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和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10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和电池模组。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第一引脚和卷芯,卷芯由依次层叠第一极片、隔膜及第二极片卷绕而成,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至少部分第一集流体向卷芯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极耳群和第二极耳群,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一极耳群和第二极耳群焊接。与传统的动力电池相比,上述动力电池能够焊接层数较多的极耳。数较多的极耳。数较多的极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和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和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的引脚一般位于多层极耳的一侧表面上,并与多层极耳焊接,引脚相当于与二倍层数的极耳焊接。焊接方式一般采用超声波焊接或者电阻焊接,设备成本较低,技术成熟,原理简单。但是,极耳层数较多,一般大于80层,则到达设备极限,无法一次性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焊接层数较多的极耳的动力电池。
[0004]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
[0005]一种动力电池,包括:
[0006]第一引脚;
[0007]卷芯,所述卷芯由依次层叠第一极片、隔膜及第二极片卷绕而成,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集流体向所述卷芯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极耳群和第二极耳群,所述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极耳群和所述第二极耳群焊接。
[0008]传统的动力电池的引脚位于极耳群的一侧,并与极耳群焊接,相当于引脚与二倍层数的极耳群焊接;上述动力电池的第一引脚分别与第一极耳群和第二极耳群焊接,相当于第一引脚分别与一倍层数的第一极耳群和一倍层数的第二极耳群焊接,即引脚与一倍层数的极耳群焊接。因此,与传统的动力电池相比,上述动力电池能够焊接层数较多的极耳。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耳群具有第一内壁,所述第二极耳群具有第二内壁,所述第一极耳群和所述第二极耳群之间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引脚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并分别与靠近所述第一内壁的所述第一极耳群和靠近所述第二内壁的第二极耳群焊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并分别与靠近所述第一内壁的所述第一极耳群和靠近所述第二内壁的所述第一极耳群焊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焊接段、第一连接段及第二焊接段,所述第一焊接段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且与靠近所述第一内壁的所述第一极耳群焊接,所述第二焊接段与靠近所述第二内壁的所述第二极耳群焊接。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段和所述第二焊接段均为条形结构,所述第一焊接段与所述第二焊接段平行。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耳群远离所述第一缺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极耳群远离所述第一缺口的一侧相连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形状选自矩形、V形、圆形、菱形及梯形中的
一种。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第二引脚,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二集流体向所述卷芯的另一侧延伸形成第三极耳群和第四极耳群,所述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三极耳群和所述第四极耳群焊接。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极耳群具有第三内壁,所述第四极耳群具有第四内壁,所述第三极耳群和所述第四极耳群之间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引脚穿设于所述第二缺口,并分别与靠近所述第三内壁的所述第三极耳群和靠近所述第四内壁的第四极耳群焊接。
[0017]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的动力电池。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动力电池的截面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电池省略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动力电池的第一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动力电池的第二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2中动力电池的卷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2中动力电池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7]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电池模组,能够为电动车机供电。该电池模组包括动力电池10。具体地,动力电池10包括壳体100、顶盖200、第一引脚300、第二引脚400及卷芯500。
[0028]壳体100具有容置腔110和与容置腔110相连通的开口(图未标)。具体地,壳体100为方形铝壳。
[0029]顶盖200盖设在开口上,并与壳体10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顶盖200与壳体100焊接。具体地,顶盖200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极柱210和第二极柱220。更具体地,第一极柱210为正极柱,第二极柱220为负极柱。
[0030]进一步地,顶盖200上设有防爆阀230,防爆阀230位于第一极柱210和第二极柱220之间,以防止动力电池10内部产气爆炸。
[0031]进一步地,顶盖200上还设有注液孔240,注液孔240与防爆阀230间隔设置,并位于第一极柱210和第二极柱220之间。其中,注液孔240用于电解液的注入。
[0032]请参阅图3,第一引脚300收容于容置腔110中,并与第一极柱210电连接。具体地,第一引脚300包括第一固定部310和与第一固定部310连接第一焊接部320,第一固定部310与第一极柱21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固定部310与第一极柱210电连接。
[0033]请参阅图4,第二引脚400收容于容置腔110中,并与第二极柱220电连接。具体地,第二引脚400包括第二固定部410和与第二固定部410连接的第二焊接部420,第二固定部410与第二极柱22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410与第二极柱220电连接。
[0034]卷芯500收容于容置腔110中。具体地,卷芯500由依次层叠的第一极片、隔膜、第二极片卷绕而成。
[0035]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至少部分第一集流体向卷芯500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极耳群510和第二极耳群520,第一引脚300分别与第一极耳群510和第二极耳群520焊接。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极耳群510和第二极耳群520相对设置。
[0036]进一步地,第一极耳群510具有第一内壁511,第二极耳群520具有第二内壁521,第一极耳群510和第二极耳群520之间形成第一缺口501,第一引脚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引脚;卷芯,所述卷芯由依次层叠第一极片、隔膜及第二极片卷绕而成,所述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集流体向所述卷芯的一侧延伸形成第一极耳群和第二极耳群,所述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极耳群和所述第二极耳群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群具有第一内壁,所述第二极耳群具有第二内壁,所述第一极耳群和所述第二极耳群之间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引脚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并分别与靠近所述第一内壁的所述第一极耳群和靠近所述第二内壁的第二极耳群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并分别与靠近所述第一内壁的所述第一极耳群和靠近所述第二内壁的所述第一极耳群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焊接段、第一连接段及第二焊接段,所述第一焊接段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缺口,且与靠近所述第一内壁的所述第一极耳群焊接,所述第二焊接段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铖陈虎杨伟张耀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