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73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1
本申请涉及照明器具,公开了一种LED灯具,其包括灯罩、与灯罩相连接的底盘,所述灯罩与底盘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光电模组,光电模组包括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底盘上设有安装部,光电模组通过安装部固定于底座上。本申请的LED灯具具有厚度薄、发光效果优异及散热性能佳的特点。性能佳的特点。性能佳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具


[0001]本申请涉及照明器具,尤其涉及了一种LED灯具。

技术介绍

[0002]吸顶灯是吸附或嵌入屋顶天花板的灯饰,在家庭、办公室、娱乐场所等各种场所经常选用吸顶灯作为照明设备。传统的吸顶灯通常由底座、光源模组、电路模组和灯罩组成,其光源模组中的发光元件一般为节能灯管。由于节能灯管在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废弃后存在汞污染,而且其耗电量比LED大,而LED具有无汞无毒、无电磁污染、无有害射线及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所以吸顶灯的发光元件逐渐用LED取代了节能灯管。但是现有吸顶灯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发光、散热、安装及包装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0003]1.点亮过程中出现闪光、照射范围小、发光不均匀、灯具中央部分亮度小、灯具中央部分与灯具周边部分亮度不均匀、发光面发光不均匀、眩光、灯具周向亮度不均、发光元件安装面上照度不均匀、亮度不均匀及显色性低、发光效率及光设计性低、出现亮斑、渲染效果低、混色不均匀、天花板周向上照度不均匀、高度较高的电路元件会挡光、色温和颜色偏差性大、光取向窄、光透射效率低、光源的发光效率低、灯罩的侧方区域昏暗、灯罩的光射出面辉度不均匀、产生亮线、发光元件的光提取效率低、光舒适感低、消光时美观度低、有些使用场景会希望灯具发出的光具有三维效果或者根据相应的生活场景产生对应的光空间、带有色调的纸面在灯具下使用者难读取或者由于老年人对文字和观察对象物的颜色降低,老年人用光舒适感低等问题。
[0004]为改善吸顶灯的光学效果,其一在LED上增加背光透镜以减少灯具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的暗区,但是由于采用了背光透镜和透镜贴片工艺,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降低了产品竞争力;其二在发光元件与灯罩之间设置有光学构件,比如导光板、透镜、反射单元等,但采用上述光学构件后,会出现例如入射到导光板的光量会存在变化、光学构件结构复杂、导光板上亮度不均匀、导光板上产生暗部等问题;
[0005]2.发光元件和电路元件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会影响吸顶灯的使用寿命;
[0006]3.光源模组大多通过螺钉安装在灯体内,或者通过粘结剂粘贴在灯体内,安装后不易拆卸替换。此外吸顶灯长期使用后,往往会出现光源模组老化、烧损现象,如光源模组损坏需要替换时,需通过工具将损坏的光源模组拆下,再将新的光源模组通过工具来安装,LED光源模组的更换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工作去操作,使用过程不便捷;
[0007]4.吸顶灯通常为扁平状结构,具有占用高度小、照明范围广等特点,然而,吸顶灯的整体厚度尺寸依然很大,致使产品的体积增大,进而提升了包装及库存成本。
[0008]此外灯具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安全性低、制造效率低、使用成本高、虫子等易进入灯具内部影响美观、电源出现故障时无法继续进行照明、为使灯具具有较大的光通量,存在电路板安装面积小、智能控制时遥控灵敏度低或遥控范围窄、安装时存在噪音等问题。
[0009]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确有必要对现有的LED灯具进行改进,以弥补这些缺点和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申请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LED灯具。
[00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12]一种LED灯具,其包括灯罩、与灯罩相连接的底盘,所述灯罩与底盘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光电模组,所述光电模组包括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底座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周围形成有支撑部及边缘部,所述支撑部与边缘部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光电模组与所述支撑部存在间隙。
[0013]作为优选,所述光电模组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灯罩,所述的第二面包括第七区域和第八区域,所述电源模组的电子元件包括发热元件和不耐热元件,其中所述发热元件和不耐热元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七区域和第八区域。
[0014]作为优选,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组LED芯片组,每个LED芯片组包括多个LED芯片,所述第一面包括与第七区域相对的第五区域和与所述第八区域相对的第六区域,位于所述第五区域内的LED芯片的数量小于位于所述第六区域内的LED芯片数量。
[0015]作为优选,所述LED芯片的仰俯角为90*(1/n)
°

[0016]作为优选,各LED芯片组位于同一圆周上,每个LED芯片组包括一种光色的LED芯片,每个圆周上的LED芯片在周向方向上错开。
[0017]作为优选,所述光电模组还包括绝缘单元,所述绝缘单元包括覆盖第一面上所有电子元件的第一绝缘部和覆盖第二面上所有电子元件的第二绝缘部。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绝缘部从所述光源模组的一端沿光源模组的径向方向至光源模组的另一端具有一定的弧度。
[0019]作为优选,所述电源模组与第二绝缘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
[0020]作为优选,所述灯罩具有壁部,且所述灯罩为回转体结构,所述壁部的边缘设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相对壁部的边缘向灯罩的径向的内侧凸部。
[0021]作为优选,所述LED灯具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光电模组固定至所述底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灯罩固定至所述底座时,所述第二凸出部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固定。
[0022]本申请透过上述结构设计,达成了以下所述有益效果之一或其任意组合:(1)通过安装部对光电模组进行旋转固定,安装维修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2)调节光源模组上LED芯片的排列,可使LED灯具的出光效果更加均匀及散热效果更加优异;(3)电路板的第二面上的电子元件相比任意一个光源模组的电子元件而位于电路板的径向的更内侧,可避免光源模组的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影响第二面的电子元件,其次可限制第二面上的电子元件的分布区域,从而控制第二绝缘部的尺寸,以控制成本;(4)LED芯片与电源模组分别位于电路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上对应于电源模组的区域内的LED芯片数量小于第一面未对应电源模组的区域内的LED芯片数量,如此一方面显著减少LED灯具中部的暗区,提高LED灯具的发光效果,另一方面又可减少电源模组产生的热量对光源模组的影响;(5)高度较高的第二电源模组位于所述底座的凹槽部中,因无需设置专门收纳电源模组的收纳空间,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吸顶灯的高度,此外,光电模组能够远离灯罩,使光源模组到达灯罩的边缘的光量增加;(6)第一绝缘部具有一定的弧度,可提高其受力程度,保证光电模组在
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7)第二绝缘部与底座的凹槽部的侧壁相接触,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导热能力;(8)LED芯片2201的发光面朝向灯具的中心轴,可有效消除中间暗区,提高灯具的发光效果;(9)通过对选择合适折射率的LED灯珠的封装层的折射率为n1,灯罩材料,可有效提高LED灯具的光通量;(10)通过在LED芯片表面或灯罩内表面设置折射率匹配层,通过其厚度设计,可得到优异的光学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LED灯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与灯罩相连接的底盘,所述灯罩与底盘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有光电模组,所述光电模组包括光源模组和电源模组,所述底座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周围形成有支撑部及边缘部,所述支撑部与边缘部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光电模组与所述支撑部存在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模组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灯罩,所述的第二面包括第七区域和第八区域,所述电源模组的电子元件包括发热元件和不耐热元件,其中所述发热元件和不耐热元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七区域和第八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组LED芯片组,每个LED芯片组包括多个LED芯片,所述第一面包括与第七区域相对的第五区域和与所述第八区域相对的第六区域,位于所述第五区域内的LED芯片的数量小于位于所述第六区域内的LED芯片数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的仰俯角为90*(1/n)
°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雄江涛熊爱明周林陆健王名斌张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