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10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框胶,位于框胶内的遮光图形,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的信号线和栅极线,其中,于相邻信号线、相邻栅极线之间且位于遮光图形上形成一接触孔,接触孔上形成导电层与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减小遮光图形以及氧化物导电层图形和栅极线、信号线之间的寄生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涉及减小框胶内寄生电容的液晶显示 面板。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是一种被动的显示,它不 能发光,只能使用周围环境的光,它显示图案或字符只需很小能量。正因为低 功耗和小型化使LCD成为较佳的显示方式。液晶显示所用的液晶材料是一种兼 有液态和固体双重性质的有机物,它的棒状结构在液晶盒内排列,但在电场作 用下能改变其排列方向。通常,液晶显示装置(LCD)具有上基板和下基板,彼此有一定间隔和互相 正对。形成在两个基板上的多个电极相互正对,液晶夹在上基板和下基饭之间, 在两块偏光片之间夹有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电极、液晶层和晶体管薄膜, 液晶分子是具有折射率及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物质。因为液晶材料本身并不发 光,所以设有作为光源的灯管,而在液晶显示屏背面有一块背光板(或称匀光 板)和反光膜,背光板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其作用主要是提供 均匀的背景光源。背光板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 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 千上万水晶液滴的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 中, 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在玻璃板与液晶材料之间是透 明的电极,电极分为行和列,在行与列的交叉点上,通过改变电压而改变液晶 的旋光状态,液晶材料的作用类似于一个个小的光阀。在液晶材料周边是控制 电路部分和驱动电路部分。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 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 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 一液晶层夹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 板之间,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通过框胶贴合。框胶用于固定第一基板和第二基3板,并且将液晶和外界隔离。第一基板上通过第一基板的第一金属栅极线,和 第二金属信号线,源极,以及有源层构成控制像素工作的晶体管开关。栅极线 为第一金属层图形,信号线,源极为第二金属层图形。第二基板上通过色层显 示不同的颜色,通过黑色矩阵阻挡不被利用的光。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贴合的框胶中,为了阻止通过框胶的光漏,有人在 框胶中添加了遮光图形,通常采用第一金属或第二金属形成遮光图形,此遮光 图形插于框胶中,和相邻的第一金属栅极,第二金属漏极为不同层金属,并且 不与第一金属栅极,第二金属漏极引线相交叠,处于浮置状态。有人认为浮置 的遮光图形会造成静电破坏的不良现象。通过将所有浮置的遮光图形连接并连 接公共电位(或地电位),在遮光的同时又可以防止静电破坏的不良现象。但当 屏显示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公共电位会被扰动,需要足够的补给,而此 时在不存在第一金属栅极,第二金属信号线区域的液晶显示面板周边,通过氧 化物导电层,金球连接第一基板公共电极与第二基板公共电极,从而提供公共 电位给第二基板公共电极,来减小闪烁,串扰等的不良。但足够的公共电位供 给需要金球和第 一基板公共电极,第二基板公共电极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才能实 现。但接触面接越大周边设计空间就会减小。而同时框胶内遮光图形与第一金 属栅极,第二金属信号线交叠处接的公共电位没有被利用,液晶显示面板周边 设计空间小。框胶内遮光图形连接公共电位(或地电位后),会和第一基板的第 一金属栅极线、第二金属信号线之间产生大的寄生电容(和第二基板之间产生 大的寄生电容),影响正常的画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该液晶显示面板减小 遮光图形以及氧化物导电层图形和栅极线、信号线之间的寄生电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 基板,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框胶,位于框胶内的遮光图形,形成于 第一基板上的信号线和栅极线,其实质性特点在于,于相邻信号线、相邻栅极 线之间且位于遮光图形上形成一接触孔,接触孔上形成导电层与其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和栅极线,信号扫描线之间的交叠处 断开或一部分连接,还可以氧化物导电层图形在和栅极线,信号线之间的交叠 处断开或网状形式减小交叠面积,这样框胶内遮光图形连接的公共电位通过氧 化物导电层,金球连接到第二基板公共电极,在有效遮挡框胶内的漏光的同时 提供足够的公共电位供给,增加了液晶显示面板周边的设计空间,减小了闪烁, 串扰等不良。同时氧化物导电层的图形在和第一遮光图形、第二遮光图形交叠 处以部分连接或网状连接可以进一步减小之间的寄生电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为沿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1的B-B'方向的剖;f见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形成的遮光图形示意图; 图5为遮光图形和栅极线、信号线交叠处部分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7为沿图6的A-A'方向的剖-现图; 图8为沿图6的B-B'方向的剖视图9为漏光遮光图形在和栅极线、信号线交叠处断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图1为本专利技术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为沿图1的A-A'方 向的剖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由第一基板1000、第 二基板2000、 一夹于第一基板1000和第二基板2000之间的液晶层组成,第一 基板1000和第二基板2000通过框胶600贴合。框胶600用于固定第一基板1000 和第二基板2000,并且将液晶层和外界隔离。第一基板1000具有位于第一基板 1000上的栅极扫描线101和信号线301、晶体管源极、以及有源层构成控制像素工作的晶体管开关。栅极线101为第一金属层形成的图形,信号线301为第 二金属层形成的图形。图3为沿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如图2、图3所示,在第一基板1000 上由第一金属层形成的栅极线101、公共电极线、第一遮光图形102,第一遮光 图形102横跨于信号线301,形成的绝缘层200覆盖在第一金属层的图形上,在 绝缘层200上形成有源层图形,在有源层图形上形成第二金属层的信号线301 和第二遮光图形302,第二遮光图形302横跨于所述栅极线101。如图4所示, 第一遮光图形102、第二遮光图形302形成在框胶600内,然后在第二遮光图形 302上形成绝缘层900,形成于相邻信号线301、相邻栅极线101之间的且位于 第一遮光图形102、第二遮光图形302上接触孔400,最后于接触孔400上形成 导电层,该导电层为透明的氧化物导电层,如其材料为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 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 IZO)。在形成显示区像素电 极502的同时形成电气连接第一遮光图形102、第二遮光图形302的氧化物导电 层图形500,氧化物导电层图形500和相W及线101、信号线301不交叠且间断分 布于显示区的周围,氧化物导电层图形500以栅极线101、信号线301为间隔进 行间断式排列且通过接触孔400与第一遮光图形102、第二遮光图形302电气连 接,栅极线101、信号线301相邻两侧的氧化物导电层图形500互不相交,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框胶,位于框胶内的遮光图形,形成于第一基板上的信号线和栅极线,其特征在于,于相邻信号线、相邻栅极线之间且位于遮光图形上形成一接触孔,接触孔上形成导电层与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