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16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8
一种同轴线缆,在外部导体(8)的内侧具备以与外部导体(8)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利用粘接剂(6)粘接在外部导体(8)上的金属层(5)。剂(6)粘接在外部导体(8)上的金属层(5)。剂(6)粘接在外部导体(8)上的金属层(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同轴线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通信设备、通信终端设备、乃至测量设备等高频部件的信号传输线路、以及作为内窥镜、超声波诊断装置等医疗设备的设备布线路径而使用的同轴线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信息通信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等越来越小型化,设备内的布线空间变得更小,要求同轴线缆进一步细线化。另一方面,即使是细线,也希望在高速、大容量化的信息通信设备中,提高衰减量等高频特性。
[0003]作为以提高同轴线缆的高频特性为目标的结构,例如已知在电介质的外周垂直附加金属箔PET层叠带,在其上作为外部导体,将多条软铜线编在一起的结构(专利文献1)。但是,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外部导体是编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与横向卷绕结构相比变粗,所以不利于细线化。
[0004]作为外部导体,在将多条线材螺旋状卷绕的横向卷绕结构的情况下,适合于同轴线缆的细线化,但在弯曲同轴线缆时,或终端加工时,有可能发生外部导体的错乱、游离、散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知在电介质的外周设置粘接层,在粘接层的外周具有外部导体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的图4中,示出了在电介质的外周横向卷绕粘结带的图。在将粘接带横向卷绕的情况下,电介质与外部导体之间的平滑性受到损坏,衰减量和反射损失(VSWR)有可能增加。
[0005]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高频信号传输用同轴线缆中,具备导体、形成在导体周围的绝缘层、形成在绝缘层周围的遮光层、在遮光层的周围横向卷绕素线而形成的屏蔽层、和形成在屏蔽层周围的覆盖层,屏蔽层粘接固定在遮光层上,遮光层始终防止终端处理时激光造成的内部导体的损伤。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7641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58915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0186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但是,现有的同轴线缆难以综合解决伴随着细线化的应对衰减量、反射损失等电特性恶化、终端加工时的外部导体的错乱等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设立的,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电特性,抑制扭转前后的电特性的变化,能够细线化,并且能够防止外部导体的错乱等的同轴线缆。
[001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在外部导体的内侧具有以与外部导体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利用粘接剂粘接在外部导体上的金属层。
[001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在外部导体的内侧具备金属层和粘接剂呈带状一体化而形成的带材料,金属层以与外部导体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利用粘接剂粘接在外部导体上。
[00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带材料按树脂层、金属层、粘接剂的顺序形成,树脂层位于介电体和金属层之间。
[0017]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金属层的厚度在1μm以上且20μm以下。
[0018]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在外部导体外侧的最外周配置护套,护套的外侧的最外径在1.4mm以下。
[0019]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金属层利用沿着线方向呈螺旋状设置在金属层的外周面上的粘接剂与外部导体粘接。
[0020]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带材料被配置成沿线方向垂直附加。
[0021]本专利技术第八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外部导体为横向卷绕由多条导线构成的导电材料的结构。
[0022]本专利技术第九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形成为可使用频率为DC~110GHz。
[0023]本专利技术第十方面的同轴线缆的特征在于,180度扭转前后的特性阻抗的变化量为1.0Ω以下。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外部导体的内侧具备以与外部导体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利用粘接剂粘接在外部导体上的金属层,能够改善电特性,抑制扭转前后的电特性的变化,能够细线化,并且能够防止外部导体的错乱等。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截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0026]图2是放大了图1的截面的A部分的说明图。
[0027]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衰减量的说明图。
[0028]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扭转前后的特性阻抗的变化的说明图。
[0029]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粘接剂的配置的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一例,参照附图说明基本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截面的一例的说明图。图2是放大了图1的截面的A部分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衰减量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扭转前后的特性阻抗的变化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的粘接剂的配置的一例的说明图。
[0031]附图所示的同轴线缆1、10在中心配置有内部导体2,在内部导体2的外周依次配置有电介质3、树脂层4、金属层5、外部导体8。另外,如后所述,树脂层4不是必须的。此外,在图1和图2中,在同轴线缆1的最外侧设置有护套9,但是作为同轴线缆,既有配置有护套的,也有不配置的,也可以是任意的情况(关于包含护套9的情况公开说明)
[0032]本专利技术的同轴线缆1、10的特征性结构是具备用粘接剂6粘接在外部导体8上的金属层5,以使外部导体8的内侧与外部导体8的一部分接触。另外,关于同轴线缆1、10的电线的基本要素的内部导体2、电介质3、外部导体8及护套9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与金属层5及
粘接剂6一起详细记载。
[0033]首先,内部导体2的材质只要是具有导电性的材质则不特别限定,例如,将铜、银、铝等金属线、或在其上添加了锡、铁、锌、银、镍等的合金线等用作素线。金属线的表面也可以施加镀银、镀锡等。另外,内部导体2的构成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考虑到相对于弯曲的柔软性以及同轴线缆1的细线化等,优选通过将多条金属线捻在一起而形成的捻线结构。
[0034]另外、内部导体2的外径没有特别限定,若考虑同轴线缆1、10的细线化等,则优选为AWG(美国线规)28以上,更优选为AWG36以上,最好为AWG40以上。
[0035]电介质3的材质只要是具有电绝缘性的材质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氟树脂、聚烯烃等热塑性树脂、硅酮橡胶、氟橡胶、聚氯乙烯(PVC)、聚氨酯等。电介质3的材质优选采用氟树脂、聚烯烃等热塑性树脂,聚烯烃等热塑性树脂以柔软性和挤压成型性等优异。作为电介质3的材质的氟树脂与其他相比,介电常数低,而且体积电阻率高,绝缘性也高,因此适于同轴线缆1、10的细线化。
[0036]虽然树脂层4不是必须的,但在采用后述的带状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具有树脂层4,在实施带材料7的工序中,即使对带材料7施加张力,也能够适度地伸展树脂层4,由此能够防止带材料7的断裂。树脂层4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PET(聚对苯二甲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同轴线缆,其在内部导体的外周至少依次配置电介质、外部导体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外部导体的内侧,以与该外部导体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具备利用粘接剂粘接在该外部导体上的金属层。2.一种同轴线缆,在内部导体的外周至少依次配置电介质、外部导体而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外部导体的内侧具备金属层及粘接剂呈带状一体化而形成的带材料,该金属层以与该外部导体的一部分接触的方式利用该粘接剂粘接在该外部导体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料按树脂层、所述金属层、所述粘接剂的顺序形成,所述树脂层位于所述电介质与所述金属层之间。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在1μm以上且20μm以下。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同轴线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导体的外侧的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恭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星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