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跨铁立交桥及其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27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包括沿顺桥向布设的多组护栏组,每一护栏组均包括沿横桥向间隔布设的两道护栏;每一护栏上均立设有立柱,且靠近桥中心的立柱的高度大于另外一立柱的高度;每组护栏组的两道护栏之间设有防撞缓冲平台。还提供一种公跨铁立交桥,包括桥面板,桥面板上具有行车道以及如上述的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防撞墙位于行车道远离桥中心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间隔护栏以及设于护栏上的立柱,并设计好立柱的高度后,当桥上行驶车辆出现要冲出桥面事故时,通过第一道护栏对拟冲出桥面车辆进行消能并纠转车辆冲出方向,通过第二道护栏把车辆挡在桥面内,避免其冲出桥面。桥面。桥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跨铁立交桥及其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跨铁立交桥梁安全防护
,具体为一种公跨铁立交桥及其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

技术介绍

[0002]通行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各公跨铁立交,尤其是当上跨较高等级铁路(如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铁路、200km客货共线铁路等),或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运行速度较高的公路、城市道路上跨重要铁路普速干线时,为防止集装箱运输车辆撞到桥上护栏(防撞墙)后,车上集装箱脱钩被甩出桥外并坠落到桥下铁路范围的事故发生,避免对铁路安全造成二次重大危害,需要对桥上护栏及安全防护体系进行特殊设计。
[0003]国内外相关规范对公路及桥梁护栏基本结构形式均有比较明确的规定,目前普遍采用的有金属护栏(如缆索护栏、波形梁护栏)、混凝土护栏(各种不同截面、不同高度的防撞墙)和组合式护栏(机动车道采用混凝土护栏、人行道采用栏杆,或下部采用混凝土护栏、上部采用栏杆合并设置)3种形式。但国内外所有护栏的各防护等级都达不到确保车辆不冲出公路及桥梁桥面要求,只是将驶出路外、桥外的事故影响降至最低,消除那些可能产生致命后果的绝大部分因素,降低驶出路外、桥外事故后果的一种方法或手段,只能防大比例概率的事故,达不到100%的防止所有车辆都不冲出公路及桥梁桥面要求。尤其是在通行集装箱运输车辆的桥上,由于各种防护等级的护栏高度均小于运输集装箱的车辆平板高度,一旦集装箱运输车辆在撞到防撞墙后,车上的集装箱会出现脱钩、侧面翻滚并被甩出桥面的情况。
[0004]而铁路是国家交通客运、货运发展大动脉,容不得有任何闪失;公跨铁立交上跨铁路的安全防护至为关键,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确保桥上通行的车辆和车上装载的集装箱等大宗货物以及其他货物等都不会冲出或被甩出桥面并坠落到铁路范围;而现有国内外相关规范所有护栏都不能满足该基本要求,在适用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有局限性和不满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跨铁立交桥及其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包括沿顺桥向布设的多组护栏组,每一所述护栏组均包括沿横桥向间隔布设的两道护栏;每一所述护栏上均立设有立柱,且靠近桥中心的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另外一所述立柱的高度;每组所述护栏组的两道所述护栏之间设有防撞缓冲平台。
[0007]进一步,沿顺桥向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横梁。
[0008]进一步,所述横梁设有伸缩套或伸缩缝。
[0009]进一步,较高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两根横梁,两根所述横梁沿高度方向间隔布设;较矮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一根横梁。
[0010]进一步,每组护栏组的两道护栏之间设有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连接在靠近桥中心的所述立柱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另外一个立柱的护栏上。
[0011]进一步,所述斜撑倾斜的角度为57
°

[0012]进一步,所述防撞墙下方的桥面板的下方设置倒T加劲肋。
[0013]进一步,所述立柱与所述护栏通过预埋螺栓和钢板锚固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防撞缓冲平台的净宽不小于2m;较高的所述立柱加上护栏的高度不低于2.1m;每一所述护栏组的两道立柱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5m。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跨铁立交桥,包括桥面板,所述桥面板上具有行车道以及如上述的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所述防撞墙位于所述行车道远离桥中心的一侧。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设置的间隔护栏以及设于护栏上的立柱,并设计好立柱的高度后,当桥上行驶车辆出现要冲出桥面事故时,通过第一道护栏对拟冲出桥面车辆进行消能并纠转车辆冲出方向,通过第二道护栏把车辆挡在桥面内,避免其冲出桥面并坠落到桥下铁路范围。
[0018]2、通过设置的横梁,可以提高防撞墙的整体抗撞性能,从而形成侧面格构式钢墙布局;而横梁设置的伸缩套或伸缩缝可以适宜温度变化进行伸缩调节,以提高格构式型钢墙的整体抗撞性能。
[0019]3、通过设置斜撑,对侧面格构式型钢墙形成后背强支撑体系,起到牢固有效且很强的防集装箱冲撞作用,避免格构式型钢墙及根部锚固系统在集装箱冲撞作用下被破坏甚至发生横向倾覆,能切实提高格构式型钢墙防冲撞能力。
[0020]4、通过设置的倒T加劲肋可以防止车辆撞击到防撞墙后引起桥面钢板在平面内发生较大的强迫翘曲变形并尽量减少翘曲变形范围,提高钢桥面板对面上局部过大点荷载或短线荷载的变形抵抗力和平面刚度,减少车辆撞击防撞墙后引起的桥面板局部变形。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公跨铁立交桥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中:1-护栏;2-立柱;3-防撞缓冲平台;4-横梁;5-斜撑;6-倒T加劲肋;7-桥面板;8-行车道;9-防撞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9,包括沿顺桥向布设的多组护栏组,每一所述护栏组均包括沿横桥向间隔布设的两道护栏1;每一所述护栏1上均立设有立柱2,且靠近桥中心的所述立柱2的高度大于另外一所述立柱2
的高度;每组所述护栏组的两道所述护栏1之间设有防撞缓冲平台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间隔护栏1以及设于护栏1上的立柱2,并设计好立柱2的高度后,当桥上行驶车辆出现要冲出桥面事故时,通过第一道护栏1对拟冲出桥面车辆进行消能并纠转车辆冲出方向,通过第二道护栏1把车辆挡在桥面内,避免其冲出桥面并坠落到桥下铁路范围。具体地,沿着顺桥向或者是纵桥向,布设多组护栏组,每组护栏1都包括沿横桥向间隔布设的两道护栏1,这两道护栏1也可以称之为防撞墙9,然后再在每个护栏1上都设立柱2,立柱2可以是型钢立柱2,在每组立柱2中(每组护栏组的两个护栏1上均设立柱2,这里也称之为一组立柱2),它们之间间隔不小于2m的防撞缓冲平台3,能避免桥上行驶的车辆冲出桥面并坠落到桥下范围,而每一所述护栏组的两道立柱2之间的间距不大于1.5m。两个立柱2有高低,靠近桥中心或者说是靠近行车道8的立柱2较高,其高度加上护栏1的高度不低于2.1m,优选为2.1m,而较低的立柱2的高度加上护栏1的高度不低于1.24m,这是因为集装箱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应当控制在4.2m以下,超过4.2m以上即定性为超限运输车辆,不允许违规上路通行。在特殊情况下,超限运输车辆确需上路通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顺桥向布设的多组护栏组,每一所述护栏组均包括沿横桥向间隔布设的两道护栏;每一所述护栏上均立设有立柱,且靠近桥中心的所述立柱的高度大于另外一所述立柱的高度;每组所述护栏组的两道所述护栏之间设有防撞缓冲平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沿顺桥向相邻的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横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设有伸缩套或伸缩缝。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其特征在于:较高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两根横梁,两根所述横梁沿高度方向间隔布设;较矮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一根横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公跨铁立交桥防集装箱甩出的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每组护栏组的两道护栏之间设有斜撑,所述斜撑的一端连接在靠近桥中心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春刘天培徐旺兴孔华曾甲华文望青聂利芳陈裕民修海金林水强邹立舜陈可周继段鈜黄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