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流生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8760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流生化系统,通过对连续流生化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实现连续流处理过程中的高效固液分离,提升整体处理效率和稳定性。连续流生化系统包括生化池、设有溢水口的溢流管以及一端开口的过滤袋,所述生化池具有用以容纳污水的液腔,所述溢水口和所述过滤袋均位于所述液腔内,所述过滤袋的开口与所述溢流管直接或间接地密封连接,所述过滤袋的袋体围成滤腔,所述滤腔沿竖向延伸并悬垂于所述溢水口的下部。通过在溢水口设置过滤袋的方式,替代了原有的自动沉降分离颗粒污泥的方式,实现了现连续流处理过程中的高效固液分离,提升整体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流生化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污水处理领域,颗粒污泥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载体,因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和优异的处理性能,如高处理效率、良好的沉降性能、低排泥量以及强大的抗冲击能力等,已成为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及厌氧氨氧化处理等多种生化处理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颗粒污泥的粒径范围普遍在0.3-5mm之间,这些特性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显著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处理效率。

2、然而,在现有的水处理技术中,无论是序批式工艺还是连续流工艺,在颗粒污泥的固液分离环节均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尤其是无法实现连续流的高效分离,这成为限制系统整体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3、有鉴于此,亟需污泥拦截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连续流处理过程中的高效固液分离,提升整体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流生化系统,通过对连续流生化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实现连续流处理过程中的高效固液分离,提升整体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流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池(100)、设有溢水口(603)的溢流管以及一端开口的过滤袋(200),所述生化池(100)具有用以容纳污水的液腔,所述溢水口(603)和所述过滤袋(200)均位于所述液腔内,所述过滤袋(200)的开口与所述溢流管直接或间接地密封连接,所述过滤袋(200)的袋体围成滤腔(201),所述滤腔(201)沿竖向延伸并悬垂于所述溢水口(603)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流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200)还设置有若干支撑环(202),所述袋体连接于所述支撑环(202)的内圈侧或外圈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流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化池(100)、设有溢水口(603)的溢流管以及一端开口的过滤袋(200),所述生化池(100)具有用以容纳污水的液腔,所述溢水口(603)和所述过滤袋(200)均位于所述液腔内,所述过滤袋(200)的开口与所述溢流管直接或间接地密封连接,所述过滤袋(200)的袋体围成滤腔(201),所述滤腔(201)沿竖向延伸并悬垂于所述溢水口(603)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流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200)还设置有若干支撑环(202),所述袋体连接于所述支撑环(202)的内圈侧或外圈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流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200)的口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03),所述连接管(203)与所述溢水口(603)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流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03)的内径小于所述支撑环(20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流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200)与所述连接管(203)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流生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200)为柔性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丁黄盛发江艳芳张燚郑进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