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设计系统以及渐进屈光力镜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619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2
提供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及其相关技术,以使差V接近差W的方式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差V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A和状态B的差,状态A是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B是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差W是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状态C和状态D的差,状态C是目视看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D是目视看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设计系统以及渐进屈光力镜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设计系统以及渐进屈光力镜片。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先权基础的日本申请特愿2018-123739的记载内容均可在本说明书中参照。

技术介绍

[0002]在眼镜片中,已知有具备度数连续变化的部分的镜片。这种眼镜片也被称为渐进屈光力镜片。
[0003]示例了具备远用部以及近用部的所谓渐进多焦点镜片。另外,示例了度数随着从用于观察规定的距离一个区域离开而变化的非球面单焦点镜片等。
[0004]例如,在渐进多焦点镜片中,设定有被称为主注视线的曲线,作为成为度数从远用部到近用部连续变化时的基准的线。
[0005]主注视线是指,在佩戴者佩戴眼镜片并将视线从上下方向即垂直方向的天空方向(上方)向地面方向(下方)、或其相反方向移动时,眼镜片中视线所通过频率最高的部分集中而形成的线。该主注视线是作为设计眼镜片时基础的部分。渐进屈光力镜片的镜片形状被设计成,沿着该主注视线,从远用部到近用部变化的度数成为处方信息中规定的度数变化。
[0006]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具备物体侧的面(外表面、凸面)和眼球侧的面(内表面、凹面)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关的技术。具体而言,公开了如下技术:以使外表面的远用度数测定位置即远用基准点处的纵横方向的屈光力、和外表面的近用度数测定位置即近用基准点处的纵横方向的屈光力满足规定的关系的方式进行控制。公开了通过该控制,降低渐进屈光力镜片所特有的部位的远近倍率差,降低佩戴者感知到的变形。
[0007]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考虑了佩戴者辐辏的主注视线所通过的部分会产生外棱镜作用。而且,公开了使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主注视线上的、从远用部到近用部的部分具备至少一部分抵消该外棱镜作用的内棱镜的形状。由此,能够通过内棱镜作用来减轻因主注视线上的外棱镜作用而使大的辐辏加强的状态。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3/100505号小册子
[0011]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04811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人着眼于以下渐进屈光力镜片所特有的技术问题。
[0014](进深方向的变形)
[0015]图1是表示从天地的天空方向(垂直上方)观察天地的地面方向(垂直下方)时的、通过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即右眼用镜片10R以及左眼用镜片10L、以及眼镜片10看到的、对佩戴者而言所看到的目标物体面20的位置的概略图。以下,所看到的目标物体面20也称为“看到面20”。
[0016]在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假设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medial plane)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A。
[0017]图2是表示在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A下,通过渐进屈光力镜片看到的看到面20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实际的目标物体面22的进深方向位于近前侧的状况的概略说明图。以下,实际的目标物体面22也称为“实际面22”。
[0018]如图2所示,相对于实际面22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看到面20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位于近前侧。
[0019]另一方面,假定在与前头面(frontal plane)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目视看到与部位O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同且位于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B。在状态B下,通过眼镜片10看到的看到面20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与刚才相反,相对于实际面22的进深方向位于进深侧。
[0020]即,如果是渐进屈光力镜片,则由于两眼观察时左右眼的辐辏差而产生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产生变化。而且,正面的部位O处在进深方向上的看到位置和其侧方的部位P处在进深方向上的看到位置大多不同。其结果,可能产生进深方向上的像的变形。如果消除该像的变形,则能够得到舒适的佩戴感。
[0021](上下方向的眼位差)
[0022]图3是表示从水平方向观察时的、通过作为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右眼用镜片10R以及左眼用镜片10L观察处于近距离且侧方的物体时的、在右眼R和左眼L中产生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状况的图。
[0023]如图3所示,在佩戴眼镜片注视一个点时,在两眼间关于垂直方向产生视线朝向上的差时,佩戴者为了在两眼观察的状态下进行相同的观察,在垂直方向上向左右不同的眼位状态强制地转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视线朝向是指眼球侧的视线朝向,是指右眼球或左眼球所朝向的方向。
[0024]通常,人的眼睛对垂直方向的棱镜作用的差的容忍度低,即使能够进行相同的观察,也容易引起不舒服的佩戴感。另外,在该程度超过佩戴者的容忍度的情况下,以复视感知到像。如果消除上下方向的眼位差,则能够抑制这样的像的感知,进而得到舒适的佩戴感。
[002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减小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得到舒适的佩戴感的技术。
[0026]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27]作为解决渐进屈光力镜片所特有的技术问题的方法,使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时的状态接近佩戴单焦点镜片时的状态或与裸眼相当的状态(后述)是有效的。
[0028]另一方面,根据该方法,例如以使通过渐进屈光力镜片观察位于有限距离侧方的物体的状态(后述的“状态B、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接近通过单焦点镜片观察的状态或与裸
眼相当的状态(后述的“状态D、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方式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
[0029]但是,在该情况下,如果仅着眼于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和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差,则成为如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一栏中列举的、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和渐进作用中的用于支持调节力的加入度数引起的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混合存在的状态。该“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可列举例如通过附加了用于支持调节力的加入度数的镜片观看时所需要的辐辏量。辐辏量表示当观看具有近距离的物体时左右眼向内偏的程度,在本说明书中,辐辏量也被称为内偏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内偏量”有时表示单眼的内偏的程度,有时表示双眼的内偏的程度。
[0030]如果是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和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混合存在的状态,则难以解决选择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并使之减小的技术问题。
[0031]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着眼于在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时,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后述的状态A、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与刚才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差V。
[0032]该着眼的特征之一在于,不是消除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下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渐进作用引起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左右眼的辐辏角以及眼位差,而是接受。
[0033]在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使差V接近差W的方式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所述差V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A和状态B的差,所述状态A是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状态B是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所述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所述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差W是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状态C和状态D的差,所述状态C是目视看到所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状态D是目视看到所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V是所述状态A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和所述状态B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的差,所述差W是所述状态C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和所述状态D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的差,通过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使所述状态B下的所述角度差VB变动,由此将所述差V限制在距离所述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假设在佩戴者的正中面上且在右眼和左眼的中间位置设定了旋转中心的统合眼以及统合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时,所述角度差VA是所述状态A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L的差,所述角度差VB是所述状态B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L的差,所述角度差WC是所述状态C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L的差,所述角度差WD是所述状态D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L的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角度差VAR与所述角度差VAL之比、所述角度差VBR与所述角度差VBL之比、所述角度差WCR与所述角度差WCL之比、以及所述角度差WDR与所述角度差WDL之比中的至少任一个,按比例分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调整时的、针对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修正量和针对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修正量。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和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统合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津和磨
申请(专利权)人:豪雅镜片泰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