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628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及其制备方法,由多个组织循环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循环包括外护层、抗穿刺层、连接层和内护层,所述连接层在抗穿刺层和外护层之间,选用“接结纬接结法”的连接方法分别与外护层和抗穿刺层编织连接,所述抗穿刺层远离外护层的一面通过胶粘层粘接有内护层;所述外护层包括8根经纱和8根纬纱,所述经纱为抗张强度高于150cN/tex的纤维,所述纬纱为玻璃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窗帘具有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阻燃性的特点,其抗穿刺性强能够在人们不小心用尖锐物划或者戳窗帘时,对窗帘整体进行完整的保护。行完整的保护。行完整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帘
,尤其涉及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窗帘是由布、麻、纱等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布帘按材质分有棉纱布、涤纶布、涤棉混纺、棉麻混纺、无纺布等,不同的材质、纹理、颜色、图案等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布帘,配合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窗帘。
[0003]抗穿刺个体装甲起源最早可追朔至公元前2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战士所穿戴的斗篷、铜或青铜制的头盔,以及可能是由金属与皮革制成的裤裙。后发展出将金属薄片固定在如皮革或亚麻布等柔软基底上。现在的抗穿刺纤维织物防刺能力一般,且重量较大、厚度太厚、材料的柔软性及舒适性不足,导致现有的抗穿刺纤维织物材料穿戴起来十分笨重,灵活性和舒适性不足。随着高性能纤维的日益成熟对窗帘的材料愈来愈重视,使得传统窗帘的很多弊端得到放大。
[0004]现有的窗帘往往是采用布、麻、纱等材料等制作的,在使用时人们很容易不小心用尖锐物划破或者戳破窗帘,使得窗帘整体损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窗帘具有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阻燃性的特点,其抗穿刺性强能够在人们不小心用尖锐物划或者戳窗帘时,对窗帘整体进行完整的保护。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由多个组织循环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循环包括外护层、抗穿刺层、连接层和内护层,所述连接层在抗穿刺层和外护层之间,选用“接结纬接结法”的连接方法分别与外护层和抗穿刺层编织连接,所述抗穿刺层远离外护层的一面通过胶粘层粘接有内护层;
[0007]所述外护层包括8根经纱和8根纬纱,所述经纱为抗张强度高于150cN/tex的纤维,所述纬纱为玻璃纤维。
[0008]优选的,所述外护层采用高性耐磨性的TPU皮芯单丝纱线和超高强聚乙烯纤维交织混纺纱编织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抗穿刺层包括6根经纱和6根纬纱,所述经纱为聚酯纤维,所述纬纱为PBO纤维,选用“联合接结法”的连接方法编织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层纱线为不锈钢扭包纱。
[0011]优选的,所述内护层采用绵羊毛纤维材料编织而成。
[0012]优选的,所述外护层和抗穿刺层表面均涂敷有抗氧化涂剂。
[0013]优选的,包括如下制备方法:
[0014]S1、外护层的制备:对高性耐磨性的TPU皮芯单丝纱线依次进行开松、混合和梳理,在TPU皮芯单丝纱线内添加超高强聚乙烯纤维,再对其进行成网铺网和预针扎处理,于160-180℃下对其进行热粘合加固加工,热压速度是0.5m/min;
[0015]S2、抗穿刺层的制备:先将聚酯纤维和PBO纤维依次进行开松、混合和梳理、编织成线,通过“联合接结法”编织连接成抗穿刺织造面料;
[0016]S3、连接层线的制备:通过纺纱技术纺制成不锈钢短纤纱,不锈钢短纤纱外包覆铝箔片制成不锈钢扭包纱线;
[0017]S4、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利用如下重量成分比: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改性树酯(溶于醋酸乙酯成为溶液)100份,固化剂TDI的羟基化合物的改性物5-10份,在20-80℃的环境下将其充分搅拌20-30min配制聚氨酯胶黏剂;
[0018]S5、编织成型:使用3
×
3梭箱的织机用不锈钢扭包纱线“接结纬接结法”的连接方法将外护层和抗穿刺层编织成复合基布;
[0019]S6、再使用涂布机将经配制好的聚氨酯胶黏剂刮涂在S5制备的复合基布的抗穿刺层表面,将内护层粘接在抗穿刺层上,烘干温度为145-160℃,时间10-30min,收卷速度为6m/min,制成窗帘。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层是外护层,第二层是连接层,第三层是抗穿刺层,第四层是内护层,抗穿刺层采用经纱为聚酯纤维,纬纱为PBO纤维编织连接,在提高其强度与模量的同时使得整体抗穿刺层具有很好的回弹性,使得在被刀具等尖锐物品穿刺后能更好的恢复原形。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窗帘具有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性、阻燃性的特点,其抗穿刺性强能够在人们不小心用尖锐物划或者戳窗帘时,对窗帘整体进行完整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及其制备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外护层、2-连接层、3-抗穿刺层、4-胶粘层、5-内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
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考图1,一种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由多个组织循环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组织循环包括外护层1、抗穿刺层3、连接层2和内护层5,连接层2在抗穿刺层3和外护层1之间,选用“接结纬接结法”的连接方法分别与外护层1和抗穿刺层3编织连接,抗穿刺层3远离外护层1的一面通过胶粘层4粘接有内护层5;
[0029]本专利技术的窗帘,外护层1在使用时是朝向室内安装,内护层5在使用时是朝向室外安装。
[0030]抗穿刺层3包括6根经纱和6根纬纱,经纱为聚酯纤维,纬纱为PBO纤维,选用“联合接结法”的连接方法编织连接。
[0031]PBO纤维采用液晶纺丝法纺丝,由苯环和苯杂环组成的刚棒状分子结构以及分子链的高取向度,PB0纤维主要分为PB0初纺普通丝(AS丝-标准型),其具有3.5N/tex以上的强度和10.84N/tex以上弹性模量,PBO-AS经热处理后可得到强度不变、模量达176.4N/tex的高模量丝(HM丝-高模量型)。
[0032]参考下表1所示,PBO作为一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其特征在于:由多个组织循环编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循环包括外护层、抗穿刺层、连接层和内护层,所述连接层在抗穿刺层和外护层之间,选用“接结纬接结法”的连接方法分别与外护层和抗穿刺层编织连接,所述抗穿刺层远离外护层的一面通过胶粘层粘接有内护层;所述外护层包括8根经纱和8根纬纱,所述经纱为抗张强度高于150cN/tex的纤维,所述纬纱为玻璃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采用高性耐磨性的TPU皮芯单丝纱线和超高强聚乙烯纤维交织混纺纱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穿刺层包括6根经纱和6根纬纱,所述经纱为聚酯纤维,所述纬纱为PBO纤维,选用“联合接结法”的连接方法编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纱线为不锈钢扭包纱。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采用绵羊毛纤维材料编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和抗穿刺层表面均涂敷有抗氧化涂剂。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抗穿刺高耐磨性织造窗帘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华戴忠飞邱会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优韵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