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于双光子活体成像胶质瘤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25101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双光子活体成像胶质瘤细胞系的构建方法,通过该胶质瘤细胞构建胶质瘤细胞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构建,借用双光子活体成像技术研究胶质瘤细胞在小鼠大脑中的动态发展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改造得到的GL26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于双光子活体成像胶质瘤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学和肿瘤学
,特别涉及一种适于双光子活体成像胶质瘤细胞系的构建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型肿瘤,具有复发性高、预后效果差、患者的死亡率高等特性,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时间和质量,且目前对于胶质瘤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策略。近年来,脑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很多脑肿瘤,尤其是星形胶质细胞瘤,在被诊断发现后已经很难通过手术方法彻底地治疗,且预后效果也很差,因此神经胶质瘤的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神经胶质瘤患者生存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神经胶质瘤检测诊断技术主要依靠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大型仪器设备,这些检测诊断技术只能对病灶区起到定位和定性的检查作用。在医学研究过程中,对于神经胶质瘤主要采用组织切片及常规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成像研究,而不能动态监测单个的肿瘤细胞在活体组织中的动态发展和变化。针对神经胶质瘤,目前还缺乏在活体动物中从单个细胞水平监测、研究神经胶质瘤发展、变化的实用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双光子活体成像胶质瘤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提前12小时在24孔培养板中铺设5
×
104个GL261神经胶质瘤细胞,待细胞汇合度达到60%左右后在DMEM培养基中添加6-8μg/ml的聚凝胺助转剂,再使用荧光报告基因和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pHBLV-CMV-MCS-EF1-ZsGreen-T2A-puro慢病毒对预先铺设好的GL261神经胶质瘤细胞进行感染;步骤二、待上述已经被慢病毒感染过的GL261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48h后更换新鲜的含有嘌呤霉素浓度为2-3μg/ml的DMEM培养基,对GL261神经胶质瘤细胞进行筛选,每2-3天更换一次新鲜的含有嘌呤霉素的培养基;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筛选得到的带有绿色荧光标签的神经胶质瘤细胞GL261-ZsGreen进行单克隆扩增并且冻存留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双光子活体成像胶质瘤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报告基因为带有CMV启动子、具有双光子激发波段的ZsGreen荧光报告基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于双光子活体成像胶质瘤细胞系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凝胺助转剂的浓度为7μ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祥谢文广杨婧张娜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