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公交车辆安全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3915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公交车辆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公交车辆安全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危险触发信号端:用于感知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危险决策,决定是否向公交车辆的总控制器发出危险触发信号;云平台:用于接收总控制器发出的危险触发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发向总控制器送出指令;执行端:包括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和各子控制系统相连,实现根据云平台的远程控制指令控制公交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避免了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司机的慌乱做出的错误控制,以及司机失去控制能力和未察觉危险的情况;提高了公交车辆的安全,和智能、集中化处理管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公交车辆安全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交车辆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公交车辆安全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城市公交保有量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从占比来看,城市公交的市场销量比重也越来越大,城市公交在人民生活、城市建设、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公交保有量的增长,交通事故的数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0003]某市就曾因为公交车司机与乘客发生争执,最后由于控制不及时等原因,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还有因为公交车失控或司机突发疾病等,导致公交车连续撞上多公交车和行人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事故的背后,如何快速处理公交车辆异常和驾驶员行为异常等在突发状态下导致的交通事故,提出更加智能全面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我们面临的核心问题。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公交车智能应急制动系统”(201910831296.4,2019.11.08),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智能应急制动系统,包括驾驶员信号端和公交车执行端。该系统能够在驾驶员无法控制公交车情况下,及时控制公交车制动,从而保证公交车的安全行驶及乘客的人生和财产安全。但该自稳定系统存在的问题是:仅仅依靠公交车辆自身设备实现公交车辆的紧急制动控制,对于其他紧急状况安全控制还未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公交车辆安全远程控制系统和方法。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公交车辆安全远程控制系统,包括:
[0007]危险触发信号端:用于感知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危险决策,决定是否向公交车辆的总控制器发出危险触发信号;
[0008]云平台:用于接收总控制器发出的危险触发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发向总控制器送出指令;
[0009]执行端:包括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和各子控制系统相连,实现根据云平台的远程控制指令控制公交车辆。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危险触发信号端包括公交车辆状态感知单元和危险状态决策单元;
[0011]所述公交车辆状态感知单元用于对公交车辆内部系统结构,公交车内情况以及公交车外行驶情况进行实时的状态感知;
[0012]所述危险状态决策单元对来自公交车辆状态感知单元的信号进行危险决策,当决策出存在潜在危险或发生危险时,向总控制器发送危险触发信号。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公交车辆状态感知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气体浓度
传感器、公交车门开闭传感器、公交车窗位置传感器和公交车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公交车外摄像头;
[0014]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胎压传感器和油压传感器,所述胎压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公交车辆的胎压,所述油压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制动管路压力;
[0015]所述角速度传感器通过对旋转的角度监控实现对公交车辆电子脚踏油门脚位移,方向盘位置,公交车前大灯位置的监控;
[0016]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公交车门开闭传感器、公交车窗位置传感器和公交车内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公交车内状况;
[0017]所述毫米波雷达和公交车外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公交车外的行驶情况,毫米波雷达安装在公交车头和公交车尾,通过测量回波的时间差结合相关算法测量出前后公交车辆或行人的速度和公交车辆的距离;所述公交车外摄像头安装在公交车辆的公交车头,公交车尾及两侧,通过感光组件电路及控制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转化为电脑能处理的数字信号,从而实现感知周边的情况,用于对毫米波雷达的补充。
[0018]进一步的,所述云平台包括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和风险匹配层;
[0019]所述数据存储层,用于存储公交车辆安全隐患的标准数据库和来自公交车辆的实时数据;
[0020]所述数据处理层对来自公交车辆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与数据存储层的标准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和反馈;
[0021]所述风险匹配层对来自公交车辆的实时数据进行安全隐患等级匹配,并发送不同等级对应的远程操控指令。
[0022]进一步的,所述各子控制系统包括制动系统,油门系统,报警系统和门窗自动控制系统。
[0023]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系统在总控制器接收到云平台的远程控制公交车辆进行制动指令时,对公交车辆实行制动;
[0024]所述油门系统在总控制器接收到云平台的远程控制公交车辆进行油门控制指令时,对公交车辆实行油门控制;
[0025]所述报警系统在总控制器接收到云平台的远程控制公交车辆进行报警指令时,公交车辆报警信号闪光灯亮,公交车箱广播进行语音报警;
[0026]所述门窗自动控制系统在总控制器接收到云平台的远程控制公交车辆进行自动开门,紧急破玻指令时,公交车门自动打开,公交车窗破玻器自动破玻。
[0027]进一步的,所述总控制器与危险触发信号端的传感器通过CAN总线连接;
[0028]所述总控制器和各子控制系统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
[0029]所述云平台和公交车辆总控制器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连接。
[0030]一种利用上述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步骤(1):在公交车辆行驶时,公交车辆通过危险信号触发端的感知层传感器获得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所获得的危险信息通过传感器自带ECU对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是否安全进行评判;
[0032]步骤(2):当ECU决策出存在风险时,通过CAN总线向公交车辆执行端的总控制器发送危险触发信号;
[0033]步骤(3):总控制器将接收到的危险触发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给云平台;
[0034]步骤(4):云平台将接收到的危险触发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给总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总控制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通过CAN总线传送控制指令控制公交车辆各子控制系统,实现控制公交车辆的目的。
[003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0036]情形(一)驾驶员主动触发:当驾驶员判定情况比较紧急时,通过按下紧急按钮向云平台求助,且触发的危险等级高于任何公交车辆危险状态下的触发;
[0037]情形(二)公交车辆危险状态触发:公交车辆危险状态触发,通过公交车内传感器向云平台进行远程求助。
[003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
[0039]公交车辆通过传感器的被动触发,能将公交车辆综合安全隐患数据以及已发生安全事故数据传递给公交车辆控制器,控制器再通过无线通信将危险数据传递给云平台并向云平台发送远程协助指令,云平台根据自生存储的标准数据对风险进行安全等级匹配,并发送相关的远程控制指令给公交车辆控制器,从而能对公交车辆快速准确的进行控制,有效的避免了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司机的慌乱做出的错误控制,以及司机失去控制能力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驾驶员的主动触发,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公交车内外情况及其复杂时传感器无法进行触发的情况。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公交车辆安全远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危险触发信号端:用于感知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危险决策,决定是否向公交车辆的总控制器发出危险触发信号;云平台:用于接收总控制器发出的危险触发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发向总控制器送出指令;执行端:包括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和各子控制系统相连,实现根据云平台的远程控制指令控制公交车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触发信号端包括公交车辆状态感知单元和危险状态决策单元;所述公交车辆状态感知单元用于对公交车辆内部系统结构,公交车内情况以及公交车外行驶情况进行实时的状态感知;所述危险状态决策单元对来自公交车辆状态感知单元的信号进行危险决策,当决策出存在潜在危险或发生危险时,向总控制器发送危险触发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辆状态感知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公交车门开闭传感器、公交车窗位置传感器和公交车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公交车外摄像头;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胎压传感器和油压传感器,所述胎压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公交车辆的胎压,所述油压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制动管路压力;所述角速度传感器通过对旋转的角度监控实现对公交车辆电子脚踏油门脚位移,方向盘位置,公交车前大灯位置的监控;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公交车门开闭传感器、公交车窗位置传感器和公交车内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公交车内状况;所述毫米波雷达和公交车外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公交车外的行驶情况,毫米波雷达安装在公交车头和公交车尾,通过测量回波的时间差结合相关算法测量出前后公交车辆或行人的速度和公交车辆的距离;所述公交车外摄像头安装在公交车辆的公交车头,公交车尾及两侧,通过感光组件电路及控制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转化为电脑能处理的数字信号,从而实现感知周边的情况,用于对毫米波雷达的补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包括数据存储层,数据处理层和风险匹配层;所述数据存储层,用于存储公交车辆安全隐患的标准数据库和来自公交车辆的实时数据;所述数据处理层对来自公交车辆的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与数据存储层的标准数据库进行对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剑锋皮大伟谢伯元王洪亮王显会王尔烈王霞孙晓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