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89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41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它包括净化槽槽体和依次设置在净化槽槽体内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消化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消化池之间通过多块隔板分隔开,每块隔板上均设有过水口;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和消化池的顶部设有观察孔,所述厌氧池的一侧设有污水进水管;进气管自所述消化池的上部进入后依次穿过消化池、好氧池和缺氧池伸入到厌氧池的上部,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厌氧池导气管、缺氧池导气管、好氧池导气管和消化池导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技术投资低,运行管理简单,净化效果佳。净化效果佳。净化效果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


[0001]本技术涉及炭化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

技术介绍

[0002]分散式污水处理是相对于污水的集中处理而言的,主要是指将污水进行原位处理,以达到排放或者回收再利用的标准。我们平时所说的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其实就是集中式处理系统,将划定的排污范围内的污水收集后,通过管网系统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集中处理。集中处理方式中,市政管网的投资占到污水处理投资的60%-70%,如果某个地区比较偏僻,且其产生的污水量比较小,将其污水也接入管网的话,管网部分投资可能过大,这个是时候就可以对这部分污水进行单独的处理,相对于大规模的集中处理,这部分污水的处理就是分散式的处理。
[0003]目前我国的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但是水污染问题又迫在眉睫,这个时候分散式处理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以一个村子为例,村子里边居住相对集中的若干家庭的污水可以收集后进行集中处理,那么住的比较分散的就可以采用一家一户的处理方式,利用分散型污水处理槽这些技术投资低,运行管理简单,而且有比较好的处理效果的设备。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污水处理槽都存在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
[0005]本技术它包括净化槽槽体和依次设置在净化槽槽体内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消化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消化池之间通过多块隔板分隔开,每块隔板上均设有过水口;
[0006]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和消化池的顶部设有观察孔,所述厌氧池的一侧设有污水进水管;
[0007]进气管自所述消化池的上部进入后依次穿过消化池、好氧池和缺氧池伸入到厌氧池的上部,所述进气管上分别连接有厌氧池导气管、缺氧池导气管、好氧池导气管和消化池导气管,所述厌氧池导气管和消化池导气管分别与设置在厌氧池和消化池底部的矩形环状曝气管相连通,所述缺氧池导气管和好氧池导气管分别与缺氧池和好氧池底部的条形曝气管相连通;
[0008]所述消化池的中部设有沉淀过滤组件,所述沉淀过滤组件包括顶部敞口的盒状滤网和设置在盒状滤网中部的滤网板,所述盒状滤网的上部设有连通至外界的出水管,所述盒状滤网的底部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泥管;
[0009]所述消化池上部的进气管上还连接有消化液回流气提管和污泥回流气提管,所述消化液回流气提管与消化液回流管相连通,消化液回流管的进口端位于消化池的底部、出口端穿位于所述缺氧池的上部;所述污泥回流气提管与污泥回流管相连通,污泥回流管的进口端位于消化池的底部、出口端穿位于所述盒状滤网的底部、出口端位于所述厌氧池的
上部。
[0010]所述厌氧池导气管、缺氧池导气管、好氧池导气管和消化池导气管上均设有气流控制阀门。
[0011]所述盒状滤网的顶部位于进气管的下方,盒状滤网的底部与消化池的底部连接。
[0012]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消化池内均填充有聚氨酯填料。
[0013]技术的优点是:技术投资低,运行管理简单,净化效果佳。
[0014]附 图 说 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进气管的布置示意图。
[0017]图3为消化液回流管和污泥回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净化槽槽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消化液回流气提管与消化液回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它包括净化槽槽体1和依次设置在净化槽槽体1内的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以及消化池5,所述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和消化池5之间通过多块隔板6分隔开,每块隔板6上均设有过水口7;
[0021]所述厌氧池2、缺氧池3和消化池5的顶部设有观察孔8,所述厌氧池2的一侧设有污水进水管9;
[0022]进气管10自所述消化池5的上部进入后依次穿过消化池5、好氧池4和缺氧池3伸入到厌氧池2的上部,所述进气管10上分别连接有厌氧池导气管11、缺氧池导气管12、好氧池导气管13和消化池导气管14,所述厌氧池导气管11和消化池导气管14分别与设置在厌氧池2和消化池5底部的矩形环状曝气管15相连通,所述缺氧池导气管12和好氧池导气管13分别与缺氧池3和好氧池4底部的条形曝气管16相连通;
[0023]所述消化池5的中部设有沉淀过滤组件,所述沉淀过滤组件包括顶部敞口的盒状滤网17和设置在盒状滤网中部的滤网板18,所述盒状滤网17的上部设有连通至外界的出水管19,所述盒状滤网17的底部设有连通至外界的排泥管20;
[0024]所述消化池5上部的进气管10上还连接有消化液回流气提管21和污泥回流气提管22,所述消化液回流气提管21与消化液回流管23相连通,消化液回流管23的进口端位于消化池5的底部、出口端穿位于所述缺氧池3的上部;所述污泥回流气提管22与污泥回流管24相连通,污泥回流管24的进口端位于消化池5的底部、出口端穿位于所述盒状滤网17的底部、出口端位于所述厌氧池2的上部。
[0025]所述厌氧池导气管11、缺氧池导气管12、好氧池导气管13和消化池导气管14上均设有气流控制阀门25。
[0026]所述盒状滤网17的顶部位于进气管10的下方,盒状滤网17的底部与消化池5的底部连接。
[0027]所述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以及消化池5内均填充有聚氨酯填料。
[0028]工作原理:生活污水自所述厌氧池2的一侧的污水进水管9进入,经厌氧池2处理后自过水口7进入到缺氧池3,再依次经过好氧池4和消化池5净化处理,净化处理期间通过进
气管10、厌氧池导气管11、缺氧池导气管12、好氧池导气管13和消化池导气管14向矩形环状曝气管15和条形曝气管16进行曝气处理,同时通过消化液回流气提管21、污泥回流气提管22将消化池5中的消化液和污泥分别通过消化液回流管23和污泥回流管24回流至所述缺氧池3和厌氧池2中进行再处理。净化完成后,净化后的污水通过出水管19排出,污泥通过排泥管20抽走。技术的优点是:技术投资低,运行管理简单,净化效果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净化槽槽体(1)和依次设置在净化槽槽体(1)内的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以及消化池(5),所述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和消化池(5)之间通过多块隔板(6)分隔开,每块隔板(6)上均设有过水口(7);所述厌氧池(2)、缺氧池(3)和消化池(5)的顶部设有观察孔(8),所述厌氧池(2)的一侧设有污水进水管(9);进气管(10)自所述消化池(5)的上部进入后依次穿过消化池(5)、好氧池(4)和缺氧池(3)伸入到厌氧池(2)的上部,所述进气管(10)上分别连接有厌氧池导气管(11)、缺氧池导气管(12)、好氧池导气管(13)和消化池导气管(14),所述厌氧池导气管(11)和消化池导气管(14)分别与设置在厌氧池(2)和消化池(5)底部的矩形环状曝气管(15)相连通,所述缺氧池导气管(12)和好氧池导气管(13)分别与缺氧池(3)和好氧池(4)底部的条形曝气管(16)相连通;所述消化池(5)的中部设有沉淀过滤组件,所述沉淀过滤组件包括顶部敞口的盒状滤网(17)和设置在盒状滤网中部的滤网板(18),所述盒状滤网(17)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臻润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