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24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包括阀体和电磁驱动部,电磁驱动部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弹簧、活动铁芯、芯柱,还包括双重防护组件,双重防护组件包括密封件隔膜和橡胶密封圈,密封件隔膜设置在芯柱下端,密封件隔膜的边缘与阀体紧密接触,橡胶密封圈设置在活动铁芯与芯柱之间,且橡胶密封圈的边缘与阀体紧密接触,且芯柱和活动铁芯在上下移动时,密封件隔膜的边缘与橡胶密封圈的边缘始终与阀体紧密接触。即通过双重防护组件,能防止内部流体泄漏流入位于芯柱上方的活动铁芯的活动的腔室内,保证线圈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密封性能,保证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也能大大降低电磁阀的成本和体积。能大大降低电磁阀的成本和体积。能大大降低电磁阀的成本和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阀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的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电磁阀是一种利用线圈通电来产生电磁力,继而驱动隔离膜片运动,以开启或关闭阀门,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从而达到执行元件改变流体运动方向的目的的设备。目前常见的电磁阀的结构如下:包括阀体、电磁驱动部以及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阀体与电磁驱动部之间,密封件一般是O型密封圈,由于O型密封圈具有一定的压缩量,从而使电磁驱动部与阀体之间形成密封组合,但是这种O型密封圈随电磁驱动部上下移动过程中,与阀体之间产生动摩擦,又由于橡胶件的摩擦系数较大、导致阻力变大,进而导致必须使用具有更大电磁力的电磁线圈,最终使产品的整体体积变大、成本变高,同时O型密封圈的多次摩擦会有磨损,使密封性能恶化。
[0003]因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的O型圈本身性能会导致电磁阀性能减弱的问题,旨在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使成本降低,产品体积缩小,而且密封性和产品寿命也有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包括阀体和电磁驱动部,所述阀体为电磁阀基本的框架结构,所述电磁驱动部设置在阀体中间,所述电磁驱动部包括线圈,以及从上到下设置的弹簧、活动铁芯、芯柱,所述线圈设置在活动铁芯的外部,还包括双重防护组件,所述双重防护组件包括密封件隔膜和橡胶密封圈,所述密封件隔膜设置在芯柱下端,且所述密封件隔膜的边缘与阀体紧密接触,所述橡胶密封圈设置在活动铁芯与芯柱之间,且所述橡胶密封圈的边缘与阀体紧密接触,且所述芯柱和活动铁芯在上下移动时,所述密封件隔膜的边缘与橡胶密封圈的边缘始终与阀体紧密接触。
[0006]优选地,所述密封件隔膜的边缘部设置向下环形凸条,且所述环形凸条与阀体卡接。即保证了密封件隔膜与阀体的紧密接触,即实现了初次防泄漏。
[0007]优选地,所述橡胶密封圈的中心设置供芯柱穿过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尺寸小于芯柱的横截面。由于橡胶密封圈是橡胶材质,所以采用小尺寸的通孔,能保证芯柱与橡胶密封圈的过盈紧配,防止流体从通孔处流出损伤线圈,进而实现了二次防护。
[0008]优选地,所述橡胶密封圈的边缘设置台阶状的连接环,且所述台阶状的连接环设置两个,且通过二层台阶状的所述连接环与阀体侧壁卡接。即保证了相机密封圈的稳定设置,进一步保证了二次防泄漏的效果。
[0009]优选地,所述密封件隔膜的下方还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在随密封件隔膜上下移动时,能打开或遮住电磁阀的出口。参见附图1所示,在中心正下方的位置的通道与靠右的通道之间通过上方设置的密封垫实现连通或分隔,即实现了电磁阀的工作。
[0010]优选地,所述阀体与流体接触的部分为防腐蚀树脂材料。进一步保证了该电磁阀的耐腐蚀性能,大大增加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0011]本技术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的有益效果是,即通过双重防护组件,能防止内部流体泄漏流入位于芯柱上方的活动铁芯的活动的腔室内,保证线圈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密封性能,保证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也能大大降低电磁阀的成本和体积。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双重防护组件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
[0015]1-阀体;2-线圈;3-弹簧;4-活动铁芯;5-芯柱;6-密封件隔膜;7-橡胶密封圈;8-密封垫;
[0016]61-环形凸条;71-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参见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包括阀体1和电磁驱动部,阀体1为电磁阀基本的框架结构,电磁驱动部设置在阀体1中间,电磁驱动部包括线圈2,以及从上到下设置的弹簧3、活动铁芯4、芯柱5,线圈2设置在活动铁芯4的外部,还包括双重防护组件,双重防护组件包括密封件隔膜6和橡胶密封圈7,密封件隔膜6设置在芯柱5下端,且密封件隔膜6的边缘与阀体1紧密接触,橡胶密封圈7设置在活动铁芯4与芯柱5之间,且橡胶密封圈7的边缘与阀体1紧密接触,且芯柱5和活动铁芯4在上下移动时,密封件隔膜6的边缘与橡胶密封圈7的边缘始终与阀体1紧密接触。
[0019]密封件隔膜6的边缘部设置向下环形凸条61,且环形凸条61与阀体1卡接。即保证了密封件隔膜6与阀体1的紧密接触,即实现了初次防泄漏。
[0020]橡胶密封圈7的中心设置供芯柱5穿过的通孔,且通孔的尺寸小于芯柱5的横截面。由于橡胶密封圈7是橡胶材质,所以采用小尺寸的通孔,能保证芯柱5与橡胶密封圈7的过盈紧配,防止流体从通孔处流出损伤线圈2,进而实现了二次防护。
[0021]橡胶密封圈7的边缘设置台阶状的连接环71,且台阶状的连接环71设置两个,且通过二层台阶状的连接环71与阀体1侧壁卡接。即保证了相机密封圈的稳定设置,进一步保证了二次防泄漏的效果。
[0022]密封件隔膜6的下方还连接有密封垫8,密封垫8在随密封件隔膜6上下移动时,能打开或遮住电磁阀的出口。参见附图1所示,在中心正下方的位置的通道与靠右的通道之间
通过上方设置的密封垫8实现连通或分隔,即实现了电磁阀的工作。
[0023]阀体1与流体接触的部分为防腐蚀树脂材料。进一步保证了该电磁阀的耐腐蚀性能,大大增加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
[0024]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的有益效果是,即通过双重防护组件,能防止内部流体泄漏流入位于芯柱5上方的活动铁芯4的活动的腔室内,保证线圈2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密封性能,保证了电磁阀的使用寿命,也能大大降低电磁阀的成本和体积。
[0025]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包括阀体(1)和电磁驱动部,所述阀体(1)为电磁阀基本的框架结构,所述电磁驱动部设置在阀体(1)中间,所述电磁驱动部包括线圈(2),以及从上到下设置的弹簧(3)、活动铁芯(4)、芯柱(5),所述线圈(2)设置在活动铁芯(4)的外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重防护组件,所述双重防护组件包括密封件隔膜(6)和橡胶密封圈(7),所述密封件隔膜(6)设置在芯柱(5)下端,且所述密封件隔膜(6)的边缘与阀体(1)紧密接触,所述橡胶密封圈(7)设置在活动铁芯(4)与芯柱(5)之间,且所述橡胶密封圈(7)的边缘与阀体(1)紧密接触,且所述芯柱(5)和活动铁芯(4)在上下移动时,所述密封件隔膜(6)的边缘与橡胶密封圈(7)的边缘始终与阀体(1)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防护型的防止内部泄露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隔膜(6)的边缘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良
申请(专利权)人:高砂电气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