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634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包括安置块,所述安置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壁设有开口向内的开口,所述开口远离所述安置腔的内壁设有一圈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通过所述开口连通外界空间,所述环形滑槽内设有发泡机构,所述发泡机构用于带动发泡瓶对安置腔内部的油箱进行发泡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动完成对沉船后油箱的密封以及包裹,防止油箱破损,机油泄露入大海,对海洋生态造成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造价便宜,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水的额渗入,通过辅助机构检测沉船,通过发泡机构中的聚氨酯发泡剂完成对机油箱的发泡密封,防止机油泄露,有效的保护海洋环境。有效的保护海洋环境。有效的保护海洋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箱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用油箱为穿上装燃料的容器,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行驶在海上的船体遭受海盗攻击后,船体沉入海底,油箱中的“重油”进入海洋环境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应当有一种检测沉船的装置,用于对沉船后的油箱进行保护,防止油箱中的石油渗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克服上述情况。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包括安置块,所述安置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壁设有开口向内的开口,所述开口远离所述安置腔的内壁设有一圈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通过所述开口连通外界空间,所述环形滑槽内设有发泡机构,所述发泡机构用于带动发泡瓶对安置腔内部的油箱进行发泡密封;所述安置块内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在所述安置块内固定设有的电路块,所述电路块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下端面固定设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下端面设有固定设有电源,所述电源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电路块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路块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位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上侧,所述第三接头左端面固定设有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上端面固定设有第四接头,所述第四接头与所述电路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与第四接头穿出所述安置腔下侧内壁,部分处于安置腔中;所述检测机构右侧设有辅助机构,所述发泡机构包括在所述安置腔下侧内壁设有的开口向上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左侧设有稀有气体腔,所述稀有气体腔内滑动设有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第二滑板左端面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端面固定设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左端面固定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电路块右端面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发泡机构包括在所述环形滑槽下侧内壁转动设有的大空心齿轮,所述大空心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小齿轮内固定设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右端面固定设有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右端面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大空心齿轮上端面固定设有所述发泡瓶,所述发泡瓶上固定设有喷嘴,所述发泡瓶上端面固定设有启动喷射泵头,所述启动喷射泵头用于开启聚氨酯发泡剂。
[0007]优选地,所述安置块内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前后端面固定设有盖板,所述盖板
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空槽,所述盖板内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下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槽下侧内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卡槽,所述安置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额卡紧槽,所述卡紧槽内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在所述卡紧槽左侧内壁设有的开口向右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右端面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第三滑块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下端面与所述第二滑槽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下端面固定设有细绳,所述细绳穿过第二滑槽,进入收线腔内,卷绕在收线轮上,所述安置块内设有所述收线腔,所述收线腔左右侧内壁转动设有收线轴,所述收线轴上固定设有所述收线轮,所述收线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面固定设有所述从动转轴。
[0008]优选地,所述稀有气体腔内装有稀有气体,所述发泡瓶中装有聚氨酯发泡剂,所述聚氨酯发泡剂具有良好的粘结力、无毒、防水、重量轻等特点,被聚氨酯发泡物包裹后的油箱可防止油箱损坏,油流入海中。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头与第四接头可通过海水连通导电,所述导电块接触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三接头后都能导电。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自动完成对沉船后油箱的密封以及包裹,防止油箱破损,机油泄露入大海,对海洋生态造成污染,本专利技术造价便宜,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水的额渗入,通过辅助机构检测沉船,通过发泡机构中的聚氨酯发泡剂完成对机油箱的发泡密封,防止机油泄露,有效的保护海洋环境。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 1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 2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A方向示意图;图 3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图 4 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图1-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14]结合附图1-4所述的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包括安置块10,所述安置块1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安置腔11,所述安置腔11内壁设有开口向内的开口13,所述开口13远离所述安置腔11的内壁设有一圈环形滑槽12,所述环形滑槽12通过所述开口13连通外界空间,所述环形滑槽12内设有发泡机构70,所述发泡机构70用于带动发泡瓶31对安置腔11内部的油箱进行发泡密封;
所述安置块10内设有检测机构71,所述检测机构71包括在所述安置块10内固定设有的电路块22,所述电路块22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接头20,所述第一接头20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导线35,所述第一导线35下端面固定设有所述驱动电机36,所述驱动电机36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导线37,所述第二导线37下端面设有固定设有电源38,所述电源38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三导线39,所述第三导线39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接头40,所述第二接头40与所述电路块22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路块22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三接头42,所述第三接头42位于所述第二接头40的上侧,所述第三接头42左端面固定设有第四导线43,所述第四导线43上端面固定设有第四接头21,所述第四接头21与所述电路块22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头20与第四接头21穿出所述安置腔11下侧内壁,部分处于安置腔11中;所述检测机构71右侧设有辅助机构72,所述发泡机构70包括在所述安置腔11下侧内壁设有的开口向上的进水腔30,所述进水腔30左侧设有稀有气体腔28,所述稀有气体腔28内滑动设有第一滑板29与第二滑板27,第二滑板27左端面固定设有连接杆26所述连接杆26左端面固定设有导电块25,所述导电块25左端面固定设有压缩弹簧24,所述压缩弹簧24与所述电路块22右端面固定连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包括安置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安置腔,所述安置腔内壁设有开口向内的开口,所述开口远离所述安置腔的内壁设有一圈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通过所述开口连通外界空间,所述环形滑槽内设有发泡机构,所述发泡机构用于带动发泡瓶对安置腔内部的油箱进行发泡密封;所述安置块内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在所述安置块内固定设有的电路块,所述电路块上端面固定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下端面固定设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下端面设有固定设有电源,所述电源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电路块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电路块右端面固定设有第三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位于所述第二接头的上侧,所述第三接头左端面固定设有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上端面固定设有第四接头,所述第四接头与所述电路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头与第四接头穿出所述安置腔下侧内壁,部分处于安置腔中;所述检测机构右侧设有辅助机构,所述发泡机构包括在所述安置腔下侧内壁设有的开口向上的进水腔,所述进水腔左侧设有稀有气体腔,所述稀有气体腔内滑动设有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第二滑板左端面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端面固定设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左端面固定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电路块右端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沉船后油箱的自动包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机构包括在所述环形滑槽下侧内壁转动设有的大空心齿轮,所述大空心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小齿轮内固定设有从动转轴,所述从动转轴下端面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右端面固定设有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右端面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皮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泰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