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飞机机舱空调系统以及飞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6346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飞机机舱空调系统以及飞机,涉及飞机领域,用以优化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的结构。该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两者的流道相互独立,且第二流道与第一流道固定在一起。第二流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邻近设置,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邻近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流道相对独立,使得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的结构比较灵巧,不会因为混合气流造成压力损失,不需要采用高输送能力的风机来补偿压力损失,使得风机选型设计更加灵活。使得风机选型设计更加灵活。使得风机选型设计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飞机机舱空调系统以及飞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飞机机舱空调系统以及飞机。

技术介绍

[0002]机载空调系统包括主空调系统和辅助制冷空调系统。其中,主空调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外部冲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具体流路为:从飞机发动机引入外部冲压空气,将该冲压空气经过环控系统膨胀和调节,以达到期望的温度。辅助制冷空调系统则是用于调节飞机内部的空气。两个系统产生的两股不同空气经过调节后形成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和不同流量的空气,这两股空气经混合后被送到飞机的客舱、货仓及其附属区域等需空气调节的区域。
[0003]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相关技术中,两股在混合处会造成巨大的压力损失,这使得气流输送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过大,输送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飞机机舱空调系统以及飞机,用以优化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的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包括:
[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道(1),包括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以及第二流道(2),所述第二流道(2)的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1)的流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二流道(2)与所述第一流道(1)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流道(2)包括第二进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所述第一进风口(11)和所述第二进风口(21)邻近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1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邻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11)为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2)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各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2)分散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21)为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22)的数量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且各个所述第二出风口(22)分散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包括第一进风管(13),所述第二流道(2)包括第二进风管(23);所述第一进风管(13)的进风端和所述第二进风管(23)的进风端分开,所述第一进风管(13)的出风端和所述第二进风管(23)的出风端固定在一起且非流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3),内部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沿着所述连通管(3)的轴线方向延伸,以将所述连通管(3)的内部空间分为相对独立的第一管段(31)和第二管段(32);所述第一管段(31)为所述第一流道(1)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管段(32)为所述第二流道(2)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管段(31)与所述第一进风管(13)连通,所述第二管段(32)与所述第二进风管(23)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还包括:第一支管组件(3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管(331),各所述第一支管(331)与所述第一管段(31)的周向和/或轴向不同位置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还包括:第二支管组件(3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管(341),各所述第二支管(341)与所述第二管段(32)的周向和/或轴向不同位置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机舱空调系统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还包括:第一分流板(35),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段(31)内部,且所述第一分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正永徐如好赵桓于艳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