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包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73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术后包扎带。该术后包扎带,包括:松紧带、第一松紧带连接板、第二松紧带连接板、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以及填充块,可以将无菌布包覆在填充块的内侧表面,通过填充块上的无菌布固定件将无菌布的两端固定,将松紧带贴于后背,将第二调节板的一端由内至外穿过第一调节板的插口,调节第二调节板伸出插口的长度,通过卡柱连接板的末端的钩状部与卡柱相卡合,实现术后包扎带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佩戴时可以在胸前进行连接和调节,便于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进行单独操作,便于双眼注视钩状部和卡柱,并且需要的动作幅度小,可以减轻佩戴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且无菌布可方便地进行更换。进行更换。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包扎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术后包扎带。

技术介绍

[0002]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0003]目前常用的乳腺癌手术方法通常会造成较大的创面,术后需要采用包扎带进行包扎。专利号CN110638571A的专利公开一种肿瘤放疗科护理用乳腺癌术后包扎带装置,包括底布主体,底布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弹力带A,弹力带A的一侧安装有松紧条A,松紧条A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系扣,底布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弹力带B,弹力带B的一侧设置有松紧条B,松紧条B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扣眼,底布主体的两端一侧设置有棉布隔层,棉布隔层的一端设置有防滑贴,底布主体的中央一侧设置有无菌布且位于底布主体的凹面。
[0004]上述肿瘤放疗科护理用乳腺癌术后包扎带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使用时,无菌布包裹在术后创面区域,需要将弹力带A和弹力带B向后背的反向拉伸,并通过系扣和扣眼的结合,才能实现包扎带装置的佩戴。患者佩戴该包扎带装置时,需要向后背方向伸出手去结合系扣和扣眼,动作幅度较大,易造成患者术后创面受到拉伸导致疼痛,并且在后背调节系扣和扣眼的结合位置也较为不便,眼镜无法看到系扣和扣眼,只能靠手感进行操作。由此可见,患者在独立使用上述包扎带装置时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后包扎带,以解决患者在独立使用现有包扎带装置时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术后包扎带,包括:松紧带、连接于所述松紧带一端的第一松紧带连接板、接于所述松紧带另一端的第二松紧带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松紧带连接板连接的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松紧带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调节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内侧的填充块;
[0007]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置有插口,所述第一调节板外侧表面设置有卡柱安装槽,在所述插口与所述第一松紧带连接板之间区域的卡柱安装槽内部设置有数个等间距平行间隔分布的卡柱,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一端由内至外穿过所述插口,所述第二调节板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卡柱连接板,所述卡柱连接板的末端设置有钩状部,所述钩状部与所述卡柱相卡合;
[0008]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柱安装槽,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移动柱安装槽,所述填充块的背部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两端设置有竖直设
置的移动柱,所述第一移动柱安装槽和第二移动柱安装槽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柱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移动槽内;
[0009]所述填充块两端设置有无菌布固定件,所述无菌布固定件包括转轴、压板以及压齿,所述压板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填充块转动连接,所述压齿设置于所述压板的端部,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扭簧以使得所述压齿与所述填充块的侧面接触。
[0010]可选的,所述卡柱连接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由上至下平行设置的两个拉柱安装板,所述两个拉柱安装板之间连接有拉柱。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调节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宽度。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松紧带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松紧带连接板呈弯曲状,所述松紧带、第一松紧带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松紧带连接板的宽度相等。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松紧带连接板的宽度。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术后包扎带,包括:松紧带、连接于松紧带一端的第一松紧带连接板、接于松紧带另一端的第二松紧带连接板、与第一松紧带连接板连接的第一调节板、与第二松紧带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调节板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内侧的填充块,使用时可以将无菌布包覆在填充块的内侧表面,并通过填充块上的无菌布固定件将无菌布的两端固定,将松紧带贴于后背,将第二调节板的一端由内至外穿过第一调节板的插口,调节第二调节板伸出插口的长度,调整填充块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内侧的位置,调节至合适位置后,通过卡柱连接板的末端的钩状部与卡柱相卡合,实现术后包扎带的固定。本技术的术后包扎带将填充块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内侧,佩戴时可以在胸前进行连接和调节,相比与在后背进行连接和调节的术后包扎带装置,在胸前进行连接和调节更能便于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进行单独操作,便于双眼注视钩状部和卡柱,并且需要的动作幅度小,可以减轻佩戴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且无菌布可方便地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术后包扎带的前侧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术后包扎带的后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术后包扎带的内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术后包扎带的无菌布固定件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术后包扎带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连接区域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术后包扎带的滚轮与移动槽的示意图。
[0023]图示说明:1-松紧带;2-第一松紧带连接板;3-第二松紧带连接板;4-第一调节板;5-第二调节板;6-填充块;41-插口;42-卡柱安装槽;43-卡柱;51-卡柱连接板;54-钩状部;
44-第一移动柱安装槽;52-第二移动柱安装槽;61-基板;62-移动柱;441-移动槽;621-滚轮;63-无菌布固定件;631-转轴;632-压板;633-压齿;531-拉柱安装板;53-拉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术后包扎带,包括:松紧带1、连接于松紧带1一端的第一松紧带连接板2、接于松紧带1另一端的第二松紧带连接板3、与第一松紧带连接板2连接的第一调节板4、与第二松紧带连接板3连接的第二调节板5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板4和第二调节板5内侧的填充块6。松紧带1用于与后背接触,为了提升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包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松紧带(1)、连接于所述松紧带(1)一端的第一松紧带连接板(2)、接于所述松紧带(1)另一端的第二松紧带连接板(3)、与所述第一松紧带连接板(2)连接的第一调节板(4)、与所述第二松紧带连接板(3)连接的第二调节板(5)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板(4)和第二调节板(5)内侧的填充块(6);所述第一调节板(4)上设置有插口(41),所述第一调节板(4)外侧表面设置有卡柱安装槽(42),在所述插口(41)与所述第一松紧带连接板(2)之间区域的卡柱安装槽(42)内部设置有数个等间距平行间隔分布的卡柱(43),所述第二调节板(5)的一端由内至外穿过所述插口(41),所述第二调节板(5)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卡柱连接板(51),所述卡柱连接板(51)的末端设置有钩状部(54),所述钩状部(54)与所述卡柱(43)相卡合;所述第一调节板(4)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柱安装槽(44),所述第二调节板(5)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移动柱安装槽(52),所述填充块(6)的背部固定有基板(61),所述基板(61)两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移动柱(62),所述第一移动柱安装槽(44)和第二移动柱安装槽(52)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移动槽(4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哈哈陈光明姜焕郑以诺林华隆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