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启明专利>正文

编织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07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绳,包括至少两股合线,所述合线缠绕交叉编织形成绳体,每股所述合线包括若干根单线,每股合线中的单线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绳体的两端部采用热切机切头或使用OPP胶带包头固定,所述单线采用拉丝级聚乙烯与拉丝级聚丙烯共混材质,所述单线线径为0.1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编织绳


[0001]本技术属于编织绳
,尤其涉及一种编织绳。

技术介绍

[0002]编织绳是通过编织机高速编织而成,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由于现有市场上编织绳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危害到使用者的利益,同时对本领域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0003]现有的编织绳存在以下问题:绳子无法回收二次利用,造成原料的大量浪费且原料选取不当造成不环保,在操作过程中,断线、乱线过多、线径粗细不均匀、起毛絮,编织成品时,接头、断头、乱股严重,制得的成品拉力严重达不到客户要求,且在海上使用时不抗氧化,使用期限短,造成严重安全隐患,而且现有的工艺产量低、无法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无法出口到国外,以上种种问题都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绳,该编织绳具有更高的抗拉力以及在海水中使用时的抗氧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自然使用时间长达8年,安全年限为5年,远超过现有产品的1~2年使用期限。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编织绳,包括至少两股合线,所述合线缠绕交叉编织形成绳体,每股所述合线包括若干根单线,每股合线中的单线相互平行分布。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1.上述方案中,所述单线线径为0.17-0.25丝。
[0008]2.上述方案中,所述合线中包括10~120根单线。
[0009]3.上述方案中,所述绳体的两端部采用热切机切头或使用OPP胶带包头固定。
>[0010]4.上述方案中,所述单线采用聚乙烯与聚丙烯共混材质。
[0011]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编织绳,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聚丙烯和抗氧剂,所述聚乙烯、聚丙烯均采用拉丝级材料,所述聚乙烯、聚丙烯以任意比例混合,所述抗氧剂占总组分重量的0.2%~1%。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3]1.上述方案中,所述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85%~98%,所述聚丙烯的质量百分比是2%~15%,当聚乙烯含量大于聚丙烯含量时,制备的单线更加柔软。
[0014]2.上述方案中,所述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97%,所述聚丙烯的质量百分比是3%。
[0015]3.上述方案中,所述聚乙烯的质量百分比为5%~20%,所述聚丙烯的质量百分比是80%~95%,当聚乙烯含量小于聚丙烯含量时,制备的单线质地偏硬。
[0016]4.上述方案中,所述聚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10%,所述聚丙烯的质量百分比是90%。
[0017]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编织绳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根据使用需求选取聚乙烯与聚丙烯的配比,将聚乙烯、聚丙烯和抗氧剂混合均匀后投入炒料机进行炒料,起到原料软化的作用;
[0019]S2、炒料完成后对物料进行熔化,熔化后形成丝线,进入冷水槽进行冷却;
[0020]S3、对冷却后的物料进行第一次拉伸,拉伸后的丝线进入热水槽软化;
[0021]S4、对软化后的丝线进行第二次拉伸,拉伸后的丝线进行收卷,得到单线,其中第一次拉伸与第二次拉伸的拉力可以采用任意比例;
[0022]S5、根据需求将多根单线进行捻合,得到多股合线;
[0023]S6、对多股合线进行倒线,倒线后根据产品股数需要进行编织,得到编织绳。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5]1.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1中炒料机进行炒料,炒料温度为25~40℃,正反转时间设定为30分钟。
[0026]2.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熔化使用的熔化机组设定温度分为5个温控区,所述配方中聚乙烯含量高于聚丙烯含量时,每个区温度设定为:一区:150-180℃、二区:200-220℃、三区:240-250℃、四区:250-260℃、五区:265-275℃;所述配方中聚乙烯含量低于聚丙烯含量时,每个区温度设定为:一区:180℃、二区220℃、三区240℃、四区:270℃、五区:180-220℃。
[0027]3.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冷水槽的水面与熔化机组的出线口距离为2~3厘米,并且冷水温度控制在30℃以下,热水槽的长度必须达到4-6m;热水槽温度设定分为4区:一区水温85℃,二区90℃,三区95℃,四区110℃。
[0028]4.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S3与S4中拉伸工艺均采用拉伸机组,第一次拉伸采用的第一拉伸机组与热水槽的距离至少为1m,第二次拉伸采用的第二拉伸机组与热水槽的距离至少为60cm,所述收卷时采用的收卷机组与第二拉伸机组的距离为3~4m。
[0029]5.上述方案中,所述属第一拉伸机组采用九轮正反方向运转,设定转速为12-15r/min,所述第一拉伸机组与第二拉伸机组的拉力设定为8~15:10~45,所述第一拉伸机组的拉力小于第二拉伸机组的拉力。
[0030]6.上述方案中,所述合线机组通过调节内部转速与合线转子的速比来达到技术要求,通常速比为50~1400。
[0031]7.上述方案中,所述倒线机组中绕线机的速比和绕线圈数须达到技术要求,通常速比以丝线拉紧为准,圈数为3~4圈。
[0032]8.上述方案中,所述织绳机组分为8股机、12股机、16股机、24股机、32股机,根据客户所需产品股数选择适应的编织机进行编织,最终编织成产品;编织方式多样化,有单股编织和双股编织,按需求进行编织。
[003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34]1、本技术编织绳,其采用拉丝级聚乙烯与拉丝级聚丙烯共混材质制作单线,又将多跟单线捻合为合线,最后通过合线编织形成编织绳,该结构的编织绳具有更高的抗拉力以及在海水中使用时的抗氧能力,延长了使用寿命,自然使用时间长达8年,安全年限为5年,远超过现有产品的1~2年使用期限,可安全出口至国外,扩大使用范围,且由于本产品不添加其他耐腐蚀剂或粘合剂,使得产品无味无毒、可回收利用,符合现在的环保要求。
[0035]2、本技术编织绳,其使用的单线稳定性高、粗细均匀,编织的产品不会出现断线、乱线、飞毛线的现象,使得编织后的产品质量品质高、无泡股现象和松股现象产生,可适用于滑水冲浪、体育户外、车用牵引、拖拉船只、游艇安全固定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36]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截面示意图。
[0038]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显示单线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截面示意图。
[0041]图中:1、绳体;2、合线;3、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绳,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股合线(2),所述合线(2)缠绕交叉编织形成绳体(1),每股所述合线(2)包括若干根单线(3),每股合线(2)中的单线(3)相互平行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绳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启明赵秋心月
申请(专利权)人:赵启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