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高效除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69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高效除尘设备,所述机壳内顶部设有第一左限位板、第一右限位板,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顶部位于第一左限位板、第一右限位板之间,所述机壳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移动托架,所述第一移动托架包括第一前移动杆、第一后移动杆,所述第一前移动杆、第一后移动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托板,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放置在第一移动托板上,所述第一前移动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前移动车轮,所述第一后移动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后移动车轮。动车轮。动车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高效除尘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除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高效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吸附除尘装置是一种干法废气净化设备,它利用活性炭的特殊吸附作用处理工业废气。其核心部件活性炭吸附单元具有独特的设计结构,具有风阻小,更换方便,尤其可在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更换,标准化设计等优点,被制造加工厂家广泛应用。
[0003]活性炭是以含炭量较高和空隙比较发达的物质,如煤、果壳、木材、骨、石油残渣等为原料,先经过炭化,再经过800到1500度的高温活化处理,形成发达的微孔和中孔,使其比表面积及吸附能力达到一定的要求。普通活性炭的生产一般分为两个过程,第一:炭化,第二:活化。活性炭分为脱色活性炭、水净化活性炭、空气净化活性炭、重金属回收活性炭等几百个种类,用途及其广泛,是目前科学水平所能达到的最有效的吸附材料。
[0004]空气净化活性炭,选用优质的木材或椰子壳,通过深度活化和独特的孔径调节工艺,使活性炭有丰富的孔,且孔的大小略大于有毒气体,比表面积>1300平方米/克,对于苯,甲醛,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具有高效能吸附能力,可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及有害恶臭物质,进而达到降低污染、净化空气的目的。现我司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推出球形,柱状两种规格产品,故脱附再生容易,损耗小,比起传统颗粒或粉状活性炭有更高的使用寿命,可大大降低使用者成本。因此不管在效能上或是以消费者角度而言,活性炭皆是一最佳的空气净化滤材。
[0005]净化空气用的活性炭的微孔直径,必须是略大于有毒有害气体分子直径,才具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吸附能力。影响空气净化活性炭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使用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总量大小以及脱附的频率。由于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的质量可以接近甚至达到其本身的质量,而在普通家庭空间空气中,有害气体的质量远远小于活性炭的使用量。因此,只要经常将活性炭放置在太阳下爆晒,活性炭就可以长期使用。
[0006]目前实际应用的除尘设备,吸附板重量较重,只能人工进行推拉更换,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高效除尘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更换十分不便的问题。
[0008]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9]一种双向高效除尘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机壳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有第二进气管道,所述机壳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道;
[0010]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板、第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第二活性炭吸附板均竖直设置,且位于排气口的两侧;
[0011]所述机壳内顶部设有第一左限位板、第一右限位板,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顶部位于第一左限位板、第一右限位板之间,所述机壳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移动托架,所述第一移动托架包括第一前移动杆、第一后移动杆,所述第一前移动杆、第一后移动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托板,所述第一前移动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前移动车轮,所述第一后移动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后移动车轮;
[0012]所述机壳内顶部设有第二左限位板、第二右限位板,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板顶部位于第二左限位板、第二右限位板之间,所述机壳内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移动托架,所述第二移动托架包括第二前移动杆、第二后移动杆,所述第二前移动杆、第二后移动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移动托板,所述第二前移动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前移动车轮,所述第二后移动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后移动车轮;
[0013]所述机壳内还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位于第一进气口、第一活性炭吸附板之间,所述第二过滤板位于第二进气口、第二活性炭吸附板之间,所述机壳内顶部设有第一上限位槽、第二上限位槽,所述机壳底部设有第一下限位槽、第二下限位槽,所述第一过滤板顶端位于第一上限位槽内,底端位于第一下限位槽内,所述第二过滤板顶端位于第二上限位槽内,底端位于第二下限位槽内。
[0014]所述第一左限位板、第一右限位板的数量为3-5个,所述第二左限位板、第二右限位板的数量为3-5个。
[0015]所述第一前移动杆、第一后移动杆等长,所述第二前移动杆、第二后移动杆等长。
[0016]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鼓风机,所述第二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二鼓风机。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方案在活性炭吸附板的下方设置移动托架,使吸附板在推拉的过程中更加省力和方便,限位板的设置主要对吸附板起限位作用,方便快速安装,限位槽的设置主要对过滤板起固定作用,设备整体结构布局合理,安全可靠,实施效果非常理想,适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第一移动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第二移动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机壳,2-第一进气口,3-第一进气管道,4-第二进气口,5-第二进气管道,6-排气口,7-排气管道,8-第一活性炭吸附板,9-第一左限位板,10-第一右限位板,11-第一滑槽,12-第一移动托架,14-第二左限位板,15-第二右限位板,16-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7-第二滑槽,18-第二移动托架,20-第一过滤板,21-第一上限位槽,22-第一下限位槽,23-第二过滤板,24-第二上限位槽,25-第二下限位槽,26-第一前移动杆,27-第一后移动杆,28-第一移动托板,29-第一前移动车轮,30-第一后移动车轮,31-第二前移动杆,32-第二后移动杆,33-第二移动托板,34-第二前移动车轮,35-第二后移动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一种双向高效除尘设备,包括机壳1,机壳1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2,第一进气口2连
接有第一进气管道3,机壳1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气口4,第二进气口4连接有第二进气管道5,机壳1顶部设有排气口6,排气口6连接有排气管道7;
[0024]机壳1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板8、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6;第一活性炭吸附板8、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6均竖直设置,且位于排气口6的两侧;
[0025]机壳1内顶部设有第一左限位板9、第一右限位板10,第一活性炭吸附板8顶部位于第一左限位板9、第一右限位板10之间,机壳1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11,第一滑槽11内设有第一移动托架12,第一移动托架12包括第一前移动杆26、第一后移动杆27,第一前移动杆26、第一后移动杆2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托板28,第一活性炭吸附板8放置在第一移动托板28上,第一前移动杆28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前移动车轮29,第一后移动杆27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后移动车轮30;
[0026]机壳1内顶部设有第二左限位板14、第二右限位板15,第二活性炭吸附板16顶部位于第二左限位板14、第二右限位板15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高效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一侧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连接有第一进气管道,所述机壳另一侧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连接有第二进气管道,所述机壳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活性炭吸附板、第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第二活性炭吸附板均竖直设置,且位于排气口的两侧;所述机壳内顶部设有第一左限位板、第一右限位板,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顶部位于第一左限位板、第一右限位板之间,所述机壳内底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移动托架,所述第一移动托架包括第一前移动杆、第一后移动杆,所述第一前移动杆、第一后移动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移动托板,所述第一活性炭吸附板放置在第一移动托板上,所述第一前移动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前移动车轮,所述第一后移动杆两端均连接有第一后移动车轮;所述机壳内顶部设有第二左限位板、第二右限位板,所述第二活性炭吸附板顶部位于第二左限位板、第二右限位板之间,所述机壳内底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移动托架,所述第二移动托架包括第二前移动杆、第二后移动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卓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