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远致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70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包括底座、辅助脱离组件和集中收集组件;辅助脱离组件能够辅助医务人员在不接触防护污染面的情况下快速脱下防护服,并可将脱离的防护服收集至相应的集中收集位置;其结构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防护服是高风险医务人员进入感染医疗环境(包括进入感染区域或接触感染患者)的重要、也是必要防护着装之一。根据国家颁布的《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的相关规定,高风险医务人员的防护着装应按如下流程进行(着装前需按七步洗手):戴工作帽-戴防护口罩(需作漏气实验)-穿防护服-戴内层手套-穿隔离衣-戴外层手套-戴护目镜-穿防水靴套-穿外层鞋套-检查着装,整个作业过程在清洁区完成;高风险医务人员的防护装备脱摘应按如下流程进行(各步骤进行前需按七步洗手):清除可见污物-脱外层鞋套-脱隔离衣及外层手套(隔离衣脱至手腕部位时带同外层手套一起外翻脱除)-脱护目镜-脱防护服及内层手套和靴套(防护服分别脱至手腕部位、脚腕部位时对应的带同内层手套、靴套一起外翻脱除)-摘防护口罩-摘工作帽,其中清除可见污物、脱外层鞋套、脱隔离衣及外层手套、脱护目镜的作业在污染区完成,其余作业在半污染区完成。
[0003]根据相关规定和作业操作规范要求,高风险医务人员的防护装备脱摘过程中应做到如下注意事项:
[0004]1.脱摘防护用品动作要轻柔,避免产生气溶胶而发生暴露,若2人及以上同时脱摘防护用品,更应加强注意;2.脱摘时注意皮肤不要触及污染面(及外侧表面),防止皮肤暴露;3.脱下的护目镜、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4.脱摘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5.脱摘过程的作业区域从污染程度自高向低,不要逆流。
[0005]由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医用防护服的脱除需要做到两项操作关键,其一应避免皮肤接触医用防护服的污染面,通常在脱除过程中将医用防护服外翻而收卷,这就需要在手套脱除前尽可能少的接触医用防护服的非污染面,不然非污染面就会变成污染面;其二应避免脱除动作粗野而使防护服产生较大幅度的抖动,因为较大幅度抖动状态下的医用防护服污染面上的污染物会产生气溶胶。然而,由于医用防护服为上衣部、裤子部、袖子部和帽子部的连体套装结构,仅在上衣部的前襟以拉链设置有门襟结构(拉链处具有一个侧边为粘接结构的遮挡襟),穿装和脱除均是通过门襟实现。此种医用防护服结构的脱除过程是:开启门襟结构-脱摘帽子部-两手上翻至肩部处后拉使上衣部退至肩部处-两手翻至后背将上衣部的后襟下拉使上衣部完全退出肩部处-两手以一拉一退的方式先后脱除袖子部及对应手套-边收卷边脱除裤子部及对应靴套。
[0006]由上述医用防护服的脱除过程可知,现有医用防护服的结构导致其脱除操作难度大,易产生气溶胶暴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脱除操作难度与气溶胶暴露呈反比关系。这是因为:连体套装结构的医用防护服在人体上脱除的最大难度体现在上衣部领口部位外翻而退出人体双肩部位的过程,此过程中越是轻柔则难度越大、也就越不容易产生气溶胶
暴露,反过来在此过程中越是粗野则难度越小、但越容易产生气溶胶暴露。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能够辅助医务人员快速顺利脱下医用防护服,并且无需人手工参与,达到避免医务人员感染的目的。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包括底座、辅助脱离组件和集中收集组件;所述辅助脱离组件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自上而下布置的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所述立柱内设有驱动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上下移动的脱离驱动机构;所述立柱上方两侧还设有手臂吸附板,所述手臂吸附板向立柱下方外侧倾斜布置,所述手臂吸附板下端、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表面设有能够与医用防护服电磁吸附的电磁机构;所述集中收集组件包括位于底座对应立柱一端的废弃箱,所述底座与废弃箱相对的一端还设有能够向废弃箱一侧滑动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连接有设于底座内的收集驱动机构,所述推动板能够在收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将脱离下的医用防护服推入废弃箱内。
[0009]本技术方案中:辅助脱离组件能够辅助医务人员在不接触防护污染面的情况下快速脱下防护服,并可将脱离的防护服收集至相应的集中收集位置。其中辅助脱离组件的立柱上对应人体背部、腿部区域和手臂区域布置的上吸附板、下吸附板和手臂吸附板在电磁机构通电后的磁吸作用下可与防护服相吸附;医务人员将防护服拉链拉开后;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能够先后向下滑动,首先将防护服下拉医务人员腰臀部位置,随即方便医务人员手臂从防护服袖口中取出,最后在下吸附板向下滑动过程中将防护服下拉至人体脚部位置,医务人员脚部从防护服中抽出后即完成对防护服的快速穿脱。在整个脱离防护服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医务人员接触防护服的污染面,从而可以防止医务人员的失误操作而导致发生传染性微生物感染。最终在收集驱动机构驱动下,利用推动板将脱离的防护服快速推入废弃箱中集中收集。
[0010]优选的,所述立柱上端设有检测身高的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与脱离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脱离驱动机构能够根据红外感应模块检测数据驱动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分别移动至人体背部和腰臀部区域。
[0011]优选的,所述脱离驱动机构包括自上而下设于立柱内并沿立柱延伸方向布置的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分别设有与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相连的上滑块与下滑块;所述上滑块与设于上导轨上的上螺杆螺纹适配,所述下滑块与设于下导轨上的下螺杆螺纹适配,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与设于立柱内的电机模块传动相连;当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周向转动时,所述上滑块和下滑块能够带动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上下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立柱安装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的表面设有自上而下布置的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上滑块穿过上滑槽与上吸附板相连,所述下滑块穿过下滑槽与下吸附板相连,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的槽口设有弹性遮罩。
[0013]优选的,所述电磁机构包括设于手臂吸附板下端、上吸附板和下吸附板表面的电磁模块,位于上吸附板上的电磁模块呈X型布置,位于下吸附板表面的电磁吸附模块对应人体腿部两侧间隔布置,位于手臂吸附板上的电磁模块设置在手臂吸附板末端区域。
[0014]优选的,所述电磁机构还包括设于底座上表面对应立柱下端的电磁模块,位于底
座上的电磁模块对应人体脚部站立区域布置。
[0015]优选的,所述收集驱动机构包括设于底座内并沿底座延伸方向布置的收集导轨,所述收集导轨上滑动设有与推动板两侧相连的收集滑块,所述收集滑块与设有税收导轨上的收集螺杆螺纹适配,所述收集螺杆传动连接有驱动收集螺杆周向转动的电机模块。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对应人体脚部前方和立柱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下急停开关和上急停开关,所述下急停开关和上急停开关能够控制辅助脱离组件和集中收集组件停止运行。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相适配的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包括底座(100)、辅助脱离组件(200)和集中收集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脱离组件(200)包括设于底座(100)上的立柱(400),所述立柱(400)上设有自上而下布置的上吸附板(500)和下吸附板(600),所述立柱(400)内设有驱动上吸附板(500)和下吸附板(600)上下移动的脱离驱动机构;所述立柱(400)上方两侧还设有手臂吸附板(700),所述手臂吸附板(700)向立柱(400)下方外侧倾斜布置,所述手臂吸附板(700)下端、上吸附板(500)和下吸附板(600)表面设有能够与医用防护服电磁吸附的电磁机构;所述集中收集组件(300)包括位于底座(100)对应立柱(400)一端的废弃箱(1000),所述底座(100)与废弃箱(1000)相对的一端还设有能够向废弃箱(1000)一侧滑动的推动板(900),所述推动板(900)连接有设于底座(100)内的收集驱动机构,所述推动板(900)能够在收集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将脱离下的医用防护服推入废弃箱(10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00)上端设有检测身高的红外感应模块(1100),所述红外感应模块(1100)与脱离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脱离驱动机构能够根据红外感应模块(1100)检测数据驱动上吸附板(500)和下吸附板(600)分别移动至人体背部和腰臀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辅助脱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驱动机构包括自上而下设于立柱(400)内并沿立柱(400)延伸方向布置的上导轨(1200)和下导轨(1600),所述上导轨(1200)和下导轨(1600)上分别设有与上吸附板(500)和下吸附板(600)相连的上滑块(1300)与下滑块(1700);所述上滑块(1300)与设于上导轨(1200)上的上螺杆(1400)螺纹适配,所述下滑块(1700)与设于下导轨(1600)上的下螺杆(1800)螺纹适配,所述上螺杆(1400)和下螺杆(1800)与设于立柱(400)内的电机模块(1500)传动相连;当所述上螺杆(1400)和下螺杆(1800)周向转动时,所述上滑块(1300)和下滑块(1700)能够带动上吸附板(500)和下吸附板(600)上下移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远致肖阳董明军范慧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远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