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80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包括通气框、供气风机和若干束中空纤维疏水膜束,所述通气框位于河道水体中,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间隔设于通气框的内侧且每束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的两端分别与通气框连通,所述供气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通气框连通以向通气框提供空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快捷,操作灵活,效果明显,运行后能够明显提高河道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河道水体的水质,达到消除黑臭,净化水体的效果。体的效果。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河道治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是开放式水域,水面窄、流程长。其主要污染源有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养殖业废水,经过处理或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等。
[0003]现阶段,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正处于攻坚阶段,消除河道黑臭,实现河道的生态平衡,是河道黑臭水体治理的最终目的。造成河道黑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河道水体中氧含量低,溶氧不足,微生物好氧分解使得水体中的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从而使得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殆尽,造成水体缺氧,在缺氧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被厌氧分解为硫化物等悬浮颗粒以及硫化氢气体,使得水体发黑发臭形成黑臭水体。
[0004]所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满足水体中的微生物需求,降低河道水体的氨氮与COD值,实现水体的生态平衡,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黑臭,实现河道的清澈见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以提高河道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体的水质,达到消除黑臭,净化水体的效果。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包括通气框、供气风机和若干束中空纤维疏水膜束,所述通气框位于河道水体中,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和第四通气管,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间隔设于通气框的内侧且每束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的两端分别与通气框连通,所述供气风机(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通气框连通以向通气框提供空气。
[0008]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的间隔为0.5-0.8m。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由多根两端开口的中空纤维疏水膜丝构成,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长度为0.9-1.1m,外径为0.55-0.60mm,壁厚为45-50μm,表面膜孔孔径为0.1-0.3μm,孔隙率为55%-60%。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框呈长方形,长度为10-18m,宽度为1-1.2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气管与第四通气管均包括多根短管,所述短管之间设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短管相连,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有UPVC管,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的端部浇铸于所述UPVC 管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UPVC管内设有用于固定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卡子,所述卡子包括呈圆柱体状的卡子本体,所述卡子本体的中心沿轴向开设有贯穿卡子本体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外围周向均布有若干沿径向呈辐射状延伸的细缝,所述细缝与中心孔相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细缝的宽度为3-5mm。
[0014]进一步的,相邻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之间设有用于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微生物
生长单元,所述微生物生长单元包括绕设于所述通气框上的绳子和穿设于所述绳子上的多个微生物填料。
[0015]进一步的,所述通气框上设有若干配重钢筋,所述配种钢筋包括一沿通气框长度方向延伸的长钢筋和若干沿通气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钢筋。
[0016]进一步的,所述供气风机为罗茨风机,所述供气风机位于岸边且所述罗茨风机与通气框之间的管道上依次设有压力表、阀门和流量计。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本技术安装快捷,操作灵活,效果明显,材料成本大幅降低,运行后能够明显提高河道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河道水体的水质,达到消除黑臭,净化水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通气框;11、第一通气管;12、第二通气管;121、短管;122、三通管;13、第三通气管;14、第四通气管;2、中空纤维疏水膜束;3、供气风机;31、压力表;32、阀门;33、流量计;4、UPVC管;5、卡子;51、卡子本体;52、中心孔;53、细缝;6、微生物填料;7、配重钢筋;71、长钢筋、72、短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0]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通气框1、供气风机3和若干束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所述通气框1位于河道水体中,所述通气框1呈长方形,长度为10m(可根据河道宽度调整),宽度为1.2m。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通气管11、第二通气管12、第三通气管13和第四通气管14,如此设置,有利于进气均匀。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沿通气框1 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通气框1的内侧且每束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的两端分别与通气框1连通。
[0031]相邻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的间隔为0.6m。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 由多根两端开口的中空纤维疏水膜丝构成,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长度为1m,外径为0.55-0.60mm,壁厚为45-50μm,表面膜孔孔径为0.1-0.3微米,孔隙率为55%-60%。工作时,空气能够从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膜孔中出来,进入水体中与水体形成充分的接触,空气中的氧气能够顺利的地溶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框(1)、供气风机(3)和若干束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所述通气框(1)位于河道水体中,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通气管(11)、第二通气管(12)、第三通气管(13)和第四通气管(14),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间隔设于通气框(1)的内侧且每束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的两端分别与通气框(1)连通,所述供气风机(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通气框(1)连通以向通气框(1)提供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的间隔为0.5-0.8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束(2)由多根两端开口的中空纤维疏水膜丝构成,所述中空纤维疏水膜丝的长度为0.9-1.1m,外径为0.55-0.60mm,壁厚为45-50μm,表面膜孔孔径为0.1-0.3μm,孔隙率为55%-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框(1)呈长方形,长度为10-18m,宽度为1-1.2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河道水体治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管(12)与第四通气管(14)均包括多根短管(121),所述短管(121)之间设有三通管(122),所述三通管(1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短管(121)相连,所述三通管(122)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明曹士宝曹映东陈继跃陈筱玮赵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九洲环境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