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分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401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流体分装装置,该流体分装装置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积腔的外壳,容积腔内设置有弹性瓣膜,外壳上密封连接有可通断的流体进管和可通断的流体出管,且流体进管和流体出管分别与弹性瓣膜的内部相连通,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与容积腔相连通的开口,且在开口处密封且能沿开口的轴向滑动地设置有滑轴;当滑轴向容积腔的外部滑动时,容积腔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弹性瓣膜膨胀,以使液体通过流体进管被吸入至弹性瓣膜的内部;当滑轴向容积腔的内部滑动时,容积腔的体积减小、产生正压,弹性瓣膜收缩,以使弹性瓣膜内的液体通过流体出管被定量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药液分装精度低、稳定性差、过程复杂,以及分装过程中会影响药液质量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分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流体分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液体药品进行分装的精密脉动瓣膜流体分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健康行业是衡量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国家对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以及市场对该行业投入不断递增,为了保证制药行业健康发展,各国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加强药品生产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0003]生物制药领域在诊断试剂、疫苗、高端药品以及美容等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大批新药产品投入市场,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一些生产企业目前遇到很多生产工艺问题,其主要瓶颈体现在传统灌装方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生产工艺的要求。高端无菌药品生产既要保证药品的无菌要求、相溶性要求、恒温流体要求、兼容多规格要求以及灌装精度要求,又要保证操作的简捷性和生产成本控制等方面要求,而传统灌装方式已不能适应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需求。
[0004]现阶段,虽然有多种对液体(尤其是对药液)进行分装的设备,但大多存在如下缺点和不足:
[0005]一、结构复杂、不易维护和清洗,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且无法满足无菌安装的要求;
[0006]二、如果液体为混悬液、高粘度药液时,分装过程会出现沉淀现象,无法进行精确分装;
[0007]三、在分装过程中无法实现对分装环境进行温度控制,无法对药液进行温度保护,会影响药液质量;
[0008]四、适用范围窄,分装精度低、分装速度慢。
[0009]针对相关技术药液分装精度低、稳定性差、过程复杂,以及分装过程中会影响药液质量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10]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流体分装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分装装置,其能够很好地解决药液在生产上的CIP/SIP(即:在线清洗/在线灭菌)的问题,分装精度明显提高,兼容多种分装量范围,且对多种流体(如:有机溶剂、无机溶剂、混合介质、高分子流体以及不均一性流体)均适用,适用范围更广。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分装装置,其能够很好地解决了高粘度流体、混悬液类药物流体分装缓慢甚至停滞的情况,达到快速分装的目的,分装过程中能够为流体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而且分装后药液的残留量少、操作便捷、维护成本低。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分装装置,所述流体分装装置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积腔的外壳,所述容积腔内设置有弹性瓣膜,所述弹性瓣膜的内部形成有存放液体的容积空间,所述外壳上密封连接有可通断的流体进管和可通断的流体出管,且所述流体进管和所述流体出管分别与所述弹性瓣膜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积腔相连通的开口,且在所述开口处密封且能沿所述开口的轴向滑动地设置有滑轴;
[0015]当所述滑轴向所述容积腔的外部滑动时,所述容积腔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所述弹性瓣膜膨胀,以使液体通过所述流体进管被吸入至所述弹性瓣膜的内部;当所述滑轴向所述容积腔的内部滑动时,所述容积腔的体积减小、产生正压,所述弹性瓣膜收缩,以使所述弹性瓣膜内的所述液体通过所述流体出管被定量排出。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端盖和滑套,所述滑套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滑套的一端开口处,所述滑轴设置于所述滑套的另一端开口处,以通过所述端盖、所述滑套以及所述滑轴合围形成所述容积腔,所述弹性瓣膜设置于所述容积腔内远离所述滑轴一侧;所述滑套与所述滑轴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对所述弹性瓣膜的膨胀范围进行限位的后盖,所述后盖位于所述端盖与所述滑套之间,且所述端盖和所述滑套分别与所述后盖的两端面的边缘连接,以通过所述后盖将所述容积腔分隔为两个腔室,所述弹性瓣膜位于靠近所述端盖一侧的一所述腔室内,所述滑轴能滑动进入靠近所述滑套一侧的另一所述腔室内;所述后盖上开设有连通两所述腔室的多个通孔。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分装装置还包括可通断的恒温介质进管和可通断的恒温介质出管,所述恒温介质进管的一端和所述恒温介质出管的一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滑套上,且所述恒温介质进管和所述恒温介质出管均与靠近所述滑套一侧的所述腔室相连通,所述恒温介质进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恒温介质出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恒温介质容器的出液口和进液口连接,所述恒温介质容器内盛装有介质,且所述恒温介质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对所述介质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使其温度恒定的热交换器。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恒温介质进管与所述滑套之间连接有调控所述恒温介质进管通断状态的第一阀门,所述恒温介质出管与所述滑套之间连接有调控所述恒温介质出管通断状态的第二阀门。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门的进液口通过紧固螺母与所述恒温介质进管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出液口通过卡箍与所述滑套连接,且所述第一阀门的出液口与所述滑套之间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防止所述介质外泄的第二密封组件;
[0021]所述第二阀门的出液口通过紧固螺母与所述恒温介质出管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进液口通过卡箍与所述滑套连接,且所述第二阀门的进液口与所述滑套之间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防止所述介质外泄的第二密封组件。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分装装置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部且靠近所述滑套一侧,所述驱动器的驱动轴与所述滑轴连接,以带动所述滑轴滑动。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套的外壁上套设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的外壁上套设有环形的隔板,所述驱动器固定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隔板之间连接
有多根连接杆,所述驱动器的驱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板并与所述滑轴连接;
[0024]所述流体分装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与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驱动器、所述安装板以及各所述连接杆均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进管和所述流体出管均密封连接于所述端盖上,且所述流体进管与所述端盖之间连接有调控所述流体进管通断状态的第三阀门,所述流体出管与所述端盖之间连接有调控所述流体出管通断状态的第四阀门。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阀门的进液口通过紧固螺母与所述流体进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流体进管的另一端与盛装分装前所述液体的第一容器连接,所述第三阀门的出液口通过卡箍与所述端盖连接,且所述第三阀门的出液口与所述端盖之间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防止所述液体外泄的第二密封组件;
[0027]所述第四阀门的出液口通过紧固螺母与所述流体出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流体出管的另一端与盛装分装后所述液体的第二容器连接,所述第四阀门的进液口通过卡箍与所述端盖连接,且所述第四阀门的进液口与所述端盖之间的连接位置上设置有防止所述液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装装置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积腔(2)的外壳(1),所述容积腔(2)内设置有弹性瓣膜(3),所述弹性瓣膜(3)的内部形成有存放液体的容积空间,所述外壳(1)上密封连接有可通断的流体进管(4)和可通断的流体出管(5),且所述流体进管(4)和所述流体出管(5)分别与所述弹性瓣膜(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容积腔(2)相连通的开口,且在所述开口处密封且能沿所述开口的轴向滑动地设置有滑轴(6);当所述滑轴(6)向所述容积腔(2)的外部滑动时,所述容积腔(2)的体积增大、产生负压,所述弹性瓣膜(3)膨胀,以使液体通过所述流体进管(4)被吸入至所述弹性瓣膜(3)的内部;当所述滑轴(6)向所述容积腔(2)的内部滑动时,所述容积腔(2)的体积减小、产生正压,所述弹性瓣膜(3)收缩,以使所述弹性瓣膜(3)内的所述液体通过所述流体出管(5)被定量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端盖(101)和滑套(102),所述滑套(102)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端盖(101)盖设于所述滑套(102)的一端开口处,所述滑轴(6)设置于所述滑套(102)的另一端开口处,以通过所述端盖(101)、所述滑套(102)以及所述滑轴(6)合围形成所述容积腔(2),所述弹性瓣膜(3)设置于所述容积腔(2)内远离所述滑轴(6)一侧;所述滑套(102)与所述滑轴(6)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7)。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还包括对所述弹性瓣膜(3)的膨胀范围进行限位的后盖(103),所述后盖(103)位于所述端盖(101)与所述滑套(102)之间,且所述端盖(101)和所述滑套(102)分别与所述后盖(103)的两端面的边缘连接,以通过所述后盖(103)将所述容积腔(2)分隔为两个腔室,所述弹性瓣膜(3)位于靠近所述端盖(101)一侧的一所述腔室内,所述滑轴(6)能滑动进入靠近所述滑套(102)一侧的另一所述腔室内;所述后盖(103)上开设有连通两所述腔室的多个通孔(103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装装置还包括可通断的恒温介质进管(14)和可通断的恒温介质出管(15),所述恒温介质进管(14)的一端和所述恒温介质出管(15)的一端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滑套(102)上,且所述恒温介质进管(14)和所述恒温介质出管(15)均与靠近所述滑套(102)一侧的所述腔室相连通,所述恒温介质进管(14)的另一端和所述恒温介质出管(15)的另一端分别与恒温介质容器(16)的出液口和进液口连接,所述恒温介质容器(16)内盛装有介质,且所述恒温介质容器(16)的内部设置有对所述介质的温度进行调节以使其温度恒定的热交换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介质进管(14)与所述滑套(102)之间连接有调控所述恒温介质进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舒帮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力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