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终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46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值;将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与预先设置的定位指纹库进行匹配,确定定位栅格;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值,计算各所述定位栅格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将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最小的定位栅格的坐标确定为所述待定位用户的坐标。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实现对用户终端的定位精度更高,且定位所需的计算量也更低。需的计算量也更低。需的计算量也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户终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依赖于移动终端定位的应用。特别随着5G试验网的建设及2020年的正式运营,依赖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将会涌现出一大批物联网、区块链等高价值企业,也必定将会对终端位置的定位精准性、完备性、实时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000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主要有小区定位、AOA(AngleofArrival,到达角)定位、TOA(Tim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定位、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到达时间差)定位和MRO(Measurement Report Original,测量原始数据)定位等几种定位方式。然而,小区定位精度依赖于通信基站的部署密度,AOA定位依赖于信号方位角的精确测量,TOA与TDOA定位需要保持终端时钟与基站时钟的严格同步,且同时需获取到3个以上基站信号,MRO定位的数据量庞大,计算量大,耗费资源。这些现存的方法存在定位精度差和耗费资源量大等问题,无法满足应用对数据高精度、高完备性及高实时性方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值;将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与预先设置的定位指纹库进行匹配,确定定位栅格;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值,计算各所述定位栅格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将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最小的定位栅格的坐标确定为所述待定位用户的坐标。
[000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方法之前,进一步包括:获取样本用户的位置数据和信令数据;根据所述位置数据,确定所述样本用户的坐标;对定位区域划分栅格;根据所述样本用户的坐标,将所述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映射在所述栅格内;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根据各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生成定位指纹库。
[000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值,计算各所述定位栅格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具体为: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值,计算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差值;根据所述定位栅格内的信号强度均值和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差值,计算所述定位栅格的偏离值;根据所述定位栅格的所有偏离值得到所述定位
栅格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
[000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具体为: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内各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所属的小区ID,其中,所述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包括样本用户的MR数据;将所述样本用户的MR数据按照所述小区ID进行分组;将每组内所述样本用户的MR数据的信号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进行两两差分,得到各小区的信号强度差值;根据所述各小区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栅格内各小区的信号强度均值。
[000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还包括:
[0010]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内各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所属的WIFI SSID,其中,所述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包括样本用户的WIFI数据;将所述样本用户的WIFI数据按照所述WIFI SSID进行分组;将每组内所述样本用户的WIFI数据的信号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进行两两差分,得到各WIFI的信号强度差值;根据所述各WIFI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栅格内各WIFI的信号强度均值。
[00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还包括: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内各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所属的蓝牙设备ID,其中,所述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包括样本用户的蓝牙数据;将所述样本用户的蓝牙数据按照所述蓝牙设备ID进行分组;将每组内所述样本用户的蓝牙数据的信号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进行两两差分,得到各蓝牙的信号强度差值;根据所述各蓝牙ID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栅格内各蓝牙的信号强度均值。
[0012]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与预先设置的定位指纹库进行匹配,确定定位栅格,具体为: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确定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小区ID、WIFI SSID和蓝牙设备ID;分别计算所述定位指纹库内各栅格与待定位用户具有相同小区ID的数量、与待定位用户具有相同WIFI SSID的数量和与待定位用户具有相同蓝牙设备ID的数量,得到所述栅格的相同小区数、相同WIFI数和相同蓝牙数;将所述相同小区数最大的栅格、所述相同WIFI数最大的栅格和所述相同蓝牙数最大的栅格皆确定为所述定位栅格。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定位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差值;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与预先设置的定位指纹库进行匹配,确定定位栅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差值,计算各所述定位栅格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最小的定位栅格的坐标确定为所述待定位用户的坐标。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定位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对应的操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
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对应的操作。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获取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了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值。之后通过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所属的信令ID与各定位指纹库中的信令ID的相似程度进行匹配从众多栅格中筛选出定位栅格。最后,根据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的信号强度值与存储于定位指纹库中各定位栅格的信号强度值,计算出各定位栅格和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欧式距离越小则说明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的信号强度值与定位栅格的信号强度值越相似,而待定位用户位于信号强度值最相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值;将所述待定位用户所属的信令ID与预先设置的定位指纹库进行匹配,确定定位栅格;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值,计算各所述定位栅格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将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最小的定位栅格的坐标确定为所述待定位用户的坐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之前,进一步包括:获取样本用户的位置数据和信令数据;根据所述位置数据,确定所述样本用户的坐标;对定位区域划分栅格;根据所述样本用户的坐标,将所述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映射在所述栅格内;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根据各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生成定位指纹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值,计算各所述定位栅格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具体为:根据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值,计算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差值;根据所述定位栅格内的信号强度均值和所述待定位用户的信号强度差值,计算所述定位栅格的偏离值;根据所述定位栅格的所有偏离值得到所述定位栅格与所述待定位用户的欧式距离。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具体为: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内各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所属的小区ID,其中,所述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包括样本用户的MR数据;将所述样本用户的MR数据按照所述小区ID进行分组;将每组内所述样本用户的MR数据的信号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进行两两差分,得到各小区的信号强度差值;根据所述各小区信号强度差值,确定所述栅格内各小区的信号强度均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包含的信令ID和信号强度均值,还包括:根据所述栅格内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确定所述栅格内各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所属的WIFI SSID,其中,所述样本用户的信令数据包括样本用户的WIFI数据;将所述样本用户的WIFI数据按照所述WIFI SSID进行分组;将每组内所述样本用户的WIFI数据的信号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排序进行两两差分,得到各WIFI的信号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亮赵汝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