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53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对所述箱体的前端开口进行封闭的舱门,所述箱体下端开口,所述箱体下端开口处形成一个向内的翻边,所述箱体内从下到上还依次设置有支撑在所述翻边上的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所述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之间以隔片隔开,所述第二挡网上方还设置有第三挡网,所述第三挡网与所述第二挡网之间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外壁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贴合,所述衬套由玻璃制成,所述第一挡网、第二挡网和第三挡网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绝大多数昆虫进入箱体内。内。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将电源线和各种电路元件集中在一起,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柜体中。由于配电箱里的电路元件散发大量热量,配电箱需要散发热量,一般在配电箱上设置有通风口,对于户外的配电箱来说,还需要进行挡雨设计以免雨水从通风口或其他地方进入配电箱,目前的配电箱为了良好的挡水效果,其结构设计均比较复杂,造价比较高;另一方面,现有的配电箱经常出现爬虫昆虫等由通风口进入配电箱,特别是天气冷时,散发的热量吸引各种小虫,在配电箱内筑巢,引起电力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结构设计均比较复杂以及经常出现爬虫昆虫等由通风口进入配电箱在配电箱内筑槽、引起电力故障的故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箱。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和对所述箱体的前端开口进行封闭的舱门,所述箱体下端开口,所述箱体下端开口处形成一个向内的翻边,所述箱体内从下到上还依次设置有支撑在所述翻边上的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所述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之间以隔片隔开,所述第二挡网上方还设置有第三挡网,所述第三挡网与所述第二挡网之间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外壁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贴合,所述衬套由玻璃制成,所述第一挡网、第二挡网和第三挡网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
[000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6]1、防水性好,结构简单。箱体下端开口,开口处布置第一挡网、第二挡网和第三挡网,第一挡网、第二挡网和第三挡网上均有透气孔,使得热量可以从透气孔散出,雨水难以从下端开口进入箱体,结构也简单,三个挡网还可以抽出来替换。
[0007]2、可防止绝大多数昆虫进入箱体内。箱体内设置的挡网上的小孔孔径小,大体积的昆虫难以进入,另外,内置有由玻璃制成的衬套,昆虫即使进入箱体内,对于爬行昆虫来说,也难于攀爬光滑的玻璃表面,阻止其进入箱体上部的电路元件区域。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的剖视示意图。
[0010]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挡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挡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挡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挡网和第二挡网布置在箱体内后的示意图。
[0015]上述附图中:1、箱体;2、舱门;3、橡胶密封条;4、第三挡网;5、第二挡网;6、第一挡网;7、隔片;8、翻边;9、衬套;41、圆孔;51、第二条形透气孔;52、顶块;61、第一条形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和舱门2,舱门2内侧面的四周布置有橡胶密封条3,用于在关闭舱门2后起到密封作用,防止雨水进入箱体内部。箱体1下端开口,箱体1下端开口处形成一个向内的翻边8,箱体1内从下到上还依次设置有支撑在翻边8上的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5,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5之间以隔片7隔开,优选地,隔片7的厚度为1mm~2mm,使得第二挡网之间保持很小的距离,同时对透气散热的影响比较少。第二挡网5上方还设置有第三挡网4,第三挡网4与第二挡网5之间设置有衬套9,衬套9外壁与箱体1的内壁贴合,衬套9由玻璃制成,第一挡网6、第二挡网5和第三挡网4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第三挡网4上的透气孔为孔径小于2mm的圆孔41。玻璃衬套9使得壁面光滑、昆虫难于攀爬和筑巢。
[0018]如图4-6,为了进一步提高挡虫效果,另一实施例进一步设计了透气孔的形状,第一挡网6上有若干第一条形透气孔61,第一条形透气孔61的孔宽小于2mm,第二挡网5与第一挡网6具有相同的结构,第二条形透气孔51也与第一条形透气孔61相同,第一挡网6与箱体1的后壁贴合,第二挡网5与箱体1的后壁间留有0.5mm至1mm的间隙。设置这个不抵拢后壁的间隙是为了将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5之间错位布置,如图7所述,即使昆虫能穿过第一挡网6,由于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5之间距离很近,昆虫无法在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5之间的间隙转身,昆虫必须在穿过第一挡网6时同时穿过第二挡网5,而第一条形透气孔61和第二条形透气孔51又错位了,使得昆虫难于穿过。
[0019]如图5,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挡网5的后边沿上设置有顶块52,顶块52的厚度为0.5mm~1mm。顶块52使得在安装时保证“第二挡网5与箱体1的后壁间留有0.5mm至1mm的间隙”更加容易。
[00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包括箱体(1)和对所述箱体(1)的前端开口进行封闭的舱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下端开口,所述箱体(1)下端开口处形成一个向内的翻边(8),所述箱体(1)内从下到上还依次设置有支撑在所述翻边(8)上的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5),所述第一挡网(6)和第二挡网(5)之间以隔片(7)隔开,所述第二挡网(5)上方还设置有第三挡网(4),所述第三挡网(4)与所述第二挡网(5)之间设置有衬套(9),所述衬套(9)外壁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贴合,所述衬套(9)由玻璃制成,所述第一挡网(6)、第二挡网(5)和第三挡网(4)上均设有若干透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网(6)上设置的透气孔为第一条形透气孔(6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锋刘怀章林波杨荣娇陈代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控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