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52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包括横向套管和纵向套管,所述横向套管的顶部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纵向套管,所述横向套管和纵向套管的内侧皆设置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延伸管。该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可使污水流进反应槽后与药剂更加充分的混合反应,且不同反应槽之间通过溢流管的溢流设计,有效的保证了前一反应槽内的污水从上部均匀搅拌、充分反应后,从底部顺溢流管溢流至下一反应槽,同时可根据需要通过扭动密封板转动一定角度,使密封板能够倾斜与管体内壁开合一定空间,相比于溢流孔设计可以有效减慢污水流速,增加反应时间,使药剂能够充分发挥效力。使药剂能够充分发挥效力。使药剂能够充分发挥效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混合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混合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关键设施,由于有大量的污水不断的排入和排出混合池,因此混合池的液体流通系统是决定设施正常运转的关键环节。
[0003]但是目前的污水混合处理主要通过溢流孔将反应槽和混合反应槽进行连接导流,无法保证前一反应槽内的污水从上部均匀搅拌、充分反应后,从底部顺溢流管溢流至下一反应槽,同时无法对导流的水量和时间进行实时把控,导致药剂无法充分发挥效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污水混合处理主要通过溢流孔将反应槽和混合反应槽进行连接导流,无法保证前一反应槽内的污水从上部均匀搅拌、充分反应后,从底部顺溢流管溢流至下一反应槽,同时无法对导流的水量和时间进行实时把控,导致药剂无法充分发挥效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包括横向套管和纵向套管,所述横向套管的顶部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纵向套管,所述横向套管和纵向套管的内侧皆设置有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两侧靠中间位置皆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皆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缓冲扭簧,所述缓冲扭簧的外端皆固定安装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对应的缓冲腔室两侧内壁皆开设有卡接孔。
[0006]优选的,所述纵向套管的内侧缓冲腔室靠近顶部位置两侧内壁皆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侧皆固定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板。
[0007]优选的,所述纵向套管靠近左侧的螺纹杆贯穿并延伸至纵向套管外部,所述螺纹杆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握把,所述调节握把的外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旋钮,且调节旋钮的外侧环绕设置有防滑纹路。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形状为与纵向套管相同的圆形,所述密封板的外沿与纵向套管内壁活动贴合,且横向套管和纵向套管连接处设置有贯通的导流口。
[0009]优选的,所述卡接头对应的纵向套管内部皆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长度小于缓冲腔室的长度,且导向滑槽的两端皆为闭合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延伸管两侧的套筒数量皆为一个,所述缓冲腔室两侧的卡接孔的数
量至少为两个,且缓冲腔室内侧的延伸管端口外沿环绕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0011]优选的,所述纵向套管、横向套管和延伸管皆采用SUS316材质,且纵向套管、横向套管和延伸管的表面皆满刷3mm厚玻璃钢防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可使污水流进反应槽后与药剂更加充分的混合反应,且不同反应槽之间通过溢流管的溢流设计,有效的保证了前一反应槽内的污水从上部均匀搅拌、充分反应后,从底部顺溢流管溢流至下一反应槽,同时可根据需要通过扭动密封板转动一定角度,使密封板能够倾斜与管体内壁开合一定空间,相比于溢流孔设计可以有效减慢污水流速,增加反应时间,使药剂能够充分发挥效力。
[0014]该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可根据实际混合反应槽池体的深度不同的需要,通过人工按压卡接头使其收缩到横向套管和纵向套管内部,并沿着导向滑槽内侧滑动到相应的其他卡接孔内侧,从而实现对延伸管进行调节增加溢流管整体长度,使溢流管与各反应槽的溢流液位形成25mm的液位差,始终保持距离反应槽底部200mm,避免需要对溢流管进行裁切截断,节约了资源使溢流管使用的灵活性更高,有效的降低了溢流管使用的限制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8]图中:1、横向套管;2、卡接头;3、调节握把;4、调节旋钮;5、卡接孔; 6、纵向套管;7、延伸管;8、导流口;9、螺纹槽;10、密封板;11、橡胶密封圈;12、缓冲腔室;13、套筒;14、连接块;15、缓冲扭簧;16、导向滑槽; 17、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包括横向套管1和纵向套管6,横向套管1的顶部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纵向套管6,横向套管1和纵向套管6的内侧皆设置有缓冲腔室12,缓冲腔室12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延伸管7,延伸管7的两侧靠中间位置皆固定安装有套筒13,套筒13的内侧皆通过连接块14固定安装有缓冲扭簧15,缓冲扭簧15 的外端皆固定安装有卡接头2,卡接头2对应的缓冲腔室12两侧内壁皆开设有卡接孔5,可根据实际混合反应槽池体的深度和连接长度不同的需要,通过人工按压卡接头2使其收缩到横向套管1和纵向套管6内部,并沿着导向滑槽16内侧滑动到相应的其他卡接孔内侧,从而实现对延伸管7进行调节增加溢流管整体长度,使溢流管与各反应槽的溢流液位形成25mm的液位差,始终保持距离反应槽底部200mm,避免需要对溢流管进行裁切截断,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溢流管使用的限制性。
[0021]纵向套管6的内侧缓冲腔室12靠近顶部位置两侧内壁皆开设有螺纹槽9,螺纹槽9的内侧皆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7,且螺纹杆17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板 10,纵向套管6靠近左侧的螺纹杆17贯穿并延伸至纵向套管6外部,螺纹杆17 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握把3,调节握把3的外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旋钮4,且调节旋钮4的外侧环绕设置有防滑纹路,密封板10的形状为与纵向套管6相同的圆形,密封板10的外沿与纵向套管6内壁活动贴合,可通过扭动密封板10转动一定角度,使密封板10能够倾斜与管体内壁开合一定空间,相比于溢流孔设计可以有效减慢污水流速,增加反应时间,使药剂能够充分发挥效力,且横向套管1和纵向套管6连接处设置有贯通的导流口8。
[0022]卡接头2对应的纵向套管6内部皆设置有导向滑槽16,导向滑槽16长度小于缓冲腔室12的长度,且导向滑槽16的两端皆为闭合结构,纵向套管6、横向套管1和延伸管7皆采用SUS316材质,池体与溢流管焊接连接焊缝均匀,无流坠穿孔,且纵向套管6、横向套管1和延伸管7的表面皆满刷3mm厚玻璃钢防腐,通过溢流管可使污水流进反应槽后与药剂充分混合反应,不同反应槽之间通过溢流管的溢流设计,保证前一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包括横向套管(1)和纵向套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套管(1)的顶部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纵向套管(6),所述横向套管(1)和纵向套管(6)的内侧皆设置有缓冲腔室(12),所述缓冲腔室(12)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延伸管(7),所述延伸管(7)的两侧靠中间位置皆固定安装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的内侧皆通过连接块(14)固定安装有缓冲扭簧(15),所述缓冲扭簧(15)的外端皆固定安装有卡接头(2),所述卡接头(2)对应的缓冲腔室(12)两侧内壁皆开设有卡接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套管(6)的内侧缓冲腔室(12)靠近顶部位置两侧内壁皆开设有螺纹槽(9),所述螺纹槽(9)的内侧皆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7),且螺纹杆(17)之间固定安装有密封板(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混合反应槽溢流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套管(6)靠近左侧的螺纹杆(17)贯穿并延伸至纵向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聪苏辉鲁献亮孙龙彪阮文旭王治贤周国绍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