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取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53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烟气取热器,包括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多排换热管组件,一排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根换热管组件;一根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一根热管和一根外套管,每根所述热管的一部分插入对应的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两端与所述热管封闭连接,冷却水可流通于所述外套管内壁与对应所述热管外壁之间;每一排所述换热管组件中,多根所述外套管沿第一方向依次上下交替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烟气取热器中换热模块包括多排换热管组件,每一排换热管组件的外套管依次上下交替连通,如此每一排换热管组件都可形成蛇形的迷宫式流道,相邻换热管组件的外套管内冷却水流向相反,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换热能力。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换热能力。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换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取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取热器。

技术介绍

[0002]低温电除尘技术在我国近几年的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以及新建机组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低温省煤器作为一种具体的烟气换热器,不仅能够实现烟气余热的有效回收利用,同时布置在电除尘器前也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率和实现协同捕集烟气中的三氧化硫,是一种非常符合国家政策的烟气取热与节能环保技术。
[0003]目前存在一种热管烟气降温器,该热管烟气降温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多根装设工质的真空热管,每根热管的上部外套有套管,所有的套管的上端均连通上部联箱,下端均连通下部联箱,冷却水流入上部联箱,并流向各套管,继而处于套管内壁和对应的热管外壁之间,吸收热管上部的工质热量,工质放热后冷凝再流向热管下部的蒸发段,继续吸收烟气的热量,吸热后的冷却水则从下部联箱流出。然而,该方案的换热效率难以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烟气取热器,包括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包括多排换热管组件,一排所述换热管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烟气取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模块(30),所述换热模块(30)包括多排换热管组件(303),一排所述换热管组件(303)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根换热管组件(303);一根所述换热管组件(303)包括一根热管(303b)和一根外套管(303a),每根所述热管(303b)的一部分插入对应的所述外套管(303a),所述外套管(303a)的两端与所述热管(303b)封闭连接,冷却水可流通于所述外套管(303a)内壁与对应所述热管(303b)外壁之间;每一排所述换热管组件(303)中,多根所述外套管(303a)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上下交替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取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303b)和所述外套管(303a)的两端气密焊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取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03a)的两端为挤压成型的圆锥收口结构,所述圆锥收口结构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热管(303b)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烟气取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30)还包括进口管(301)、出口管(302),每一排所述换热管组件(303)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端的端部换热管组件(303),多排所述换热管组件(303)中位于一端的所有端部换热管组件(303)的外套管(303a)均连通于所述进口管(301),位于另一端的所有端部换热管组件(303)的外套管(303a)均连通于所述出口管(30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取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取热器包括换热部,所述换热部包括至少一排所述换热模块(30),每一排所述换热模块(30)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换热模块(30);每一排所述换热模块(30)中换热模块(3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多排换热模块(30)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气取热器,其特征在于,烟气沿所述第一方向流动,且流动方向与冷却水在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增安钟志良谢庆亮林玉冬黄举福许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