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81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通过面层粗旦纤维层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的复合设计,使得面层中纤维直径从表层至内层逐渐由粗变细,纤维与纤维搭接形成的孔径由大变小,形成单向芯吸效应,有利于实现溢乳的快速吸收和干爽不反渗,同时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膜带正电荷具有抗菌性能,可赋予防溢乳垫抑菌功能,并进一步通过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中设置水溶性纤维隔层对母乳进行引导,使得远离面层一侧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同样能够对母乳进行较好的吸收和引流,从而提高防溢乳垫对母乳的吸收效率。防溢乳垫对母乳的吸收效率。防溢乳垫对母乳的吸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母婴卫生用品行业迅速发展,防溢乳垫在众多产品中占据一席之地。由于防溢乳垫使用的特殊性,为防止乳房感染以及对婴幼儿造成伤害,具有干爽抑菌功能的防溢乳垫开发有着重大意义。
[0003]现有市场上常见的防溢乳垫通常具有面层、芯层和底层结构,其中,芯层包括有大量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用于对进入防溢乳垫的母乳进行吸收。
[0004]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提供的防溢乳垫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芯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吸收大量溢乳后,容易回渗至面层,同时,溢乳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容易滋生细菌。此外,母乳在被靠近面层一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吸收后,由于靠近面层一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的吸收能力达到饱和,远离面层一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对母乳的吸收能力很容易受前侧饱和状态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的影响,导致芯层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通过设计直径较粗的粗旦纤维与直径较细的纳米纤维层复合面层形成单向芯吸效应,以及利用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的抑菌性能,达到防溢乳垫的干爽抑菌效果,同时在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设置水溶性纤维隔层对母乳进行引导,从而提高芯层中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的整体吸收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粗旦纤维层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所述芯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导流层、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和木浆层,其中,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的中部横向设有水溶性纤维隔层;所述底层为高分子防水透气膜。
[0006]优选的,所述水溶性纤维隔层具有褶皱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水溶性纤维隔层两侧表面均具有至少二个凸起部,各个凸起部由压花机压印得到。
[0008]优选的,所述水溶性纤维隔层厚度从中心处向边缘处增加。
[0009]优选的,所述各个凸起部的形状为枕状、半球状或椭圆状中的至少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包括至少二个水溶性纤维隔层,各个水溶性纤维隔层将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分为至少三个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区域。
[0011]优选的,所述水溶性纤维隔层两侧表面的凸起部面积与凹陷部面积比为90~95:1。
[0012]优选的,所述面层、芯层和底层之间通过热轧粘合固定。
[0013]优选的,所述粗旦纤维层材料为双组分纤维,所述粗旦纤维层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经热粘合复合而成,两层之间不分层。
[0014]优选的,所述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由聚琥珀酰亚胺材料经静电纺丝后处理所得,所述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中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的直径为0.3~1.5μm。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带有大量氨基的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该材料携带大量正电荷具有抑菌功能,应用于防溢乳垫内表层,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0016]面层中粗旦纤维层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的复合设计,使得面层中纤维直径从表层至内层逐渐由粗变细,纤维与纤维搭接形成的孔径由大变小,形成单项芯吸效应,有利于实现防溢乳垫的干爽不反渗。
[0017]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中设置水溶性纤维隔层,使得靠近面层一侧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对母乳的吸收达到饱和后,后续吸收的母乳可通过水溶性纤维隔层引导入在后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且水溶性纤维隔层遇到母乳逐渐溶解后,后续未吸收状态下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与处于接近吸收饱和状态下的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间接触,从而形成较大的吸收饱和差,进一步引导母乳向后侧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渗透,从而提高对母乳的吸收能力和反渗能力。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通过面层粗旦纤维层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的复合设计,使得面层中纤维直径从表层至内层逐渐由粗变细,纤维与纤维搭接形成的孔径由大变小,形成单向芯吸效应,有利于实现溢乳的快速吸收和干爽不反渗,同时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膜带正电荷具有抗菌性能,可赋予防溢乳垫抑菌功能,并进一步通过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中设置水溶性纤维隔层对母乳进行引导,使得远离面层一侧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同样能够对母乳进行较好的吸收和引流,从而提高防溢乳垫对母乳的吸收效率。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0]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具有褶皱结构的水溶性纤维隔层22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的示意图,在图1中,该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100、芯层200和底层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粗旦纤维层110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120;所述芯
层20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导流层、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210和木浆层,其中,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210的中部横向设有水溶性纤维隔层220;所述底层300为高分子防水透气膜。
[0024]其中,本专利技术中面层中粗旦纤维层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的复合设计,使得面层中纤维直径从表层至内层逐渐由粗变细,纤维与纤维搭接形成的孔径由大变小,形成单向芯吸效应,有利于实现防溢乳垫的干爽不反渗。此外,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材料带有大量的氨基,呈正电荷,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有利于实现防溢乳垫的抑菌功能。
[0025]优选的,所述的粗旦纤维层材料为双组分纤维,纤维直径大于10μm,采用热风粘合方式,手感蓬松柔软,空隙较大,能够使溢乳快速穿过粗纤维层。
[0026]优选的,所述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由聚琥珀酰亚胺材料经静电纺丝后处理所得,所述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中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的直径为0.3~1.5μm。
[0027]优选的,所述面层粗旦纤维层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经热粘合复合而成,两层之间不分层。
[0028]需要说明的是,面层中粗旦纤维层110直接接触皮肤,采用热风粘合手感柔软亲肤,纤维层较为蓬松孔隙较大,有利于溢乳的快速吸收。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120纤维直径与粗旦纤维层110相比较细,即从表面至里层垂直方向上纤维与纤维搭接形成的孔径由大到小,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爽抑菌型防溢乳垫,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面层、芯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粗旦纤维层和聚天冬酰肼纳米纤维层;所述芯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导流层、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和木浆层,其中,所述高分子吸水树脂颗粒层的中部横向设有水溶性纤维隔层;所述底层为高分子防水透气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纤维隔层具有褶皱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纤维隔层两侧表面均具有至少二个凸起部,各个凸起部由压花机压印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纤维隔层厚度从中心处向边缘处增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凸起部的形状为枕状、半球状或椭圆状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丹张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