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壁激光熔覆装置及其传输臂的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29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内壁激光熔覆装置及其传输臂的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传输臂主要由多个传输臂节依次串联固接而成,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包括:水平单元、斜拉单元,斜拉单元的斜拉前端固定架位于水平单元的水平前端固定架和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斜拉前端固定架和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至少一个传输臂节;水平前端固定架、水平后端固定架、斜拉前端固定架分别与相邻两节传输臂节相固接;水平前端固定架、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的固定杆均与传输臂的轴心通孔轴心线相平行;斜拉前端固定架上端的两个凸起部所固接的斜拉固定杆轴心线与轴心通孔轴心线在竖直面的投影倾斜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对高长径比管件的内壁进行激光熔覆,装配方便且稳定性高。装配方便且稳定性高。装配方便且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壁激光熔覆装置及其传输臂的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激光熔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对高长径比管件的内壁进行激光熔覆的装置及其传输臂的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管道、油缸立柱等管件部件,其内壁均需要进行耐磨或耐腐蚀处理,传统上主要采用电弧熔铜或电镀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受到材料选择的限制,仅能在几种特定产品上使用;且其中电镀由于采用化学手段,对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逐渐面临淘汰。而激光熔覆技术可以解决材料受限的问题,但现有的对管件内壁进行激光熔覆的装置,承载激光熔覆头的相应机构外径较大,通常仅能用于内径在100mm以上的管件的内壁熔覆,且通常采用添加多处支撑的方式,对于注塑机等非标准圆柱形孔的内壁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内壁激光熔覆装置及其传输臂的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具体为:
[0004]传输臂的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用于内壁激光熔覆装置,所述传输臂主要由多个传输臂节依次串联固接而成,其包括:
[0005]水平单元,其设于传输臂的前段部分,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水平前端固定架、水平后端固定架;
[0006]斜拉单元,其包括斜拉前端固定架,且斜拉前端固定架位于水平前端固定架和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
[0007]斜拉前端固定架和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至少一个传输臂节;
[0008]水平前端固定架、水平后端固定架、斜拉前端固定架分别与相邻两节传输臂节相固接;
[0009]水平前端固定架、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环绕传输臂固定设置有多根固定杆,每根固定杆均与传输臂的轴心通孔轴心线相平行;
[0010]斜拉前端固定架的环形本体外周上端的位置对称的两个凸起部的穿设通孔孔轴心是倾斜向上的,定义该两个凸起部为斜拉凸起部;其余的凸起部的穿设通孔孔轴心则与轴心通孔轴心线相平行,所对应连接的水平固定杆前端分别穿设于斜拉前端固定架的对应凸起部的穿设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每根水平固定杆的后端分别与基座机构相应处相固定,即水平固定杆的杆轴心线均与轴心通孔轴心线相平行;两斜拉凸起部各对应固接一斜拉固定杆,斜拉固定杆一端穿设斜拉凸起部的穿设通孔并由紧固螺母固定,另一端与基座机构相应处相固定,且斜拉固定杆轴心线与轴心通孔轴心线在竖直面的投影倾斜相交,即斜拉固定杆由前端至后端是倾斜向上固定设置。
[0011]进一步,斜拉前端固定架和水平后端固定架分别贴抵固定于同一节传输臂节的前、后两端端面,即斜拉前端固定架和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仅间隔设置一节传输臂节。
[0012]进一步,水平单元的固定杆环绕于斜拉单元的斜拉前端固定架的外围,斜拉单元的水平固定杆和斜拉固定杆分别环绕于水平单元的水平后端固定架的外围。
[0013]内壁激光熔覆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传输臂的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
[0014]本技术适用于对高长径比管件的内壁进行激光熔覆,管径最小可达55mm,熔覆深度最大可达3m,如对通孔熔覆,进行两侧熔覆可达6m;装配方便且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传输臂节的第一种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3为传输臂节的第一种结构实施例的前端端面视图;
[0019]图4为传输臂节的第二种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0]图5为内套管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6为传输臂节套设有内套管的前端端面视图;
[0022]图7为图6中A-A向剖视图;
[0023]图8为图7中圈B部分放大示意图;
[0024]图9为两传输臂节对接状态下沿其中一对进水通道孔孔中心剖切示意图;
[0025]图10为第二种实施例定位销左部与传输臂节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11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定位销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第二种实施例的定位销与斜向顶丝及竖向顶丝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竖向顶丝的头部为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为第三种实施例定位销左部与传输臂节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30]图15为第三种实施例的每组定位销与竖向顶丝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和图17分别为固定架两种结构形式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18为水平环绕式辅助固定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0033]图19为上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0034]图20为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0035]图21为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的中间部分的立体示意图;
[0036]图22为本装置的光路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9]图1为本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装置的操作台以及对管件的夹持、转动机构等可采用现有技术,非本技术的重点,故图中省略;
[0040]如图所示,本装置包括熔覆头1、传输臂2和基座机构3,传输臂2为本技术的重
点;
[0041]传输臂2两端分别与熔覆头1、基座机构3固接联通,传输臂2 为熔覆头1输送激光、同轴保护气、喷嘴保护气和熔覆粉末;熔覆粉末、保护气及激光从熔覆头1喷出对待加工管件内壁进行激光熔覆;
[0042]传输臂2主要由多个传输臂节依次串联固接而成,本技术提供了传输臂节的两种结构实施例,分别结合附图介绍如下:
[0043]实施例一:
[0044]图2和图3分别为传输臂节的第一种结构实施例的立体图和前端端面视图;激光沿着由后端向前端的方向输送,因此,按照激光的输送方向,定义2101所指示处为传输臂节的后端,2102所指示处为传输臂节的前端;
[0045]每节传输臂节21整体呈圆管体,其轴心通孔211所形成的轴心通道直接被用于传输激光、同轴保护气;而分别用于传输喷嘴保护气、熔覆粉末、冷却水的通道则直接开设于圆管体的管壁上;
[0046]优选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传输臂节21的管壁212上均匀开设有六个一类通道孔,其中图中2121所指的一个一类通道孔用于传输喷嘴保护气,两个图中2122所指的一类通道孔用于传输熔覆粉末,剩余的三个图中2123所指的一类通道孔分别作为冷却水循环水路的回水通道,而作为进水通道的进水通道孔2124在本实施例中也是直接开设于管壁上的,并且,临近每个回水通道的通道孔匹配一个进水通道孔2124;
[0047]在实施例一中,进水通道孔2124与一类通道孔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传输臂的复合斜拉式辅助固定结构,用于内壁激光熔覆装置,所述传输臂主要由多个传输臂节依次串联固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单元,其设于传输臂的前段部分,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水平前端固定架、水平后端固定架;斜拉单元,其包括斜拉前端固定架,且斜拉前端固定架位于水平前端固定架和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斜拉前端固定架和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至少一个传输臂节;水平前端固定架、水平后端固定架、斜拉前端固定架分别与相邻两节传输臂节相固接;水平前端固定架、水平后端固定架之间环绕传输臂固定设置有多根固定杆,每根固定杆均与传输臂的轴心通孔轴心线相平行;斜拉前端固定架的环形本体外周上端的位置对称的两个凸起部的穿设通孔孔轴心是倾斜向上的,定义该两个凸起部为斜拉凸起部;其余的凸起部的穿设通孔孔轴心则与轴心通孔轴心线相平行,所对应连接的水平固定杆前端分别穿设于斜拉前端固定架的对应凸起部的穿设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每根水平固定杆的后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胡达韦尔季
申请(专利权)人:亚琛联合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