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408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其包括防护帽执行装置、肩部执行装置、膝部执行装置和立柱,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肩部执行装置和膝部执行装置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防护帽粘接辊,所述支撑架通过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粘接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肩部执行装置设置于所述膝部执行装置的上部,所述肩部执行装置包括肩部粘接辊,其沿左右方向、上下反向调节位置以与防护服肩部粘接;所述膝部执行装置包括膝部粘接辊,其沿左右方向、上下反向调节位置以与防护服膝部粘接。服膝部粘接。服膝部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消防、军工、化工、医疗等行业,防护服在隔热、阻燃、防弹、防静电、防尘土、防辐射、隔离病毒等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防护服通常为连体式结构设计,其穿戴与脱下由一人完成。在防护服穿戴与脱下过程中,需要首先将防护服的上衣与人体分离,再手动将裤腿退下,操作相对繁琐。
[0003]专利CN106937815B公开了一种穿脱衣一体机,包括穿衣架(1),穿衣架(1)侧面设有衣架落料单元(2),衣架落料单元(2)下方设有衣架传送单元(3),穿衣架(1)内设有与衣架传送单元(3)相对应的双轨道升降衣单元(4),双轨道升降衣单元(4)上设有多杆折叠穿脱衣单元(5),多杆折叠穿脱衣单元(5)下方设有同步带联动脱袖单元(6)。该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穿脱衣效果、能够提高穿脱衣的速度以及能够实现全自动穿脱衣的特点。但不适用于连体式服装的脱下。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实现了防护服的自动脱下,减轻了医务人员的作业负担,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包括防护帽执行装置、肩部执行装置、膝部执行装置和立柱,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肩部执行装置和膝部执行装置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防护帽粘接辊,所述支撑架通过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粘接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肩部执行装置设置于所述膝部执行装置的上部,所述肩部执行装置包括肩部粘接辊,其沿左右方向、上下反向调节位置以与防护服肩部粘接;所述膝部执行装置包括膝部粘接辊,其沿左右方向、上下反向调节位置以与防护服膝部粘接。
[0007]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架为半环形,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后侧面,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
[0008]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还包括固定杆和防护帽粘接辊移动气缸,所述固定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所述防护帽粘接辊移动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杆,所述防护帽粘接辊固定于所述防护帽粘接辊移动气缸。
[0009]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肩部执行装置还包括肩部左右移动气缸、连接板、肩部前后移动气缸和固定板,所述肩部左右移动气缸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端的滑块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肩部左右移动气缸的活塞杆,所述肩部前后移动气缸设置于所述连接板,
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肩部前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所述肩部粘接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
[0010]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肩部前后移动气缸为单向气缸,其两端的活塞杆设置有固定板。
[0011]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膝部执行装置包括膝部左右移动气缸、连接板、膝部前后移动气缸和固定板,所述膝部左右移动气缸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端的滑块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膝部左右移动气缸的活塞杆,所述膝部前后移动气缸设置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膝部前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所述膝部粘接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
[0012]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膝部前后移动气缸为单向气缸。
[0013]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防护帽粘接辊、肩部粘接辊和膝部粘接辊包括圆柱体,其外周侧设置有子母扣,所述子母扣与防护服的子母扣相匹配。
[0014]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圆柱体由橡胶制成。
[0015]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立柱竖向设置,相邻立柱之间的距离为800mm-1000mm。
[0016]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其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实现了防护服的自动脱下,防止脱衣过程中被病毒二次污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作业负担,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8]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对应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所述肩部执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所述膝部执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所述防护帽粘接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0.防护帽执行装置;11.支撑架;12.防护帽粘接辊;13.固定杆;14.防护帽粘接辊移动气缸;
[0026]20.肩部执行装置;21.肩部粘接辊;22.肩部左右移动气缸;23.连接板;24.肩部前后移动气缸;25.固定板;
[0027]30.膝部执行装置;31.膝部粘接辊;32.膝部左右移动气缸;33.膝部前后移动气缸;
[0028]40.立柱;
[0029]51.第一直线模组;52.第二直线模组;
[0030]60.圆柱体;61.子母扣;
[0031]70.防护服;71.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所述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进行详细说
明。
[0033]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34]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35]本技术所述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包括防护帽执行装置10、肩部执行装置20、膝部执行装置30和一对立柱40。图2是本技术所述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的俯视图。穿戴防护服的人员站立在相邻立柱40之间,防护帽执行装置10、肩部执行装置20、膝部执行装置30作用于防护服的不同部位,以完成防护服的脱下动作。
[0036]图2中,所述立柱4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51和第二直线模组52,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10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51,所述肩部执行装置20和膝部执行装置30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52。
[0037]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10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帽执行装置、肩部执行装置、膝部执行装置和立柱,所述立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肩部执行装置和膝部执行装置通过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防护帽粘接辊,所述支撑架通过滑块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防护帽粘接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肩部执行装置设置于所述膝部执行装置的上部,所述肩部执行装置包括肩部粘接辊,其沿左右方向、上下反向调节位置以与防护服肩部粘接;所述膝部执行装置包括膝部粘接辊,其沿左右方向、上下反向调节位置以与防护服膝部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半环形,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设置于所述立柱的后侧面,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执行装置还包括固定杆和防护帽粘接辊移动气缸,所述固定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中部,所述防护帽粘接辊移动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杆,所述防护帽粘接辊固定于所述防护帽粘接辊移动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服辅助脱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执行装置还包括肩部左右移动气缸、连接板、肩部前后移动气缸和固定板,所述肩部左右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友刘萃龙欧益伊周金张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