量检测装置、冲洗清洗水口及排净口;浓缩装置设置有补液口。
[0010]烟气余热热交换器具有上半部固定装置和下半部固定装置,上半部固定装置顶部设置出口管形成烟气余热热交换器出口,下半部固定装置底部设置进水管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进口,上半部固定装置和下半部固定装置之间设置若干纵向设置的换热管,换热管围绕设置束缚装置,换热管内部设置纵向的支撑骨架。
[0011]换热管材质为ND钢、双相钢2205、双相钢2507、钛合金、聚四氟乙烯或ND钢内衬碳化硅。
[0012]上半部固定装置从上到下依序为上封头、上法兰、上脖颈管、上固定板,下半部固定装置从上到下依序为下固定板、下脖颈管、下法兰、下封头;所述的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贯穿烟道的顶板和底板,并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别与烟道的顶板和底板密封衔接。
[0013]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进口与浓缩装置出口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加药口。
[0014]补液口前端设置有沉淀装置,在沉淀装置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加药口。
[0015]烟气余热热交换器进口与浓缩装置出口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密度检测装置。
[0016]烟气余热热交换器两端进口、出口管路上均设置切断阀。
[0017]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装置以高含盐量、高不溶性固体、易结垢的脱硫废水为介质,通过采用调质、强制循环、采用不易结垢的换热管材质,可有效降低换热管结垢的风险,保证热交换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0019]2.本装置采用脱硫废水与烟气换热器直接热交换结构(一步换热),简化了烟气余热利用工艺系统,换热效率高,操作简单,能耗低。
[0020]3.本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可以安装在锅炉空预器后的主烟道上,利用装置的高效换热特性,回收末端烟气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021]4.本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采用立管式集束型列管换热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烟道(2)连接设置若干烟气余热热交换器(1),还设置有浓缩装置(3),烟气余热热交换器(1)进口与浓缩装置(3)出口间通过管道连接,烟气余热热交换器(1)出口与浓缩装置(3)进口间通过管道连接;浓缩装置(3)进口管道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14);循环泵(4)设置于烟气余热热交换器(1)进口与浓缩装置(3)出口间的管道上,该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13)、温度检测装置(14)、流量检测装置(15)、冲洗清洗水口(5)及排净口(6);浓缩装置(3)设置有补液口(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气余热热交换器(1)具有上半部固定装置和下半部固定装置,上半部固定装置顶部设置出口管(18)形成烟气余热热交换器(1)出口,下半部固定装置底部设置进水管(28)烟气余热热交换器(1)进口,上半部固定装置和下半部固定装置之间设置若干纵向设置的换热管(23),换热管(23)围绕设置束缚装置(29),换热管内部设置纵向的支撑骨架(3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与烟气余热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管(23)材质为ND钢、双相钢2205、双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培恒刘宁牟伟腾王媛王博李雯王天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