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华实验室专利>正文

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喷墨打印机和OLED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688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和补偿装置,升降装置和补偿装置通过固定连接件相连,升降装置连有喷头模组;升降装置包括基座、驱动装置、滑台和第一导轨,第一导轨设于所述基座上,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内;补偿装置设于基座上,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滑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提供了喷墨打印机和OLED显示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通过平衡气缸减小驱动电机的负载,避免了驱动电机因负载、功耗过大而导致的发热量较大的问题,保证了喷墨打印的工作环境温度稳定;除此之外,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和直线导轨的限位方式,相比于多级传动方式精度更高,提高了装置的运动精度,使得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构更加紧凑。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喷墨打印机和OLED显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喷墨打印机和OLED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
技术介绍
,而并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OLED是一种利用多层有机薄膜结构产生电致发光的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发光强度与注入的电流成正比。OLED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产生的空穴和阴极产生的电子就会发生移动,分别向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迁移到发光层。OLED容易制作,而且只需要低的驱动电压,OLED在满足平面显示器的应用上显得非常突出,OLED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现有的OLED制备方法通常包括蒸镀和喷墨印刷两种,其中喷墨印刷OLED技术制作工艺简单,相对于蒸镀技术,喷墨打印更加精准,尤其用来处理大尺寸面板时,更加具有优势。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喷墨打印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喷墨打印机通过从喷墨头喷出墨滴,落在打印介质相应位置以形成所需图像或文字的打印,在打印过程中,喷头需要通过控制装置进行移动,以满足打印需求,喷头模组升降装置为控制装置的一种,其作用是对喷头模组在Z轴上的抬升和下降。现有的喷头模组升降装置采用的滚珠丝杠直线运动的方式,这种运动方式运动精度较低,满足不了印刷显示行业对喷墨打印高精度的要求,并且其驱动电机在抬升喷头模组时提供抬升力还包括装置的重力,这样会加大驱动电机的负载和功耗,导致电机发热量增加,影响喷墨打印的环境温度,从而导致喷墨打印的精度下降。
[0006]如何进一步提高喷墨打印技术的精度,降低驱动的电机的负载,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以解决驱动电机负载大,喷墨打印精度低的缺陷。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和补偿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和补偿装置通过固定连接件相连,所述升降装置连有喷头模组;
[0009]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基座、驱动装置、滑台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内,在所述第一导轨内滑动,所述滑台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
[0010]所述补偿装置设于所述基座上,通过所述固定连接件与所述滑台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轨和导轨滑块,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基座上,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两侧,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导轨滑块设于所述第一导轨
第二直线导轨;106-直线导轨滑块;107-限位机构;108-光栅传感器;109-光栅传感安装座;110-光栅条;
[0028]200-补偿装置;201-平衡气缸;202-支撑机构;203-固定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的实施例。
[0034]请参考图1-2,该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升降装置100和补偿装置200。
[0035]其中升降装置100包括基座101、直线电机102、第一直线导轨103、平面滑台104、第二直线导轨105和直线导轨滑块106。
[0036]基座101为矩形板状结构,其表面中间设有竖直的第一直线导轨103,直线电机102与第一直线导轨103相连,直线电机102与平面滑台104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直线电机102带动平面滑台104延第一直线导轨103中上下运动,平面滑台104的运动区间为第一直线导轨103的长度。平面滑台104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中一侧面与直线电机102固定连接,另一侧面与喷头模组(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直线电机102带动平面滑台104上下运动时,进而带动喷头模组同步运动,实现整个喷头模组的上升运动或下降运动。这种直线电机驱动与直线导轨的限位传动方式直接作用于所需传动部件,相比于多级传动方式,这种直接传动方式的精度更高,更能满足高精度的需求。
[0037]在基座表面101上,位于第一直线导轨103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以第一直线导轨103为中心的第二直线导轨105,第二直线导轨105上设有两块直线导轨滑块106,直线导轨滑块106可以在第二直线导轨105中滑动,直线导轨滑块106与平面滑台104固定连接,并且分布于平面滑台104的上下两侧。这种对称式的导轨设计,一方面能够辅助平面滑台104的延第一直线导轨103滑动,另一方面能够平衡平面滑台104两侧的重力,使得平面滑台104的移动更加流畅。在第二直线导轨105的首尾两端还设有限位机构107,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
107为凸出的阻挡块,其作用是限制直线导轨滑块106的运动区间,防止直线导轨滑块106从第二直线导轨105上滑出脱轨。
[0038]其中补偿装置200包括平衡气缸201、支撑机构202和固定连接件203。
[0039]平衡气缸201数量为两个,位于第二直线导轨105的两侧,以第一直线导轨103位中心对称分布,平衡气缸201与基座101通过支撑机构202固定连接,平衡气缸201与平面滑台104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203连接,这种对称分布能够使平面滑台104两侧受力均匀。
[0040]直线电机102在第一直线导轨103上运动时,带动与其连接的平面滑台104在第一直线导轨102上运动,并在第二直线导轨105的限位区间内运动。与此同时,基座101两边对称的安装的平衡气缸201则平衡了升降装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和补偿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和补偿装置通过固定连接件相连,所述升降装置连有喷头模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基座、驱动装置、滑台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内,在所述第一导轨内滑动,所述滑台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补偿装置设于所述基座上,通过所述固定连接件与所述滑台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二导轨和导轨滑块,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基座上,位于所述第一导轨两侧,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所述导轨滑块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内,所述导轨滑块与所述滑台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数量为两条,所述第二导轨对称分布于第一导轨两侧,所述第二导轨首尾两端分别设有限位机构,第二导轨上的导轨滑块数量为2个,所述导轨滑块延所述滑台的边缘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模组升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包括平衡气缸,所述平衡气缸分布于所述滑台两侧,所述平衡气缸的伸缩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川堰李奇王冠明辛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