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06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包括:链条本体,所述链条本体包括铰接的内链板和外链板,所述内链板与外链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销组件,所述连接销组件上设置有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一侧设置有自锁式张紧机构。通过采用自锁式张紧机构对输送链条进行内部张紧,使得输送链条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依然能保持张紧状态,进而提升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与低噪音状态。状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


[0001]本技术涉及链条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停车,不仅要占用相当规模的土地和空间,而且停车场所的分布和集中程度与城市土地级差收益的等级划分情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城市中土地价值最高的地区,也是停车需求量最大的地区,因而使停车空间的开拓和扩展相当困难,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代价。
[0003]这种立体停车库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停放足够多的车辆,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此外,存放和提取车辆方便快捷,实用性强。近年来,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发展为人口密集区域的停车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而立体车库便需要循环链条进行车辆调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运行是通过减速电机带动传动机构,在牵引链条上,每隔一定距离 安装一个存车拖架,存车拖架随链条一起作循环运动,从而达到存取车辆的目的。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累积,链板之间的间隙会增大,从而引起链条与链轮的啮合不良的问题,不仅会增大垂直循环立体车库使用时的噪音,也会对存放的车辆造成安全隐患。
[0004]一般情况下需要在车库链轮上设置调整机构来解决链条松动的问题。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车库链条调整机构”,其公告号“CN209509600U”,包括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上设置有链条,齿轮盘后端设置有卡盘,所述卡盘后端设置有套轴,且套轴上套设有固定架,并且固定架一侧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架其支撑杆构成活动连接,支撑杆为“H”形结构,其支撑杆外壁设置有螺栓,且支撑杆通过螺栓与张紧轮相连接,并且支撑杆顶部与副千斤顶相连接,所述链条外壁设置有主框架,且主框架与滑杆通过焊接构成固定结构,所述卡盘与齿轮盘之间设置有滑杆,卡盘和齿轮盘与滑杆构成活动连接。该车库链条调整机构通过主千斤顶顶起卡盘,使卡盘带动齿轮盘在滑杆向上活动,从而使齿轮盘之间的间距增大,使链条变紧,从而达到调节链条松紧的目的。但是这种张紧机构结构复杂,需要增加千斤顶等多个额外零部件,提高车库制造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链条的总重量、增加链条运行成本、提高链条的维护成本,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循环链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链条本体的链节铰接处磨损导致链板之间的间隙增加,整体运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通过采用自锁式张紧机构对循环链条进行内部张紧,使得循环链条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依然能保持张紧状态,进而提升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与低噪音状态。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包括:链条本体,所述链条本体包括铰接的内链板和外链板,所述内链板与外链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销组件,所述连接销组件上设置有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一侧设置有自锁式张紧机构。所述链条本体通过内链板和外链板依次连接形成,
所述内链板与外链板通过连接销组件铰接,确保链条本体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配合链轮稳定传动。所述轴承组件能够有效降低内链板与外链板在运行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提高链条运行寿命,减少链条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等问题。而即使通过轴承组件对铰接的内链板与外链板进行运行辅助,循环链条由于长时间在高负载状态下运行,还是会出现内链板与外链板之间的间隙增加的问题,当间隙增加至一定程度,会出现噪音增大,链条抖动等问题,这对循环链条,尤其是重型循环链条来说都是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会导致设备整体的稳定性降低,因此自锁式张紧机构可通过调整内链板与外链板连接处的间隙,而调整链条本体的张紧程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自锁式张紧机构包括承托瓦和两支撑块,所述承托瓦内表面为半弧形结构,且所述承托瓦内表面贴合轴承组件设置,所述两支撑块贴合承托瓦外表面倾斜设置。支撑块与承托瓦之间形成接近90
°
的夹角,确保形成斜面自锁结构。所述承托瓦包裹设置在轴承组件外侧,并通过两支撑块配合保持紧贴轴承组件的状态,进而使得轴承组件与连接销组件之间的间隙被消除,时刻保持标准状态运行,确保不会发生松动现象。
[0009]作为优选,所述承托瓦外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两支撑块沿承托瓦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两支撑块远离承托瓦的一端均设置有铰接孔,所述两铰接孔内贯穿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与链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两支撑块与承托瓦外表面呈等腰三角形设置,确保对承托瓦时刻形成支撑结构。所述两支撑块远离承托瓦的一端铰接于固定轴。循环链条的松动如发生在内链板与外链板的铰接处时,支撑块可确保承托瓦对轴承组件时刻保持压紧状态,而端部铰接于固定轴的支撑块亦可根据承托瓦像轴承组件运动的距离进行转动,从而继续保持支撑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两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两端分别与两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用于确保两支撑块时刻向内拉紧,当承托瓦运动后拉簧拉扯支撑块收紧,继续保持对承托瓦的支撑。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与承托瓦之间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防止支撑块与承托瓦之间出现打滑现象造成支撑结构失效,确保支撑块对承托瓦进行稳定支撑。
[0012]作为优选,所述内链板组和外链板组上均设置有工艺孔,所述工艺孔贯通于链条本体设置。所属工艺孔在不影响内链板与外链板本体强度的情况下较少链条本体自重,节省材料,降低链条运行成本。
[0013]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销组件一端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连通轴承组件。所述注油孔便于链条日常维护时的润滑工作,提高润滑油与轴承组件的接触均匀度。
[0014]作为优选,所述注油孔与轴承组件之间设置有油杯。所述油杯为压配式压注油杯,使得技术人员在维护保养时通过油枪即可对链条本体关键部位进行润滑,提高工作效率,省时省力。
[0015]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自锁式张紧机构对循环链条进行张紧,使得循环链条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依然能保持张紧状态,进而提升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与低噪音状态;(2)通过两支撑块配合保持紧贴轴承组件的状态,进而使得轴承组件与连接销组件之间的间隙被消除,时刻保持标准状态运行,确保不会发生松动现象;(3)拉簧确保两支撑块时刻向内拉紧,当承托瓦运动后拉簧拉扯支撑块收紧,继续保持对承托瓦的支撑;(4)工艺孔在不影响内链板与外链板本体强度的情况下较少链条本体自重,节省材
料,降低链条运行成本;(5)连接销组件上的注油孔配合压配式压注油杯实现对链条本体的便捷维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中:1、链条本体,11、内链板,12、外链板,13、内附板,14、外附板,2、连接销组件,21、开口销,22、销轴,3、轴承组件,31、圆柱滚子轴承,32、套筒,33、弹性挡圈,34、轴承挡圈,4、自锁式张紧机构,41、承托瓦,42、支撑块,43、固定轴,44、拉簧,5、防滑层。
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条本体(1),所述链条本体(1)包括内链板(11)、外链板(12)和连接销组件(2),所述内链板(11)与外链板(12)通过连接销组件(2)铰接,所述连接销组件(2)上设置有轴承组件(3),所述轴承组件(3)一侧设置有自锁式张紧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其特征是,所述自锁式张紧机构(4)包括承托瓦(41)和两支撑块(42),所述承托瓦(41)内表面为半弧形结构,且所述承托瓦(41)内表面贴合轴承组件(3)设置,所述两支撑块(42)贴合承托瓦(41)外表面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循环起降链条,其特征是,所述承托瓦(41)外表面为平面结构,所述两支撑块(42)沿承托瓦(41)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两支撑块(42)远离承托瓦(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双曹永年张仲发黄奕郑金波胡庆军陈豪尤占权吴惠康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永利百合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