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实验板及双面细胞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和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微流控实验板及双面细胞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医疗实时检测和高等院校的生物学以及药学的研究中。目前大多数细胞培养都局限于单一细胞的单层培养,然而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单层培养的单一细胞和细胞在动物组织的生物学表现并不相同。使细胞更为接近在动物体内的培养方式是多种细胞共培养,甚至构建多层细胞的三维结构。当前学术界将使用较为复杂的结构模拟器官微环境称之为器官芯片。而且学术界的器官芯片多是按照特定器官研究需要临时设计加工的,并不具备通用性和稳定性。实则,药物研发生产对这种多细胞共培养的工具是有实际需求的。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通用的细胞共培养工具,将微流控的供液控制与细胞培养整合并标准化,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实验板及双面细胞培养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标准化的多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流道板,所述上层流道板中设有贯穿所述上层流道板的正面与背面的至少一第一培养基注入孔、至少一第二培养基注入孔、至少一第一废液排出孔、至少一第二废液排出孔及至少一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下层流道板,连接于所述上层流道板的背面,所述下层流道板中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二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一废液排出孔、所述第二废液排出孔及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对准的第三培养基注入孔、第四培养基注入孔、第三废液排出孔、第四废液排出孔及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其中,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及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均贯穿所述上层流道板的正面与背面,所述第四培养基注入孔及所述第四废液排出孔均自所述下层流道板正面开口,并往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方向延伸,但未贯穿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至少一细胞培养杯,装设于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中,且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底部伸入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中,但未到达所述下层流道板的背面所在平面,所述细胞培养杯的顶部及底部均开口,且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底部开口通过第一半透膜封闭,所述细胞培养杯的侧壁设有培养基输入孔与废液输出孔;正面流道,自所述下层流道板正面开口,并往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方向延伸,但未贯穿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所述正面流道连通所述第四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所述培养基输入孔、所述培养基输出口及所述第四废液排出孔,以将来自所述第四培养基注入孔的培养基通过所述培养基输入孔输送至所述细胞培养杯内,并将废液通过所述培养基输出孔输送至所述第四废液排出孔;背面流道,自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开口,并往所述下层流道板正面方向延伸,但未贯穿所述下层流道板正面,所述背面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及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以将来自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的培养基输送至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中,并将废液输送至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密封膜,设置于所述下层流道板背面,并覆盖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所述背面流道、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卡槽及所述第三废液排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杯还配置有一杯盖,所述杯盖的顶部与底部均开口,且所述杯盖的底部开口通过第二半透膜封闭,所述杯盖的底部经由所述细胞培养杯的顶部开口伸入所述细胞培养杯中,且所述第二半透膜相对位于所述培养基输入孔与所述废液输出孔上方,所述杯盖的顶部开口用于加入培养基至所述第二半透膜上方以防止所述第一半透膜与第二半透膜之间的培养基蒸发,并防止气泡通过所述第二半透膜进入所述第一半透膜与第二半透膜之间的培养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的内壁与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细胞培养杯的内壁与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外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细胞培养杯的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圈固定槽及第二密封圈固定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槽相对位于所述培养基输入孔与所述废液输出孔上方,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槽相对位于所述培养基输入孔与所述废液输出孔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流道板中还设有至少一细胞培养杯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连接于所述第一细胞培养杯卡槽一侧,所述定位槽自所述
上层流道板正面开口,并往所述上层流道板背面方向延伸,但未贯穿所述上层流道板背面,所述细胞培养杯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细胞培养杯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凸出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实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注入孔与所述第三培养基注入孔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所述背面流道包括N级子流道,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第一级流道至第N级流道依次连接,且第一级流道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后一级流道的分支数量大于前一级流道的分支数量,第一级流道的首端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炫烨,关一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