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吸附式拉索爬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561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5
一种负压吸附式拉索爬升装置,其包括:机架(1),以及由上滚轮(2)、同步带轮I(3)、上吸盘(4)、上轮架(5)、上支撑座(6)、上预紧器(7)、同步带I(8)、下预紧器(9)、下支撑座(10)、下轮架(11)、同步带轮II(12)、下吸盘(13)、下转轴(14)、下滚轮(15)、同步带轮III(16)、驱动电机(17)、同步带II(18)、同步带轮IV(19)、上转轴(20)组成的爬升单元(K),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作为拉索检测、维护等设备的运动载体,解决人工作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不高以及现有拉索爬升装置适应性差等问题。置适应性差等问题。置适应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吸附式拉索爬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吸附式拉索爬升装置,主要用于对斜拉桥拉索的检测维护,属于工程


技术介绍

[0002]斜拉桥主要由桥梁、桥墩、桥塔和拉索组成,而斜拉桥的拉索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暴露于环境当中,受到各种各样的腐蚀,拉索表面容易受到损坏,而拉索是斜拉桥重要的承重机构,一旦受到损坏,将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甚至危及整个桥梁的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0003]目前,传统的斜拉桥拉索的修复方式比较落后,主要靠人工的方法进行检测和维护工作,这种方式难度较大,危险系数高,并且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工作周期长。因此,对于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轻巧化、安全化的拉索检测装置是必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是:提出一种负压吸附式拉索爬升装置,可以作为拉索检测、维护等设备的运动载体,解决人工作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不高以及现有拉索爬升装置适应性差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以及由上滚轮、同步带轮I、上吸盘、上轮架、上支撑座、上预紧器、同步带I、下预紧器、下支撑座、下轮架、同步带轮II、下吸盘、下转轴、下滚轮、同步带轮III、驱动电机、同步带II、同步带轮IV、上转轴组成的爬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吸盘固定在上滚轮上,上滚轮固定在上转轴上,上转轴设置在上轮架上,上轮架通过上预紧器设置在上支撑座上,上支撑座固定在机架上,下吸盘固定在下滚轮上,下滚轮固定在下转轴上,下转轴设置在下轮架上,下轮架通过下预紧器设置在下支撑座上,下支撑座固定在机架上,同步带轮I和同步带轮IV固定在上转轴上,同步带轮II固定在下转轴上,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同步带轮III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带I设置在同步带轮I和同步带轮II之间,同步带II设置在同步带轮III和同步带轮IV之间。
[0007]上述的上预紧器和下预紧器由弹簧底座、连接轴、涡卷弹簧、螺栓、棘轮盖、螺母组成,连接轴固定在弹簧底座上,涡卷弹簧的外钩设置在弹簧底座的豁口上,涡卷弹簧的内钩设置在棘轮盖的豁口上,棘轮盖设置在连接轴上,棘轮盖和连接轴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上述的机架上至少设置三个爬升单元。
[0008]本专利技术的特点:
[0009]本专利技术至少使用三个电机同步驱动,爬升力大,运行稳定,通过吸盘负压吸附,提升滚轮的吸附力,爬升装置的预紧力可调节,提高了爬升装置的适应能力。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10]图1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爬升单元K。
[0011]图2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
[0012]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3]图4示意了预紧器的爆炸视图。
[0014]1、机架;2、上滚轮;3、同步带轮I;4、上吸盘;5、上轮架;6、上支撑座;7、上预紧器;8、同步带I;9、下预紧器;10、下支撑座;11、下轮架;12、同步带轮II;13、下吸盘;14、下转轴;15、下滚轮;16、同步带轮III;17、驱动电机;18、同步带II;19、同步带轮IV;20、上转轴;21、弹簧底座;22、连接轴;23、涡卷弹簧;24、螺栓;25、棘轮盖;26、螺母;A、拉索;B、输出轴;C、涡卷弹簧的内钩;D、涡卷弹簧的外钩;E、弹簧底座的豁口;F、棘轮盖的豁口;K、爬升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专利技术机架1上至少设置三个爬升单元K,在每个爬升单元K中,上吸盘4固定在上滚轮2上,上滚轮2固定在上转轴20上,上转轴20设置在上轮架5上,上轮架5通过上预紧器7设置在上支撑座6上,上支撑座6固定在机架1上,下吸盘13固定在下滚轮15上,下滚轮15固定在下转轴14上,下转轴14设置在下轮架11上,下轮架11通过下预紧器9设置在下支撑座10上,下支撑座10固定在机架1上,同步带轮I3和同步带轮IV19固定在上转轴20上,同步带轮II12固定在下转轴14上,驱动电机17固定在机架1上,同步带轮III16固定在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B上,同步带I8设置在同步带轮I3和同步带轮II12之间,同步带II18设置在同步带轮III16和同步带轮IV19之间。
[0017]上述的上预紧器7和下预紧器9由弹簧底座21、连接轴22、涡卷弹簧23、螺栓24、棘轮盖25、螺母26组成,连接轴22固定在弹簧底座21上,涡卷弹簧23的外钩D设置在弹簧底座21的豁口E上,涡卷弹簧23的内钩C设置在棘轮盖25的豁口F上,棘轮盖25设置在连接轴22上,棘轮盖25和连接轴22通过螺栓24和螺母26固定,上述的机架1上至少设置三个爬升单元K。
[0018]本专利技术进行拉索爬升时,首先顺时针旋转棘轮盖25,涡卷弹簧23的外钩D将固定在弹簧底座21的豁口E上,涡卷弹簧23的内钩C会随着棘轮盖25一起旋转,产生的扭矩会使涡卷弹簧23发生弹性弯曲变形产生扭转,再将螺栓24通过螺母26固定在棘轮盖25和连接轴22上,涡卷弹簧23将保持扭转的状态以提供预紧力,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压紧在拉索A上,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B通过同步带轮III16、同步带II18、同步带轮IV19驱动上转轴20转动,从而驱动上滚轮2转动,上转轴20通过同步带轮I3、同步带I8、同步带轮II12驱动下转轴14转动并使下滚轮15转动,从而驱动本专利技术沿拉索A移动。当需要卸下本专利技术时,先关闭驱动电机17,再将螺栓24拔出,逆时针旋转棘轮盖25,涡卷弹簧23将解除扭转状态,预紧力消失,随后即可拆卸本专利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附式拉索爬升装置,其包括:机架(1),以及由上滚轮(2)、同步带轮I(3)、上吸盘(4)、上轮架(5)、上支撑座(6)、上预紧器(7)、同步带I(8)、下预紧器(9)、下支撑座(10)、下轮架(11)、同步带轮II(12)、下吸盘(13)、下转轴(14)、下滚轮(15)、同步带轮III(16)、驱动电机(17)、同步带II(18)、同步带轮IV(19)、上转轴(20)组成的爬升单元(K),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吸盘(4)固定在上滚轮(2)上,上滚轮(2)固定在上转轴(20)上,上转轴(20)设置在上轮架(5)上,上轮架(5)通过上预紧器(7)设置在上支撑座(6)上,上支撑座(6)固定在机架(1)上,下吸盘(13)固定在下滚轮(15)上,下滚轮(15)固定在下转轴(14)上,下转轴(14)设置在下轮架(11)上,下轮架(11)通过下预紧器(9)设置在下支撑座(10)上,下支撑座(10)固定在机架(1)上,同步带轮I(3)和同步带轮IV(19)固定在上转轴(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堂胡伟杰陈源李孝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