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正专利>正文

竹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58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粒子,属拼接型竹凉席、靠垫、座垫、地毯的基本组成单位。所述竹粒子设有通槽,最好是在竹粒子的底面加工有凹形通槽。竹粒子底面加工成通槽,既可以减轻粒子的重量又可以提高其通风性能,进而减少竹凉席、靠垫、座垫、地毯等竹制产品的整体重量,提高其透气、通风性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竹粒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竹粒子,属拼接型竹凉席、竹靠垫、竹座垫、竹地毯等竹制产品的基本组成单位。
技术介绍
由竹粒子拼接成的竹凉席、竹靠垫、竹座垫、竹地毯以其表面凉爽的特点已广泛为人们所使用,它们由许多加工成型的竹粒子按一定规格串接或拼接而成。目前所采用的竹粒子的形状有长方形、弧形等,为平面实心或带盲孔结构,两侧有穿线孔。由这种结构的竹粒子穿拼起来的竹凉席、竹靠垫、竹座垫、竹地毯等竹制产品,重量较重,透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透气性好的竹粒子,以克服现有竹凉席、竹靠垫、竹座垫、竹地毯等竹制产品重量较重,透气性较差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通槽的竹粒子,最好是在竹粒子的底面加工有凹形通槽。竹粒子底面加工成通槽,既可以减轻粒子的重量又可以提高其通风性能,进而减少竹凉席、竹靠垫、竹座垫、竹地毯等竹制产品的整体重量,提高其透气、通风性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竹粒子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正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竹粒子1的底面3,即背面加工成凹形通槽2,正面4是平滑面,两侧5可以设有穿线孔6,以便通过穿线孔6用线将众多块带通槽的竹粒子穿拼成一定规格的竹凉席、竹靠垫、竹座垫、竹地毯等竹制产品。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粘接方法将其拼成一定规格的竹凉席、竹靠垫、竹座垫、竹地毯等竹制产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粒子,其特征是所述竹粒子(1)设有通槽(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粒子,其特征是所述竹粒子(1)设有通槽(2)。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
申请(专利权)人:王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