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639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涉及软件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将开发完成的软件代码提交至平台代码托管仓库;平台对提交的源代码进行文本分析,按照代码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将检测合格的代码连同其开发技术文档发送至软件部署服务器;根据开发技术文档,在软件测试服务器创建程序运行环境;将代码发送到软件测试服务器的程序运行环境,进行编译并部署;根据开发技术文档生成代码测试程序;运行测试程序,对部署的代码进行自动测试,返回测试结果;验收结果为合格,结束验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判断软件代码交付的质量,提高软件代码的检测效率和交付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软件开发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软件开发工作平台是一个面向软件设计与开发领域的众包模式的工作平台,平台通过标准化服务和自动化流程,实现有软件开发工作需求的企业和提供软件开发服务的工程师快速对接,高效工作。
[0003]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以众包模式提供工作管理相关服务。企业将任务需求发布到平台,平台将任务分解并根据需求属性和分类,从平台人才库中寻找匹配的工程师,将任务分配给合适的工程师;工程师接到任务需求后开始工作,任务完成后将结果提交至平台;企业接受任务交付结果并审查。企业在发布任务时,将任务费用托管在平台,待任务交付后,再通过平台与工程师进行结算。
[0004]工程师将开发完成的软件代码交付到平台后,企业需要对结果代码进行验收测试。对软件代码的人工或半人工测试,效率不足,容易成为整个任务过程的瓶颈,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任务验收方法,快速、准确的判断交付结果代码的质量,提高工作平台的整体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通过对开发完成软件代码进行文件分析检测,再发送至部署服务器并创建程序运行环境,并根据开发技术文档生成代码测试程序进行测试,解决了现有的软甲代码测试人工测试效率低下、检测准确率低,影响软件系统交付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工程师将开发完成的软件代码提交至平台代码托管仓库;步骤S2:平台对提交的源代码进行文本分析,按照代码检测标准进行检测;步骤S3:检测代码是否合格;若代码检测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4;若代码检测合格,则只执行步骤S5;步骤S4: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提交代码的工程师,结束验收;步骤S5:将检测合格的代码连同其开发技术文档发送至软件部署服务器;步骤S6:根据开发技术文档,在软件测试服务器创建程序运行环境;步骤S7:将代码发送到软件测试服务器的程序运行环境,进行编译并部署;步骤S8:根据开发技术文档生成代码测试程序;步骤S9:运行测试程序,对部署的代码进行自动测试,返回测试结果;
步骤S10:若测试结果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11,若测试结果合格,则执行步骤S12;步骤S11:验收结果为合格,试结果发送给提交代码的工程师,结束验收;步骤S12:验收结果为合格,结束验收。
[0007]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软件开发任务发布时,在软件代码托管仓库创建该任务的存储空间,并根据任务需求生成初始代码结构,任务工程师在初始代码结构框架内进行开发,然后将开发完成的代码提交至软件代码托管仓库的任务对应存储空间。
[0008]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代码检测标准包括代码语法规范、命名规范、程序逻辑规范;所述代码语法规范针对不用的编程语言的不同版本,在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根据编程语言选择对应的版本进行语法合法性检测;所述命名规范包括数据对象命名、接口函数命名、代码结构;所述程序逻辑规范规定了不同应用业务的程序逻辑编码标准。
[0009]优选地,所述步骤S6中,软件部署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开发技术文档中的程序运行环境描述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开发语言和编程基础框架、引用的程序库,在软件测试服务器使用对应的模版创建程序运行环境。
[0010]优选地,所述步骤S7中,软件部署服务器将结果代码发送到软件测试服务器的程序运行环境,编译成可执行程序,并将相关的执行文件和资源文件拷贝至运行环境的指定目录,然后根据开发技术文档中的相关内容配置必要的运行参数。
[0011]优选地,所述步骤S8中,根据开发技术文档中的软件需求、功能描述、接口信息内容,生成代码的单元测试脚本、接口测试脚本以及前端功能测试脚本,并将测试脚本整合进自动化测试程序,根据场景生成代码的性能测试脚本。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S12中,代码检测和测试结果合格时,设置验收结果状态参数为合格,验收结束后,平台调用后续的任务质保或结算程序。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开发完成软件代码进行文件分析检测,再发送至部署服务器并创建程序运行环境,将代码发送的软件测试服务器的程序运行环境,并根据开发技术文档生成代码测试程序进行测试,快速判断软件代码交付的质量,提高软件代码的检测效率和交付效率。
[0014]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工程师将开发完成的软件代码提交至平台代码托管仓库;步骤S2:平台对提交的源代码进行文本分析,按照代码检测标准进行检测;步骤S3:检测代码是否合格;若代码检测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4;若代码检测合格,则只执行步骤S5;步骤S4: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提交代码的工程师,结束验收;步骤S5:将检测合格的代码连同其开发技术文档发送至软件部署服务器;步骤S6:根据开发技术文档,在软件测试服务器创建程序运行环境;步骤S7:将代码发送到软件测试服务器的程序运行环境,进行编译并部署;步骤S8:根据开发技术文档生成代码测试程序;步骤S9:运行测试程序,对部署的代码进行自动测试,返回测试结果;步骤S10:若测试结果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11,若测试结果合格,则执行步骤S12;步骤S11:验收结果为合格,试结果发送给提交代码的工程师,结束验收;步骤S12:验收结果为合格,结束验收。
[0019]其中,步骤S1中,软件开发任务发布时,在软件代码托管仓库创建该任务的存储空间,并根据任务需求生成初始代码结构,任务工程师在初始代码结构框架内进行开发,然后将开发完成的代码提交至软件代码托管仓库的任务对应存储空间。
[0020]其中,步骤S2中,代码检测标准包括代码语法规范、命名规范、程序逻辑规范等编程标准,其中既有通用的软件编码规范,也有针对不同类型和应用场景的软件编码标准,并分为必须和建议两个等级,必须的标准为强制执行的,建议的标准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执行;代码语法规范针对不用的编程语言的不同版本,在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根据编程语言选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工程师将开发完成的软件代码提交至平台代码托管仓库;步骤S2:平台对提交的源代码进行文本分析,按照代码检测标准进行检测;步骤S3:检测代码是否合格;若代码检测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4;若代码检测合格,则只执行步骤S5;步骤S4: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提交代码的工程师,结束验收;步骤S5:将检测合格的代码连同其开发技术文档发送至软件部署服务器;步骤S6:根据开发技术文档,在软件测试服务器创建程序运行环境;步骤S7:将代码发送到软件测试服务器的程序运行环境,进行编译并部署;步骤S8:根据开发技术文档生成代码测试程序;步骤S9:运行测试程序,对部署的代码进行自动测试,返回测试结果;步骤S10:若测试结果不合格,则执行步骤S11,若测试结果合格,则执行步骤S12;步骤S11:验收结果为合格,试结果发送给提交代码的工程师,结束验收;步骤S12:验收结果为合格,结束验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软件开发任务发布时,在软件代码托管仓库创建该任务的存储空间,并根据任务需求生成初始代码结构,任务工程师在初始代码结构框架内进行开发,然后将开发完成的代码提交至软件代码托管仓库的任务对应存储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件开发工作平台任务验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代码检测标准包括代码语法规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空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