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82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它包括依次设置且顶部高度依次降低的一次净化筒、二次净化筒和三次净化箱;所述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的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一次溢流槽和二次溢流槽,该一次溢流槽的下部侧壁通过一次连接管与二次净化筒的上部连通,该二次溢流槽的下部侧壁通过二次连接管与三次净化箱的上部连通;所述三次净化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进一步净化循环水水质,降低循环水中细粒、微细粒含量,从而可以延长过滤器、陶瓷板、冲洗水管的使用周期,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液态流体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的目的是将生产用水循环再利用,以节约水资源,在选厂用水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是重要生产水来源,既为选厂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又符合绿色生态矿山的要求,因此我们对循环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循环水经过现有技术的处理仍然含有较多的细粒、微细粒颗粒(如铁精矿、尾砂、泥等),这些颗粒会经常性堵塞过滤器、陶瓷板微孔以及冲洗水管的细孔等等,这样会对正常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需定期对过滤器、水管细孔和陶瓷板微孔进行清理,也会加大员工的劳动强度,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业循环水中含有较多的细粒、微细粒悬浮颗粒,若不降低循环水中这些悬浮物的含量,这些大量的悬浮物就会直接堵塞过滤器、陶瓷板微孔以及冲洗水管细孔等,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需定期清理过滤器、水管细孔、陶瓷板微孔等,进而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及生产成本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能够进一步净化循环水水质,降低循环水中细粒、微细粒含量,从而可以延长过滤器、陶瓷板、冲洗水管的使用周期,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它的特点是,包括依次设置且顶部高度依次降低的一次净化筒、二次净化筒和三次净化箱;所述一次净化筒和二次净化筒的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一次溢流槽和二次溢流槽,该一次溢流槽的下部侧壁通过一次连接管与二次净化筒的上部连通,该二次溢流槽的下部侧壁通过二次连接管与三次净化箱的上部连通;所述三次净化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
[0006]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净化筒的内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缓冲筒。
[0007]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净化筒、二次净化筒和三次净化箱的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排污短管,排污短管上设置有排污阀门。
[0008]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溢流槽的顶部高于一次净化筒的顶部;所述二次溢流槽的顶部高于二次净化筒的顶部。
[0009]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次溢流槽、二次溢流槽的底部均呈倾斜状,所述一次连接管与一次溢流槽较低处的侧壁相连通,所述二次连接管与二次溢流槽较低处的侧壁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筒的底部伸入至一次净化筒的中下部,其通过若干支撑架固定设置在一次净化筒的内侧。
[0011]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4个。
[0012]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次净化箱的中心处竖向设置有顶部低于该三次净化箱顶部的溢流板。
[0013]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次净化筒的上部远离二次连接管的一侧侧壁上部连通设置有溢流管。
[0014]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次净化箱上的排污短管为两根,分别设置在溢流板两侧的该三次净化箱的侧壁上。
[001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在工作时,循环水会由给水管进入到所述缓冲筒内,再进入到所述一次净化筒内,循环水足够多的时候就会形成溢流进入到所述一次溢流槽内,一次溢流水经过所述一次连接管进入所述二次净化筒内进行二次净化,所述二次净化筒的溢流水经过所述二次溢流槽以及所述二次连接管进入到所述三次净化箱中进行三次净化,经过三次净化后的水再由所述溢流板溢流到另一侧的储水区域,最后通过所述出水管流出去循环使用,若水量大用不完水就会从所述溢流管溢流出去。该装置的三个箱体均需要定期清理,打开所述排污阀门,杂质均可从各箱体下端所述排污短管排出。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其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作及使用方便,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循环水中的颗粒含量,进而延长使用循环水的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能够在使用循环水的区域快速搭建并投入使用,净化效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一次净化筒,2、一次溢流槽,3、缓冲筒,4、支撑架,5、一次连接管,6、二次净化筒,7、二次溢流槽,8、二次连接管,9、三次净化箱,10、溢流板,11、溢流管,12、出水管,13、排污阀门,14、排污短管,15、给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它包括依次设置且顶部高度依次降低的一次净化筒1、二次净化筒6和三次净化箱9,一次净化筒1和二次净化筒6为筒形,两者结构尺寸相同,三次净化箱9为长方体状密封箱体;所述一次净化筒1的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一次溢流槽2,所述二次净化筒6的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二次溢流槽7,该一次溢流槽2的下部侧壁通过一次连接管5与二次净化筒6的上部连通,该二次溢流槽7的下部侧壁通过二次连接管8与三次净化箱9的上部连通;所述三次净化箱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2。本实施例中,所述一次溢流槽2和二次溢流槽7均为圆环状溢流槽,直径大于一次净化筒1的直径,槽面高度略高于一次净化筒1的顶部高度,且二个溢流槽分别与各自的净化筒同轴。本实施例中,循环水通过给水管15送入一次净化筒1内,随着水量的增多,初步净化的循环水进入一次溢流槽2并通过一次连接管5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二次净化筒6内继续净
化,待二次净化筒6内的水增多并溢流进入二次溢流槽7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二次连接管8继续流入三次净化箱9内,再次净化后,经三次净化箱9底部的出水管12流出,继续使用。
[0022]本实施例中,为避免给水管15送入一次净化筒1的循环水直接冲入筒内,所述一次净化筒1的内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缓冲筒3,该缓冲筒3与一次净化筒1、一次溢流槽2同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筒3的底部伸入至一次净化筒1的中下部,其通过4个支撑架4焊接固定设置在一次净化筒1的内侧。
[0023]本实施例中,为便于一次净化筒1、二次净化筒6和三次净化箱9的日常维护,所述一次净化筒1、二次净化筒6和三次净化箱10的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排污短管14,排污短管14上设置有排污阀门13。
[0024]本实施例中,为便于两个净化筒内的溢流水流出,所述一次溢流槽2、二次溢流槽7的底部均呈倾斜状,所述一次连接管5与一次溢流槽2较低处的侧壁相连通,所述二次连接管8与二次溢流槽7较低处的侧壁相连通。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三次净化箱1的中心处竖向设置有顶部低于该三次净化箱1顶部的溢流板10;所述三次净化筒9的上部远离二次连接管8的一侧侧壁上部连通设置有溢流管11;所述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依次设置且顶部高度依次降低的一次净化筒(1)、二次净化筒(6)和三次净化箱(9);所述一次净化筒(1)和二次净化筒(6)的顶部外侧分别设置有一次溢流槽(2)和二次溢流槽(7),该一次溢流槽(2)的下部侧壁通过一次连接管(5)与二次净化筒(6)的上部连通,该二次溢流槽(7)的下部侧壁通过二次连接管(8)与三次净化箱(9)的上部连通;所述三次净化箱(9)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次净化筒(1)的内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缓冲筒(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次净化筒(1)、二次净化筒(6)和三次净化箱(9)的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排污短管(14),排污短管(14)上设置有排污阀门(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的无动力净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一次溢流槽(2)的顶部高于一次净化筒(1)的顶部;所述二次溢流槽(7)的顶部高于二次净化筒(6)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远海陈于海胡佛明李伟杨成益陈伟于士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