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341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首先给定车辆调度方案,并确定单程集合和车次链;将单程按照发车时间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执行第一个单程;通过仿真控制策略确定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通过AVL数据确定当前单程时间;通过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和预计运营时间确定当前单程的到达时间;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最后一个单程。所述系统包括初始模块、控制器、被控对象、输出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系统执行上述方法,在控制器中有效减少了大间隔与串车情况的发成;在被控对象中通过AVL数据确定单程时间,能够更好的反应现实情况;检验了调度方案的鲁棒性,减少串车和大间隔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公交的服务质量。务质量。务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交通调度仿真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公共交通车辆调度问题是使用一组车辆采用最高效的方式完成所有的单程任务。高效的车辆调度方案不仅能够提供可靠的服务还能够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传统车辆调度方案在设计时往往假设单程时间固定,然而方案在执行的时候单程会受到复杂运营环境和突发情况的干扰,使得单程时间变得不确定。因此一个基于固定单程时间的方案很难被精准的执行。同时这些突发情况降低了服务水平,增加了企业成本。
[0003]因此如何在现实环境下检验方案的鲁棒性和执行率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及系统,采用随机单程时间和给定的控制策略来检验车辆调度方案和时刻表的鲁棒性,同时本方法的控制策略考虑了串车与大间隔情况,能够有效减少串车和大间隔的发生,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基于固定单程车辆调度方案应对复杂现实环境效果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及系统,来检验车辆调度方案和时刻表的鲁棒性,减少串车现象的发生。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给定车辆调度方案,确定单程集合与车次链;步骤2,将单程按照发车时间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执行第一个单程;步骤3,通过仿真控制策略确定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步骤4,通过基于AVL数据确定当前单程时间;步骤5,通过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和预计运营时间确定当前单程的到达时间;步骤6,重复步骤3至5直至最后一个单程。
[000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初始模块,获取现有车辆调度方案,确定单程集合和车次链;控制器,通过控制策略确定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被控对象,通过单程运营时间分布抽样获得当前单程运营时间,并随机对当前单程施加外部干扰,模拟现实情况下的突发事件,最终确定单程的到达时间;输出模块,输出对乘客的服务。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前序单程的到达时间和道路车辆状态确定当前单程的发车时间;通过历史车辆定位(AVL)数据获得随机单程时间分布来确定仿真中的单程时间;检验了车辆调度方案和时刻表的鲁棒性,帮助车辆调
度人员更好的评价修改车辆调度方案和时刻表,同时控制策略考虑了串车和大间隔因此能够减少串车与大间隔情况的发生,最终为乘客提供了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被执行时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控制策略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执行单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AVL数据确定单程时间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被执行时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给定车辆调度方案,确定单程集合与车次链;步骤2,将单程按照发车时间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执行第一个单程;步骤3,通过仿真控制策略确定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步骤4,通过AVL数据确定当前单程的运营时间;步骤5,通过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和预计运营时间确定当前单程的到达时间;步骤6,重复步骤3至5直至最后一个单程。
[0011]具体的,首先获取时刻表与车辆调度方案,将时刻表切分为一组单程集合,之后根据车辆调度方案,将其中由一辆车完成的单程任务集合称为一组车次链,进而获得车次链集合,并将单程所属车次链中的前一单程称为其前置单程。
[0012]将单程集合按照单程的计划发车时间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执行第一个单程。通过单程的计划发车时间,道路车辆状态根据控制策略确定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之后通过单程运营时间抽样方法,获得当前单程运营时间,最终得到单程的到达时间。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控制策略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判断车辆是否出场;步骤32,执行单程;步骤33,判断车辆是否返场。
[0014]具体的,首先根据单程是否是车次链中首个单程,判断车辆是在车场等候还是正在运营,如果车辆在车场就先安排车辆出场,然后执行单程,之后需要根据车次链判断车辆执行单程后是否需要返场。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执行单程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21,将当前单程所属车次链中前一单程称为当前单程的前序单程,根据前序单程的到达时间,将其分为提前到达,准点或稍微晚点到达,一般晚点到达,严重晚点到达;步骤322,如果前序单程提前到达,则判断是否发生大间隔,如果发生大间隔就直接发车,否则判断是否串车,如果没有串车则按计划发车,否则按计划时间加最短发车间隔发
车;步骤323,如果前序单程准点或稍微晚点到达,则判断线路是否发成串车,如果没有串车现象,就按照时刻表预定时间发车,否则按照时刻表预定时间加上一个最短发车间隔来发车;步骤324,如果前序单程一般晚点到达,则判断线路是否发成串车,如果没有串车现象,就立即发车,否则等待一个最短发车间隔再发车;步骤324,如果前序单程一般晚点到达,则判断线路是否发成串车,如果没有串车现象,就立即发车,否则等待一个最短发车间隔再发车;具体的,单程执行所需要的车辆来自前序单程,因此当前单程的发车时间要根据前序单程的到达时间来确定。基于此将前序单程的到达状态分为提前到达,准点或稍微晚点到达,一般晚点到达,严重晚点到达。当前置单程提前到达时,判断当前线路状态,如果发成大间隔就立即发车,如果发生串车就按照计划发车时间加上一个最小发车间隔发车,如果线路正常就按照计划发车时间发车;当前置单程准点或稍微晚点到达时,判断是否发成串车,如果发生串车就按照计划发车时间加上一个最小发车间隔发车,否则按照发车计划发车;当线路一般晚点到达时,判断是否发成串车,如果发生串车就间隔一个最小发车时间发车,否则直接发车;当线路严重晚点到达时,取消一个往返单程;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AVL数据确定单程时间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1,对AVL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单程样本集合;步骤42,单程时间样本得到单程时间分布;步骤43,根据单程时间分布计算得到单程时间。
[0016]具体的:通过AVL数据,得到车辆在两站点间的单程时间集合;假设单程时间分布函数,通过得到的单程时间集合确定分布中的参数,进而得到单程时间分布函数;最后通过单程时间分布函数确定单程时间。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含以下结构:初始模块,获取现有车辆调度方案,确定单程集合和车次链;控制器,通过控制策略确定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给定车辆调度方案,确定单程集合与车次链;步骤2,将单程按照发车时间由早到晚进行排序,并执行第一个单程;步骤3,通过仿真控制策略确定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步骤4,通过AVL数据确定当前单程时间;步骤5,通过当前单程的实际发车时间和预计运营时间确定当前单程的到达时间;步骤6,重复步骤3至5直至最后一个单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控制策略包括:步骤31,判断车辆是否出场;步骤32,执行单程;步骤33,判断车辆是否返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实时调度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车次链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321,将当前单程所属车次链中前一单程称为当前单程的前序单程,根据前序单程的到达时间,将其分为提前到达,准点或稍微晚点到达,一般晚点到达,严重晚点到达;步骤322,如果前序单程提前到达,则判断是否发生大间隔,如果发生大间隔就直接发车,否则判断是否串车,如果没有串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吟东沈若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禾青优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