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编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66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按压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子组件、轴套组件和支架;轴套组件包括轴套、设置于轴套之内的塑胶轴芯、设置于塑胶轴芯之内的金属轴芯,塑胶轴芯上套设有第一弹簧,在轴芯孔的外端形成有第一齿形,在轴芯孔内部形成有第二齿形,金属轴芯上设置有开关端子,开关端子的端面上形成有第三齿形,在开关端子的外周壁上形成有抵靠台;所述刷子组件包括基座和刷子,刷子包括刷子本体、三个支脚和三个开关凸点,在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和开关套,在开关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接触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压式编码器,可以使旋钮弹出进行功能选择操作,在不需要进行功能调节时,旋钮可以按下,使得旋钮与整机的面板齐平。使得旋钮与整机的面板齐平。使得旋钮与整机的面板齐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压式编码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特别涉及一种按压式编码器。

技术介绍

[0002]因目前家里的小家用越来越多,然而,现有的小家电中进行功能选择的旋钮基本都是露在整机外侧,导致在移动小家电时,旋钮易与其它电器发生碰撞,导致旋钮的损坏,从而造成家电的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按压式编码器,在小家电需要进行功能调节时,可以使旋钮弹出进行功能选择操作,在不需要进行功能调节时,旋钮可以按下,使得旋钮与整机的面板齐平。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压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子组件、轴套组件、将刷子组件和轴套组件进行连接的支架;轴套组件包括轴套、设置于轴套之内的塑胶轴芯、设置于塑胶轴芯之内的金属轴芯,塑胶轴芯上套设有与金属轴芯相抵的第一弹簧,塑胶轴芯上开设有轴芯孔,轴芯孔的孔壁上开设有条形的传动槽,塑胶轴芯的端面上设置有编码片,在轴芯孔的外端形成有第一齿形,在轴芯孔内部形成有第二齿形,金属轴芯上形成有传动柱,传动柱上形成有插入传动槽内的传动条,在传动柱的端面上形成有连接柱,连接柱上套设有一开关端子,连接柱上设置有对开关端子进行轴向限位的卡片,开关端子的端面上形成有与第一齿形相对的第三齿形,在开关端子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形状和传动槽相适配的抵靠台;所述刷子组件包括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之上的刷子,刷子包括刷子本体、设置于刷子本体之上的三个支脚和三个开关凸点,在刷子本体中部开设有通孔,在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端部设置有穿过通孔的开关套,在开关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弹簧相抵用于接通开关凸台的接触片。
[0005]作为改进,所述轴套上设置有环片,所述塑胶轴芯的端部上形成有与轴套相对的齿环,环片上形成有和齿环相抵的凸部。
[0006]再改进,所述环片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轴套上对应形成有用于插入定位孔内的定位柱。
[0007]再改进,所述第二弹簧为塔形谈弹簧。
[0008]再改进,所述基座、刷子本体和轴套之间相对的端面上形成有相对应的限位槽和限位柱,所述支架将基座、刷子本体和轴套铆合连接在一起。
[0009]再改进,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片卡合于卡槽之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本技术的按压式编码器使用于小家电整机之上,可以使小家电在不使用时,金属轴芯作为旋钮,可以按压后锁定,使其与家电对应的面板平齐,从而避免在移动小家电时,出现因旋钮露出家电外,而发生碰撞而导致损坏的隐患。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按压式编码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按压式编码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3]图3是图2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按压式编码器的结构剖视图;
[001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塑胶轴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图5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金属轴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开关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是图8在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1至9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按压式编码器,包括刷子组件、轴套组件和支架3,支架3将刷子组件和轴套组件进行连接。
[0022]其中,轴套组件包括轴套4、设置于轴套4之内的塑胶轴芯5、设置于塑胶轴芯5之内的金属轴芯1,塑胶轴芯5上套设有与金属轴芯3相抵的第一弹簧21,塑胶轴芯5上开设有轴芯孔501,轴芯孔501的孔壁上开设有条形的传动槽54,塑胶轴芯5的端面上设置有编码片52,在轴芯孔501的外端形成有第一齿形53,在轴芯孔501内部形成有第二齿形55,金属轴芯1上形成有传动柱11,传动柱1上形成有插入传动槽54内的传动条11,在传动柱11的端面上形成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上套设有一开关端子6,连接柱12上设置有对开关端子6进行轴向限位的卡片601,具体地,连接柱12上开设有卡槽121,卡片601卡合于卡槽121之上,开关端子6的端面上形成有与第一齿形53相对的第三齿形62,在开关端子6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形状和传动槽54相适配的抵靠台61。
[0023]刷子组件包括基座9、和设置于基座9之上的刷子7,刷子7包括刷子本体701、设置于刷子本体701之上的三个支脚和三个开关凸点71,具体地,三个支脚分别为ABC脚,在刷子本体701中部开设有通孔702,在基座9上设置有第二弹簧22,优选地,第二弹簧22为塔形谈弹簧,第二弹簧22的端部设置有穿过通孔702的开关套81,在开关套8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第二弹簧22相抵用于接通开关凸台71的接触片82。
[0024]基座9、刷子本体701和轴套4之间相对的端面上形成有相对应的限位槽73和限位柱72,支架3将基座9、刷子本体701和轴套4铆合连接在一起。
[0025]进一步地,在轴套4上设置有环片41,具体地,环片41上至少开设有两个定位孔412,轴套4上对应形成有用于插入定位孔412内的定位柱401,塑胶轴芯5的端部上形成有与轴套相对的齿环51,环片41上形成有和齿环51相抵的凸部11。当金属轴芯1在转动时,金属轴芯1带动塑胶轴芯5一起转动,塑胶轴芯5上的齿环51与环片41上的凸部411配合而相对发生转动,从而产生机械定位的感觉。
[0026]当金属轴芯1在转动时,金属轴芯1带动塑胶轴芯5一起转动,塑胶轴芯5上的齿环51和轴套4上的环片41相互配合,产生机械定位的感觉,同时,塑胶轴芯5上的编码片52与刷子7上的ABC脚有序的发生通断的变化,来实现脉冲的输出;当将金属轴芯1在往下压到指定
位置时,套在金属轴芯1上开关端子6顶住开关套81的圆形端面,直到开关端子6脱离塑胶轴芯5的传动槽5时,因受到开关套81的反作用力,使开关端子6的第三齿形62与塑胶轴芯5对应的第一齿形53位置发生角度的位移,从而开关端子6将顺着塑胶轴芯5的第一齿形53旋转一个角度,当将金属轴芯1上的力释放时,金属轴芯1在第一弹簧21的作用力下往外移动,同时开关端子6受金属轴芯1上卡片601的力作用,也会同步的向外运动,此时的开关端子6的抵靠台61会直接与塑胶轴芯5的第一齿形53相抵,阻止金属轴芯1继续外移,且此时的开关端子6仍然与开关套81的端面相抵,使开关套81上的接触片82与刷子本体701的三个开关凸点71脱离,从而实现编码器开关断开的功能;当金属轴芯1再次向下压时,重复上述的动作,只是在将作用在金属轴芯1上的力释放后,开关端子6会随着金属轴芯1一起向外移动,但这个时候,开关端子6的抵靠台1落入塑胶轴芯5的传动槽54内,由于塑胶轴芯5端部失去了对开关端子6的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式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子组件、轴套组件、将刷子组件和轴套组件进行连接的支架(3);轴套组件包括轴套(4)、设置于轴套(4)之内的塑胶轴芯(5)、设置于塑胶轴芯(5)之内的金属轴芯(1),塑胶轴芯(5)上套设有与金属轴芯(1)相抵的第一弹簧(21),塑胶轴芯(5)上开设有轴芯孔(501),轴芯孔(501)的孔壁上开设有条形的传动槽(54),塑胶轴芯(5)的端面上设置有编码片(52),在轴芯孔(501)的外端形成有第一齿形(53),在轴芯孔(501)内部形成有第二齿形(55),金属轴芯(1)上形成有传动柱(11),传动柱(11)上形成有插入传动槽(54)内的传动条(111),在传动柱(11)的端面上形成有连接柱(12),连接柱(12)上套设有一开关端子(6),连接柱(12)上设置有对开关端子(6)进行轴向限位的卡片(601),开关端子(6)的端面上形成有与第一齿形(53)相对的第三齿形(62),在开关端子(6)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形状和传动槽(54)相适配的抵靠台(61);所述刷子组件包括基座(9)、和设置于基座(9)之上的刷子(7),刷子(7)包括刷子本体(701)、设置于刷子本体(701)之上的三个支脚和三个开关凸点(71),在刷子本体(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军江波潘炳炳刘家文阮红增唐廷张杭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