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治德专利>正文

历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03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历源仪,包括:支撑架、传动机构、展示台、太阳模型、地球模型和月球模型;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撑架、所述地球模型和所述月球模型连接;所述展示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太阳模型通过太阳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展示台的上方;其中,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地球模型绕所述太阳模型转动,驱动所述月球模型绕所述地球模型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历源仪,能够实现完整和形象地阐述太阳、地球、月球间的运动规律与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等的关系。间的运动规律与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等的关系。间的运动规律与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等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历源仪


[0001]本技术涉及演示仪
,尤其涉及一种历源仪。

技术介绍

[0002]现行已有的关于地球、月球及太阳三球运转的仪器,有采用球面演示方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三球体之间的空间运动关系;也有专门研究天文的专业机构已设计制造能精确电子显示日、月蚀等的高端产品,却由于造价太高,无法大量生产,满足多种行业群体智慧发展对此种教具之需要,目前还未造出精确度足够很实用的廉价产品,并没有大量制造满足市场,同时,随着地球的公转,日期和二十四节气等的变化也无法得到展示。
[0003]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历源仪,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随着地球的公转,日期和二十四节气等的变化也无法得到展示的缺陷,实现完整和形象地阐述太阳、地球、月球间的运动规律与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历源仪,包括:
[0006]支撑架、传动机构、展示台、太阳模型、地球模型和月球模型;
[0007]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撑架、所述地球模型和所述月球模型连接;
[0008]所述展示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
[0009]所述太阳模型通过太阳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展示台的上方;
[0010]其中,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地球模型绕所述太阳模型转动,驱动所述月球模型绕所述地球模型转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台、中心支撑柱、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第三支撑环;
[0012]所述中心支撑柱为穿过所述支撑台中心的柱状支撑结构;
[0013]所述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和所述第三支撑环为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并部分穿过所述支撑台表面的环状支撑结构;
[0014]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和所述第三支撑环自所述支撑台的外周向中心依次间隔设置;
[0015]所述太阳支撑杆与所述中心支撑柱连接。
[0016]具体来说,通过对支撑架结构的细化,设置了三层环绕中心支撑结构的环状支撑结构,形成了多层次的支撑效果,为地球模型绕太阳模型的公转提供了保证。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
[0018]若干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沿所述支撑台的外周间隔设置;
[0019]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绕所述中心支撑柱转动,并与所述第一支撑环滚动配合;
[0020]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滚轮抵接。
[0021]具体来说,通过在支撑台外周设置间隔的若干第一驱动齿轮,实现对第一从动齿轮的驱动,进而保证了作为传动机构中的基础传动齿轮的第一从动齿轮的动力来源。
[002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从动齿轮齿面较大,因此在第一支撑环上设置了安装槽以及安装槽内的滚轮,通过滚动摩擦,保证了第一从动齿轮运转的平稳性。
[0023]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驱动轮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实现模拟运动装置的自动化运行。
[0024]在一个应用场景中,第一驱动轮上设置有转动手柄,通过手动驱动第一驱动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实现模拟运动装置的手动运行。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地月盘和第一支撑杆;
[0026]所述地月盘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撑台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4
°

[0027]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地月盘的底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并与所述第二支撑环抵接;
[0028]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环抵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珠,对应所述第一滚珠在所述第二支撑环上设置有第一滑槽;
[0029]其中,所述地月盘与所述地球模型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带动下绕所述中心支撑柱转动。
[0030]具体来说,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环滚动连接,另一端与地月盘固定连接;在第一从动齿轮的带动下,第一支撑杆带动地月盘随同第一从动齿轮一同转动,实现地球模型绕太阳模型的公转。
[003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固定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
[0032]所述第一固定齿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下方与所述中心支撑柱固定连接;
[0033]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固定齿轮啮合;
[0034]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
[0035]其中,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绕第二支撑杆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三支撑环抵接;
[0036]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环抵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滚珠,对应所述第二滚珠在所述第三支撑环上设置有第二滑槽;
[0037]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地月盘转动,保持所述地月盘与所述支撑台形成的夹角方向,以及保持所述地球模型自转轴的朝向恒定。
[0038]具体来说,由于地球模型与太阳模型之间具有倾斜角,而地球模型绕太阳模型公转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该倾斜角的朝向不变,即始终朝向同一位置,因此通过方案的设置,保证了地球模型在绕太阳模型公转的过程中,地月盘会在第一固定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
[003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第一固定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
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传动比为1:1:1。
[0040]具体来说,通过传动比的设定,保证了地月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倾斜角的朝向始终保持一致。
[004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固定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
[0042]所述第二固定齿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上方与所述中心支撑柱固定连接;
[0043]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固定齿轮啮合;
[0044]其中,所述月球模型通过月球支撑杆与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固定连接;
[0045]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过所述第三驱动齿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三驱动齿轮转动连接。
[0046]具体来说,本方案保证了月球模型绕地球模型的公转,其中通过第二固定齿轮和第三驱动齿轮实现当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第三驱动齿轮会在第二固定齿轮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同时第三驱动齿轮上设置有固定月球模型的月球支撑杆,月球支撑杆随第三驱动齿轮实现绕地球模型的转动,即月球模型随第三驱动齿轮实现绕地球模型的转动。
[004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三驱动齿轮副齿、第三从动齿轮、第三从动齿轮副齿和第四从动齿轮;
[0048]所述第三驱动齿轮副齿设置于所述地月盘与所述第三驱动齿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历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传动机构、展示台、太阳模型、地球模型和月球模型;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撑架、所述地球模型和所述月球模型连接;所述展示台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方;所述太阳模型通过太阳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展示台的上方;其中,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地球模型绕所述太阳模型转动,驱动所述月球模型绕所述地球模型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历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台、中心支撑柱、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第三支撑环;所述中心支撑柱为穿过所述支撑台中心的柱状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和所述第三支撑环为与所述支撑台连接并部分穿过所述支撑台表面的环状支撑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和所述第三支撑环自所述支撑台的外周向中心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太阳支撑杆与所述中心支撑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历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若干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沿所述支撑台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绕所述中心支撑柱转动,并与所述第一支撑环滚动配合;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环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滚轮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历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月盘和第一支撑杆;所述地月盘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撑台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4
°
;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地月盘的底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并与所述第二支撑环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环抵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滚珠,对应所述第一滚珠在所述第二支撑环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其中,所述地月盘与所述地球模型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带动下绕所述中心支撑柱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历源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固定齿轮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下方与所述中心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固定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绕第二支撑杆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三支撑环抵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环抵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滚珠,对应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德
申请(专利权)人:张治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