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568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盐溶液;(2)加入野漆树蜡,加热搅拌溶解,并滴加碱溶液;(3)保温静置,分离澄清下层盐溶液,将水加入上层蜡质层并搅拌,静置,洗涤,分离出透明澄清蜡质层;(4)转入真空蒸发装置,得到脱水澄清蜡质层;(5)用钢带机制粒,保温,通过物料泵输送,通过钢带平板造粒机布料器制料;(6)分析半球状野漆树蜡固体颗粒,得到酸值小于20的脱酸野漆树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野漆树蜡的酸值由100.98mg/g降低至17.89mg/g,且产品颗粒饱满,成粒率高于98%,水份含量低于0.05%,可满足野漆树蜡日化和外用医用材料方面的使用要求。野漆树蜡日化和外用医用材料方面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植物蜡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漆树,属漆树科,落叶乔木,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经济树种,在我国分布广泛,大体在北纬25
°-
42
°
,东经95
°-
125
°
之间的山区,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漆籽为漆树果实,漆籽分为漆皮、果肉和内核。野漆树蜡是从漆树的漆籽皮蜡质层中提取的固态油脂,呈奶白色或浅黄色,与国际上通用的日本木蜡(又称日本野漆树蜡)相似,具有胶黏感,不硬但有韧性,有牛脂气味,放置会起霜和变黑,易破裂,裂口表面无光泽,可溶于热乙醇、二硫化碳、氯仿、乙醚、苯、石油醚、四氯化碳、甲苯、三氯乙烷和松节油等。野漆树蜡应用领域广泛,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常作为润滑剂、防水剂、粘结剂、焊接剂、填充剂、水果保鲜剂、家具擦亮剂等被广泛地用于轻工、食品和医药等各种行业,在国际上应用十分广泛。由此可见,野漆树蜡的应用在我国由来已久,且应用价值很高。
[0003]野漆树蜡化学组成为90%-95%的三甘油酯,3%-15%游离脂肪酸,1%-2%游离脂肪醇,其中结合脂肪酸由70%-75%棕榈酸,3%-5%硬脂酸组成。目前漆籽没有进行籽的脱皮预处理,直接用漆籽压榨和水煮法传统工艺,漆籽油容易混入漆蜡中,导致漆蜡熔点低,此种工艺出蜡率低,并且压榨局部高温导致漆蜡酸值和过氧化值高,颜色深绿,外观难看,质软,有腥味,表面无光泽,市场上大多野漆树蜡的酸值高于40(KOHmg/g),过氧化值高于15mmol/kg,尤其在日化、功能食品和生物医药方面,对于野漆树蜡的品质要求酸值低于20(KOHmg/g),过氧化值高于5mmol/kg,目前的工艺严重制约了漆蜡的精细化利用。
[0004]为了降低油脂酸值,邵凤侠等曾对野漆树蜡进行真空加热,探究了6种不同温度处理对野漆树蜡酸值的影响,而对其他因素及处理方法对野漆树蜡酸值的影响没有深入探究;何东平等在蒸炒前加入与符合标准制取浓香花生油相同量一定浓度的碱液,利用一定量的浓度碱液与料胚中游离脂肪酸起中和反应,起到降低浓香花生油中酸值的目的;刘广多等采用添加柠檬酸和碱炼法处理,使小麦胚油达到药用标准,解决了因用塑料桶常温保管而使小麦胚油酸值、过氧化值升高的问题;张剑等以高酸值花椒籽油为原料,采用萃取和酯化两种方法进行降酸处理,结果发现,对于花椒籽毛油的降酸,酯化降酸效果明显优于萃取降酸,采用酯化反应降酸,醇油比越大,酸值降低越多,同时,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效果影响效果较为显著。从以上文献中可参考,高酸值油脂类多采用浓度适宜的碱液,以达到降酸值目的,但这些方法都没有解决野漆树蜡的脱酸技术问题。因其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如酸值过高等问题,使野漆树蜡的价值不能被充分发掘与利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的不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1)配置盐溶液:配制质量浓度为5%-30%的盐溶液,并调控盐溶液pH5.5-6.5,得到溶液A;
[0009](2)酸碱中和:将野漆树蜡放入溶液A中,加热至60-110℃搅拌溶解,并滴加碱溶液至反应体系pH6.5-7.0,保温反应30-90min,得到溶液B;
[0010](3)蜡与盐水分离:将溶液B在60-80℃保温静置30-90min,再将澄清下层盐溶液分离出重复使用3-6次,然后将80-100℃水加入上层蜡质层并搅拌5-15min,静置10-30min,洗涤1-3次,分离出透明澄清蜡质层;
[0011](4)真空蒸发脱水:将透明澄清蜡质层转入真空蒸发装置,真空度1-10kpa,蒸发温度105-130℃,蒸发时间15-45min,得到脱水澄清蜡质层;
[0012](5)成型:将脱水澄清蜡质层用钢带机制粒,然后在60-80℃保温,通过物料泵输送,通过钢带平板造粒机布料器制料,钢带底面采用冷却水控制成型温度为5-15℃,得到半球状野漆树蜡固体颗粒;
[0013](6)物化分析:采用酸值测定方法分析半球状野漆树蜡固体颗粒,得到酸值小于20的脱酸野漆树蜡。
[0014]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盐溶液为NaCl水溶液,质量浓度优选为10-20%,更优选为20%。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野漆树蜡主要为饱合的脂肪酸甘油酯比水轻,与NaOH、KOH、NaHCO3,Na2CO3等碱溶液中和降酸时非常容易乳化,反应体系不易分层。本专利技术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盐溶液调控水溶液比重,既能有效除去盐溶性杂质,又能改善蜡质层与盐水分离,提高蜡的品质。
[0016]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野漆树蜡的酸值为40-100mg/g;野漆树蜡与盐溶液的质量比为1:3-20;碱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5%,优选为0.3%-2%,更优选为2%;碱溶液为NaHCO3、Na2CO3和Na2B4O7·
10H2O中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水溶液;。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同的NaCl盐溶液pH值不同,为了调控碱溶液的中和易乳化和难分层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选择不同质量浓度NaHCO3,Na2CO3,Na2B4O7.10H2O中一种或多种混合组成的碱溶液,加入至NaCl盐溶液中对野漆树蜡进行酸碱中和,调控体系可以降低酸值,同时克服乳化现象,本专利技术是首次报道在NaCl盐溶液体系中滴加质量浓度为NaHCO3、Na2CO3,Na2B4O7.10H2O中一种或多种碱来调控NaCl盐溶液体系pH值。为了减少NaCl盐用量,本专利技术将澄清下层盐溶液分离出,加入质量浓度为0.3-2%NaHCO3,Na2CO3,Na2B4O7.10H2O一种或多种,调节NaCl盐溶液pH值在pH5.5-7.0范围内,澄清下层盐溶液可重复使用3-6次。不同浓度下NaHCO3处理后的野漆树蜡酸值存在差异,随着NaHCO3用量增加,野漆树蜡酸值随之降低,NaHCO3加入量为2.5%时酸值最小,但是会出现乳化现象,考虑到野漆树蜡成品物理化学性质、使用性能及野漆树蜡降酸值效果。
[0018]进一步,上述步骤(2)中,保温反应的温度优选为80℃,时间优选为60min。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不同反应温度对野漆树蜡酸值变化产生影响,110℃加热时酸值最小,但野漆树蜡出现轻微乳化现象,120℃加热时出现明显乳化
现象,从野漆树蜡物化性能稳定性、操作可行性和降酸效果综合考量,本专利技术优选80℃为最佳反应温度。不同反应时间对野漆树蜡酸值变化产生影响,80℃加热90min时野漆树蜡出现明显乳化现象,80℃加热60min时酸值最小,考虑到野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盐溶液:配制质量浓度为5%-30%的盐溶液,并调控盐溶液pH5.5-6.5,得到溶液A;(2)酸碱中和:将野漆树蜡放入溶液A中,加热至60-110℃搅拌溶解,并滴加碱溶液至反应体系pH6.5-7.0,保温反应30-90min,得到溶液B;(3)蜡与盐水分离:将溶液B在60-80℃保温静置30-90min,再将澄清下层盐溶液分离出重复使用3-6次,然后将80-100℃水加入上层蜡质层并搅拌5-15min,静置10-30min,洗涤1-3次,分离出透明澄清蜡质层;(4)真空蒸发脱水:将透明澄清蜡质层转入真空蒸发装置,真空度1-10kpa,蒸发温度105-130℃,蒸发时间15-45min,得到脱水澄清蜡质层;(5)成型:将脱水澄清蜡质层用钢带机制粒,然后在60-80℃保温,通过物料泵输送,通过钢带平板造粒机布料器制料,钢带底面采用冷却水控制成型温度为5-15℃,得到半球状野漆树蜡固体颗粒;(6)物化分析:采用酸值测定方法分析半球状野漆树蜡固体颗粒,得到酸值小于20的脱酸野漆树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野漆树蜡酸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章叶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