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支撑调平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70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楼板支撑调平工具。所述楼板支撑调平工具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杆、第二调节支撑杆、调节丝杠和标高调节系统;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所述标高调节系统,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丝杠与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连接;所述调节丝杠为双头螺柱,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螺纹配合;所述标高调节系统的高度调节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调节丝杠和第二调节支撑杆的连线一致。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楼板支撑调平工具专用于装配式叠合楼板标高及平整度调整,降低了支撑系统和人为安全风险,便于项目叠合楼板安装质量及安全的管理与控制。全的管理与控制。全的管理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板支撑调平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配式叠合楼板
,尤其涉及一种楼板支撑调平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装配式项目叠合楼板施工过程中,叠合楼板的安装标高和楼板平整度调整频繁。现有的叠合楼板施工均通过叠合楼板底部支撑系统控制及调节,没有设置可局部调整的工具,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0003]一、初步调整,支撑系统根据设计标高搭设,初步控制叠合楼板底部标高及平整度。
[0004]二、精细调整,叠合楼板搁置在支撑系统上后,通过复核板底标高及平整度,再次采用支撑系统精细调整。
[0005]楼板顶部钢筋绑扎、水电预埋等工序完成,浇筑混凝土前,再次复核,再次采用支撑系统调整板底标高及平整度。
[0006]如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7905543A,专利名称:叠合楼板支撑结构及其应用施工方法,专利公告号:CN110714620A,专利名称:装配式楼板可调节支撑系统,均不能针对楼板局部的平整度的问题而实现调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楼板局部调整的楼板支撑调平工具。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板支撑调平工具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杆、第二调节支撑杆、调节丝杠和标高调节系统;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所述标高调节系统,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丝杠与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连接;所述调节丝杠为双头螺柱,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螺纹配合;所述标高调节系统的高度调节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调节丝杠和第二调节支撑杆的连线一致。
[0009]上述方案中,通过标高调节系统和双头螺柱的调节丝杠,当叠合楼板局部标高或平整度需要调整时,所述楼板支撑调平工具能够有效、独立的对局部位置进行调整,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
[0010]为了方便、快捷的调整,所述标高调节系统为千斤顶。
[0011]优选的,所述标高调节系统的调节高度为15cm。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均为不锈钢钢管。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的外径为40mm,壁厚为3mm。
[0014]优选的,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远离所述调节丝杠的一端。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杠的中部设有一调节手柄,所述调节丝杠的可调长度为20cm。
[0016]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杠的双头螺旋方向一致。
[0017]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一、当楼板上因材料或施工荷载时,出现楼板局部标高或平整度不平,需要调整时,所述楼板支撑调平工具能够有效、独立的对局部位置进行调整,省时省力,提高施工效率;
[0019]二、在叠合楼板的支撑系统中附加所述调平工具,所述楼板支撑调平工具结构简单,能重复利用,成本较低,且采用此调平工具调整后,在支撑系统中,可提高支撑系统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支撑调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支撑调平工具使用时的示意图。
[0022]附图中,1-第一调节支撑杆、2-第二调节支撑杆、3-调节丝杠、4-调节手柄、5-标高调节系统、6-托盘、10-楼板支撑调平工具、20-叠合楼板、30-支撑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00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楼板支撑调平工具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杆1、第二调节支撑杆2、调节丝杠3、标高调节系统5和托盘6。
[0025]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1的一端设有所述标高调节系统5,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丝杠3与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2连接。所述标高调节系统5为市场购置的千斤顶,其调节高度为15cm。
[0026]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1和第二调节支撑杆2均为不锈钢钢管,外径为40mm,壁厚为3mm。所述调节丝杠3为双头螺柱,该双头螺柱的螺旋方向一致,均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1和第二调节支撑杆2螺纹配合。所述双头螺柱的中部横向贯穿一个调节手柄4,方便旋转所述调节丝杠3实现与第一调节支撑杆1和第二调节支撑杆2的螺旋配合长度,最终实现高度调节。所述调节丝杠的可调长度为20cm。
[0027]所述托盘6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2远离所述调节丝杠3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1、第二调节支撑杆2、调节丝杠3、标高调节系统5和托盘6均为可拆卸的结构。
[0028]所述标高调节系统5的高度调节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1、调节丝杠3和第二调节支撑杆2的连线一致。连线是指将各自的轴心线连接的虚拟线。
[0029]如图2所示,叠合楼板20施工时,下方设置支撑系统30起整体支撑和调整的作用。将预制的叠合楼板20吊装完成后,当叠合楼板20局部标高或平整度误差过大,需要实现局部标高或平整度调整时,可采用所述楼板支撑调平工具10,使用步骤为:
[0030]步骤S1,确定叠合楼板20的板底设计标高,采用红外线水平仪和标尺测量误差大小。
[0031]步骤S2,将所述楼板支撑调平工具10置于该位置处,将所述标高调节系统5放置于
地面,分别调节所述标高调节系统5和调节丝杠3,直至所述托盘6抵接于所述叠合楼板20的下端,并按要求实现调平,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所述楼板支撑调平工具10可调楼层净高度适宜尺寸为:2550mm~2800mm。
[0032]步骤S3,调节所述支撑系统30,并撤离所述楼板支撑调平工具10。
[0033]步骤S4,再次复核,直至合格为止。
[0034]本技术提供的楼板支撑调平工具结构简单,功能性强,专用于装配式叠合楼板标高及平整度调整。提高了楼板安装效率及质量。降低了支撑系统和人为安全风险,便于项目叠合楼板安装质量及安全的管理与控制。对于推动建筑智能化、工地现场零安全事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支撑调平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支撑杆、第二调节支撑杆、调节丝杠和标高调节系统;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所述标高调节系统,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调节丝杠与所述第二调节支撑杆连接;所述调节丝杠为双头螺柱,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和第二调节支撑杆螺纹配合;所述标高调节系统的高度调节方向与所述第一调节支撑杆、调节丝杠和第二调节支撑杆的连线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支撑调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高调节系统为千斤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楼板支撑调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高调节系统的调节高度为15cm。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龙坪峰谭新明陈湘宁李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