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514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弹簧夹片,其具有一基片,基片上设置穿孔,基片后端形成一体弯折成型的折部,折部末端一体形成一向下倾斜片,向下倾斜片末端形成一转折部,及经由该转折部而形成一向下斜伸片,向下斜伸片向下延伸且低于基片高度,以及向下斜伸片末端形成一转折部,及经由该转折部而形成一延伸凸部,借此设计,使模具易于成型制造,而能降低制造成本,且能增加夹持力量,使玻璃基板能被稳固的夹持定位在承载框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夹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溅镀制程作为玻 璃基板夹持用途的弹簧夹片。技术背景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主要是在玻璃基板上设置透明电极及彩色 滤光片,其生产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制程为溅镀制程,其所使用的承载 框在装载玻璃基板时,则是以弹簧夹片加以夹持。配合参看图l 0及图1 l所示,其分别为现有弹簧夹片的侧视图及 实施例图,该弹簧夹片具有一基片4 0,于基片4 0后端一体向上形成 三折式折部4 2 ,三折式折部4 2包括第一折部4 2 1 、第二折部4 2 2及第三折部4 2 3 ,于第一、二折部4 2 1、 4 2 2间形成反转折部4 2 4,于第二、三折部4 2 2 、 4 2 3间形成反转折部4 2 5 ,并且, 在第三折部4 2 3末端一体形成向上倾斜片4 3,向上倾斜片4 3经由 一转折部4 4后形成向下斜伸片4 5,于向下斜伸片4 5末端经由一转 折部4 6后形成一延伸凸部4 7。此一弹簧夹片的基片4 0上设置数个穿孔4 1 ,穿孔4 l可供螺丝 穿设及螺入承载框5 0的螺孔中加以定位,其对于玻璃基板5 l的夹持 动作,可将弹簧夹片撑开,并以机械手臂抓取玻璃基板5 l放入承载框5 0,再回复撑开的弹簧夹片,使弹簧夹片的向下斜伸片4 5能回复原 位而能固定玻璃基板51。上述弹簧夹片虽能对于玻璃基板5 l进行夹持动作,然而,其三折 式折部4 2的形状复杂制造不易,造成模具制造成本偏高,并且,螺设 在基片4 0上的螺丝,是由上往下螺设定位,而当玻璃基板5 l受弹簧 夹片夹持时,其反作用力回推弹簧夹片,将使夹持力量的回推力量集中 于螺丝螺设部位,造成弹簧夹片对于玻璃基板5 l的夹持力量集中,而 容易对于玻璃基板5 l产生压痕及伤害,且容易造成弹簧夹片损坏,并且,其形成三折式折部4 2的弹簧夹片,在原始状态下的延伸凸部4 7 与基片4 0约为相等高度,于夹持作用上,其所提升的高度有限,而在 弹性变形的夹持力量上即难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弹簧夹片,其可降低制造成本,避免溅镀附着物掉 落,且使弹簧夹片对于玻璃基板的夹持不会造成刮伤。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簧夹片,其具有一基片,基片上设置穿孔,其特征在于基 片后端形成一体弯折成型的折部,折部末端一体形成一向下倾斜片,向 下倾斜片末端形成一转折部,及经由该转折部而形成一向下斜伸片,向 下斜伸片向下延伸且低于基片高度,以及向下斜伸片末端形成一转折部, 及经由该转折部而形成一延伸凸部。前述弹簧夹片,其中一体弯折成型的折部是形成二折式,其具有第 一折部及第二折部,于第一折部及第二折部之间形成一反转折部,第一 折部连接基片,第二折部连接向下倾斜片,基片与向下倾斜片形成同侧 向延伸。前述弹簧夹片,其中一体弯折成型的折部是形成二折半式,其具有 第一折部及第二折部,于第一折部及第二折部之间形成一反转折部,于 第一折部与基片之间形成一半折部,基片与向下倾斜片互为相反侧向延 伸。前述弹簧夹片,其中向下倾斜片与水平线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a定 义为15度士10度,以及,向下倾斜片内表面与向下斜伸片内表面所夹持 的角度P定义为165度土10度,而向下斜伸片及延伸凸部外表面所夹持 的角度Y则定义为160度土15度。前述弹簧夹片,其中延伸凸部的外表面及内表面上布设一铁氟龙层。 前述弹簧夹片,其中于弹簧夹片内侧夹持面上设置一喷砂层。 借此设计,可利用向下斜伸片向下延伸且低于基片的高度,而能增 加夹持作用的弹性变形量,及增加弹簧夹片的回复力,并能增加其对于 玻璃基板的夹持力量,本技术设计在基片后端形成二折式折部或二折半式折部,使模具容易成型制造,而能降低制造成本,其能有效的增 加夹持力量,使玻璃基板的夹持更为稳固,以及,在延伸凸部表面设置 铁氟龙层可作为防护层,以避免夹持玻璃基板时造成刮伤,而在弹性夹 片内侧夹持面上设置一喷砂层,则可避免溅镀附着物掉落,因此,本实 用新型优于现有弹簧夹片,而更具实用效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降低制造成本,避免溅镀附着物掉 落,且使弹簧夹片对于玻璃基板的夹持不会造成刮伤。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仰置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弹性夹片夹持玻璃基板的实施例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仰置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弹性夹片夹持玻璃基板的实施例图。图9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 0是现有弹簧夹片的侧视图。图ll是现有弹簧夹片夹持玻璃基板于承载框的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配合参看图l、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 「弹簧夹片」,其具有一基片l 0,基片l 0上设置穿孔1 1,于基片l 0后端形成一体弯折成型的折部1 2,折部l 2末端一体形成一向下倾 斜片1 3 ,向下倾斜片1 3末端形成一转折部1 4 ,及经由该转折部1 4而形成一向下斜伸片15,向下斜伸片l5向下延伸且低于基片10 高度,以及向下斜伸片l 5末端形成一转折部1 6,及经由该转折部l 6而形成一延伸凸部17。上述一体弯折成型的折部l 2是形成二折半式,其具有第一折部l2 1及第二折部12 2,于第一折部1 2 1及第二折部1 2 2之间形成 一反转折部12 3,于第一折部1 2 1与基片1 0之间形成一半折部12 4 ,基片1 0与向下倾斜片1 3互为相反侧向延伸。上述向下倾斜片1 3与水平线间所形成的夹角角度a是以15度±10 度为佳,以及,向下倾斜片l3内表面与向下斜伸片15内表面所夹持 的角度e定义为165度士10度,而向下斜伸片l 5及延伸凸部1 7外表 面所夹持的角度Y则定义为160度士15度,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 的夹持力。配合参看图4所示,本技术的弹簧夹片,其定位设置,是以一 螺丝4 0由下往上穿过基片1 0穿孔1 1 ,及螺设在一定位板3 0的螺 孔3 l中,该定位板3 0设置在承载框2 0边,该承载框2 O具有相邻 的凹部2 1及凸部2 2 ,使定位板3 0固设在承载框2 0的凸部2 2表 面,而让螺丝4 0头部位于承载框2 0的凹部2 l上,其对于玻璃基板3 2的夹持作用,是将玻璃基板3 2边缘置入弹簧夹片的向下斜伸片1 5与承载框2 O之间,使弯折部l 6与接近弯折部1 6的延伸凸部1 7 位置能抵压在玻璃基板3 2表面。上述弹簧夹片的定位设置,是以螺丝4 0由下往上穿过基片1 0穿 孔l l及螺设在定位板3 O下侧而形成悬空状态,故其夹持玻璃基板3 2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回推力量,会均匀的分布在基片l 0与定位板3 O接触的贴合面上,使夹持玻璃基板3 2的作用力,是以面接触形式形 成均匀的弹力分布,而能避免玻璃基板3 2遭到集中力量的夹持产生压 痕及损伤,并且,弹簧夹片亦能以适度的弹力夹持作用,达到延长使用 寿命功效。配合参看图5至图8所示,其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夹片,其具有一基片,基片上设置穿孔,其特征在于:基片后端形成一体弯折成型的折部,折部末端一体形成一向下倾斜片,向下倾斜片末端形成一转折部,及经由该转折部而形成一向下斜伸片,向下斜伸片向下延伸且低于基片高度,以及向下斜伸片末端形成一转折部,及经由该转折部而形成一延伸凸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孟青郑顺仁
申请(专利权)人:创勤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