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10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0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换热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冷却单元和高压微雾加湿单元,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待冷却气体从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一冷却单元与流经所述壳体的所述待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单元包括高压微雾喷嘴,所述高压微雾喷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的位置,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而且,所述高压微雾喷嘴通过管路与收集冷凝水的积水盘连通,以利用所述冷凝水加湿所述待冷却气体。该换热装置既增加了室内的湿度,又降低了能耗,而且,结构紧凑,不需要额外占用机房的空间。不需要额外占用机房的空间。不需要额外占用机房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装置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快速投入并使用数据中心,是目前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重点。
[0003]为此,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理念,并有相应落地。其中,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由于占地面积小,预制化程度高,且可以实现模块化部署,在近几年数据中心的应用率逐渐提升,已有多家数据中心实现大规模部署。然而,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在冬季运行时,容易对机房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能耗较高。
[0004]公开内容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用以降低能耗,并减少对机房环境的影响。
[0006]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冷却单元和高压微雾加湿单元,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待冷却气体从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0007]所述第一冷却单元与流经所述壳体的所述待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
[0008]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单元包括高压微雾喷嘴,所述高压微雾喷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的位置,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而且,所述高压微雾喷嘴通过管路与收集冷凝水的积水盘连通,以利用所述冷凝水加湿所述待冷却气体。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中,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待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使液态传热介质转变为气态传热介质;
[0010]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连通,其用于将所述气态传热介质压缩后传输至所述冷凝器;
[0011]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用于将所述气态传热介质热交换后转变为所述液态传热介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冷却单元,所述第二冷却单元包括:换热管和喷淋器,其中,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的位置,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
[0013]所述喷淋器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顶部,用于将水喷淋在所述换热管上。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换热管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池,用于收集所述喷淋器喷出的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器通过管路与集水池连通,用于将所述集水池内的水喷淋在所述换热管上。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集水池的侧壁设置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与泄水管连通,
在所述泄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泄水阀门。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补水管,所述第一补水管用于连通所述喷淋器和补水池,在所述第一补水管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补水管,所述第二补水管用于连通所述高压微雾喷嘴和补水池,在所述第二补水管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进风口设置有动力风扇,用于为所述待冷却气体提供朝向所述出风口方向的动力。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相对于所述高压微雾喷嘴的位置,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
[002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利用第一冷却单元对流经壳体内的待冷却气体进行降温,利用高压微雾加湿单元和回收的冷凝水对待冷却气体加湿,这样既增加了室内的湿度,保证机房环境适应用户需求;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能耗。而且,该换热装置结构紧凑,不需要额外占用机房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通过参考附图对详细示例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提供的换热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25]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0026]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0027]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0028]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
……
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
[0029]本文所述实施例可借助本公开的理想示意图而参考平面图和/或截面图进行描述。因此,可根据制造技术和/或容限来修改示例图示。因此,实施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包括基于制造工艺而形成的配置的修改。因此,附图中例示的区具有示意性属性,并且图中所示区的形状例示了元件的区的具体形状,但并不旨在是限制性的。
[0030]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
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0031]目前的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在冬季运行时,由于室外空气温度较低,与室内的空气换热时,会在室内侧析出大量冷凝水,降低了机房的湿度,影响机房的运行环境。
[0032]为了减少冷凝水的析出,可将室外侧新风与部分室外侧出风混合,提高进入室内侧风的温度,再在空空换热器与室内侧风进行换热,然而这将影响换热机组的换热效果,能耗较高,节能性差。
[0033]另外,由于冷凝水不可避免,目前的间接蒸发冷却机组设置积水盘收集冷凝水,并利用排水管将冷凝水排出,这样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冷凝水的析出,造成机房湿度降低,需要额外设置加湿器来增加机房的湿度,既增加了用户的成本,又占用机房有限的空间。
[0034]实施例1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换热装置壳体1、第一冷却单元2和高压微雾加湿单元3,在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待冷却气体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并从出风口12排出。
[0036]第一冷却单元2与流经壳体1的待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其中,待冷却气体可以是室内侧气体或室外侧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包括:壳体、第一冷却单元和高压微雾加湿单元,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待冷却气体从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第一冷却单元与流经所述壳体的所述待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单元包括高压微雾喷嘴,所述高压微雾喷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的位置,靠近所述出风口一侧;而且,所述高压微雾喷嘴通过管路与收集冷凝水的积水盘连通,以利用所述冷凝水加湿所述待冷却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中,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待冷却气体进行热交换,使液态传热介质转变为气态传热介质;所述压缩机通过管道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连通,其用于将所述气态传热介质压缩后传输至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用于将所述气态传热介质热交换后转变为所述液态传热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中,还包括:第二冷却单元,所述第二冷却单元包括:换热管和喷淋器,其中,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的位置,靠近所述进风口一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薛宏升叶伟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