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378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水以及以下组分:0.1%~7%流变剂、0.1%~5%除异味剂、0.1%~1%微胶囊芳香剂、0.1%~2%杀菌剂、以及0.1%~5%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流变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5:1;所述流变剂、除异味剂、杀菌剂、微胶囊芳香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电荷相容。所述组合物同时满足优异的杀菌、除异味和持久留香效果,同时还具有无污染、挥发率低、气味芬芳及低流动粘度的特点。气味芬芳及低流动粘度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化家居产品
,特别是涉及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部分消费者对室内卫生间和厨房异常关心,一方面出自对致病细菌、致病病毒和寄生虫、虫卵导致的粪口传播的担忧;另一方面则是出自于臭味(异味)对人体健康、情绪和工作效率的影响,环境异味是重要公害之一,也是室内常见的污染物;生活中常见鞋袜中的细菌大量繁殖,通过分解坏死的角质蛋白,混合汗液中的尿素、乳酸产生难闻的臭味,需要杀灭并抑制其繁殖,才可彻底除臭(异味),除异味的同时往往还伴随着对微生物细菌、病毒消灭和抑制;生活中消费者还会在多种场合吸附各种异味,例如火锅味、烟味、头发烫染后的药水味等,这些异味主要由含氮化合物(如氨、甲胺、烟碱等)、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硫醇、硫化物等)和含氧化合物(如小分子有机酸、醛、酮等)组成。由于一时不具备清洁条件,可能会给接下来的社交活动造成困扰。因此,硬性条件下具有的杀菌除异味的功效,兼具软性条件满足消费者对愉悦情感(香味)诉求的产品,于消费者而言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吸引力的。
[0003]目前,传统的空气清新剂主要以浓郁的香味掩盖异味,在刚刚使用的时候将异味遮盖,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异味,使得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产生质疑。如中国专利CN102038969A提供了一种空气清新剂,由3~8%硬脂酸钠、0.3~1.0%蔗糖脂肪酸单酯、3~8%的水和余量的柠檬香料组成。此类空气清晰剂的作用原理是遮盖异味,而无法将其清除,这样使得异味中的有害物质仍然存在继续污染环境的问题;美国专利US20090016977A1则提供了一种除臭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合物包含连续极性溶剂相和不连续油相乳液,香精油溶解在不连续油相乳液中,使用时待溶剂相挥发完成后,香精才缓慢地从不连续的油相中散发出来,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气味遮掩或香味的益处,该方案为实现香味缓慢释放,采用了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助溶剂,成本较高、挥发性大、造成环境污染、且不能从根本上保持香味持久。
[0004]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在微小而密封的胶囊中,使其在特定条件下才会以控制速率释放的技术。而微胶囊芳香剂是将通过将香精和织物精油等原料用特殊材料包裹起来,形成微胶囊乳状,既具有改善环境气息,令人心情舒畅的优点,又具有杀菌、提神等多种心理、生理上的医疗保健功能,备受消费者喜爱。更重要的是产品经过微胶囊芳香剂处理后,可以大大延长产品的留香时间。目前,微胶囊芳香剂在液体洗涤剂已有少许应用,但在免洗型的除异味的产品中的应用还未曾有报道。主要是因为微胶囊芳香剂与产品基体的密度存在一定的密度差,在体系中往往会出现分层、沉降或上浮的问题,无法在体系中稳定存在。尽管有报道可通过体系增稠暂时性改善微胶囊芳香剂在体系中的稳定性,但是体系增稠后产品的粘度发生急剧上升,不利于产品的使用。此外,杀菌剂、表面活性剂及微胶囊芳香剂等之间还存在难以在体系中兼容的缺陷,使得微胶囊芳香剂的在需要兼
具杀菌和除异味的产品中的应用愈加受挫。而具有无污染、挥发率低、杀菌、除异味、气味芬芳、留香持久及低流动粘度特点的组合物是除异味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能够综合满足优异的杀菌、除异味和持久留香效果,同时流动粘度低。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水以及以下组分:
[0008]0.1%~7%流变剂、
[0009]0.1%~5%除异味剂、
[0010]0.1%~1%微胶囊芳香剂、
[0011]0.1%~2%杀菌剂、以及
[0012]0.1%~5%表面活性剂;
[0013]其中,所述流变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5:1;所述流变剂、除异味剂、杀菌剂、微胶囊芳香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电荷相容。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水以及以下组分:
[0015]0.1%~5%流变剂、
[0016]0.1%~3%除异味剂、
[0017]0.1%~0.5%微胶囊芳香剂、
[0018]0.1%~1%杀菌剂、以及
[0019]0.5%~5%表面活性剂;
[0020]其中,所述流变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4~4:1;所述流变剂、除异味剂、杀菌剂、微胶囊芳香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电荷相容。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在温度25℃、剪切速率50 1/S的条件下,粘度为300mpa
·
s以下;在5℃~45℃条件下具有0.01Pa~1Pa范围内的流变屈服应力。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变剂选自卡波姆、黄原胶、定优胶和阳离子聚季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变剂选自卡波姆或阳离子聚季铵盐。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异味剂选自有机锌盐、无机锌盐、环糊精和4-乙基-4-大豆基硫酸乙酯吗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异味剂选自蓖麻油酸锌酯、2-乙基己酸锌、硫酸锌、α-环糊精、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和甲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胶囊芳香剂包含芯材,以及包覆在所述芯材表面的封装层;所述芯材为芳香剂。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的材料选自氨酯、聚氨酯、脲、聚脲、淀粉、多糖和氨基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菌剂选自苯扎氯铵、4,4-二氯-2-羟基二苯醚、2,4,
4-三氯-3-羟基二苯醚、3,4,4-三氯均二苯脲、邻苯基苯酚、4-氯-3,5-二甲基苯酚、盐酸聚六亚甲基双胍和聚六亚甲基胍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氧化叔胺、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醚、酯基季铵盐、酰胺季铵盐、咪唑啉季铵盐、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选自碱剂、助溶剂、pH稳定剂、粘度调节剂、防腐剂、着色剂、香精、荧光增白剂和颜色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31]本专利技术的还提供如上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将所述除异味剂溶解或分散于适量的水中;然后加入所述表面活性剂,溶解;然后加入所述流变剂,并调节体系的pH值;然后加入所述杀菌剂;然后加入以适量的水分散后的所述微胶囊芳香剂。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水以及以下组分:0.1%~7%流变剂、0.1%~5%除异味剂、0.1%~1%微胶囊芳香剂、0.1%~2%杀菌剂,以及0.1%~5%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流变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5~5:1;所述流变剂、除异味剂、杀菌剂、微胶囊芳香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电荷相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包括水以及以下组分:0.1%~5%流变剂、0.1%~3%除异味剂、0.1%~0.5%微胶囊芳香剂、0.1%~1%杀菌剂、以及0.5%~5%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流变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4~4:1;所述流变剂、除异味剂、杀菌剂、微胶囊芳香剂和表面活性剂之间电荷相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在温度25℃、剪切速率50 1/S的条件下,粘度为300mpa
·
s以下;在5℃~45℃条件下具有0.01Pa~1Pa范围内的流变屈服应力。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变剂选自卡波姆、黄原胶、定优胶和阳离子聚季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变剂选自卡波姆或阳离子聚季铵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异味剂选自有机锌盐、无机锌盐、环糊精和4-乙基-4-大豆基硫酸乙酯吗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菌除异味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异味剂选自蓖麻油酸锌酯、2-乙基己酸锌、硫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南马玉杰马骏罗勇张利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