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184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隔油单元、厌氧消化单元和快速渗滤单元;其中,收集隔油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收集隔油模块,厌氧消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厌氧消化模块,快速渗滤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快速渗滤模块;快速渗滤模块自上而下依次为覆土层、通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渗滤介质及介质上生长的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质的过滤截留、吸附与分解作用,实现对废水的净化效果。该方法不仅具有低投资、低能耗、低成本等优点,并且有一定的脱氮除磷效果,因此能够应用于城镇和小区生活污水的处理,尤其对于氨氮值高、水量较少、要求运维简单方便、用地有限的农村污水处理,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相对于用地面积大的人工湿地更有优势。
[0003]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洗浴废水、微污染河水和富营养化湖库、养殖废水、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和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等不同类型水体的处理,尤其是在减轻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源对地面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水生生态造成的破坏方面,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4]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技术也有不少问题暴露出来:(1)污水中颗粒性污染物加速渗滤系统的堵塞;(2)渗滤系统多为土建,出现堵塞后维修困难;(3)硝化阶段要求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高,保证好氧过程氧气供应充足以提高水力负荷;(4)在冬季尤其是北方地区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过冬”问题,温度降低将影响系统内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效率;(5)对于偏远地区,建设安装设备和构件较大型,施工、运输困难;(6)工程建设用地不完整时,往往影响着系统的设计参数,处理效率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本技术提供的系统不易堵塞,维修方便,能够对系统进行通风和加热,氧气供应充足,有效解决“过冬”问题,且为模块化组合系统,容易运输和施工,系统可根据建设用地灵活组合,污水处理效果好。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隔油单元、厌氧消化单元和快速渗滤单元;其中,收集隔油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收集隔油模块1,厌氧消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厌氧消化模块2,快速渗滤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快速渗滤模块3;
[0008]其中,所述快速渗滤模块3自上而下依次为覆土层34、通风-散水层35、第一硝化滤层38、第一通风层36、第二硝化滤层39、第二通风层37、散水缓冲层310、反硝化滤层311和集水层313;所述通风-散水层35内设置有通风-散水管网29;所述第一通风层36和第二通风层37内分别设置有通风管网31;所述通风管网31的主管依次和加热器4和鼓风机5连通;所述集水层313内设置有集水管网33;
[0009]所述收集隔油单元和厌氧消化单元通过污水管网16连通;
[0010]所述厌氧消化单元的出水经过跌落式复氧排水室23进入通风-散水管网29中。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隔油模块1与外界污水通过进水管网11连通;
[0012]所述收集隔油模块1内设置有垂直于水面的隔油挡板12,且隔油挡板12底部与收集隔油模块1底部的距离为30~100cm;隔油挡板12将收集隔油模块1内部分为隔油池14和收集池15;所述隔油池14上方设置有翻盖式刮油孔13;
[0013]当所述收集隔油单元中的收集隔油模块1为两个以上时,各个收集隔油模块1串联或并联。
[0014]优选的,所述厌氧消化模块2包括厌氧消化池22;所述厌氧消化池22顶部设置有吸泥孔21,且侧面设置有出水口26;
[0015]当所述厌氧消化单元中的厌氧消化模块2为两个以上时,各个厌氧消化模块2串联或并联。
[0016]优选的,所述跌落式复氧排水室23包括多层板翅式斜板27,所述跌落式复氧排水室23底部设置有通风-排水口28,顶部设置有排气筒25和检修孔24。
[0017]优选的,所述覆土层34的厚度为10~15cm;
[0018]所述通风-散水层35的厚度为15~20cm,所述通风-散水管网29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连通的若干通风散水管,各个通风散水管平行设置,通风散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小孔,相邻通风散水管的间距为0.1~1.0m,通风散水管的末端均敞开;所述通风-散水管网29的管壁外部填充有砾石;所述砾石的粒径为1~3cm;
[0019]所述第一硝化滤层38和第二硝化滤层39的厚度独立地为25~30cm;所述第一硝化滤层38和第二硝化滤层39为填料-硝化菌层,所述填料-硝化菌层中填料的粒径为0.5~1cm;
[0020]所述第一通风层36和第二通风层37的厚度独立地为10~15cm;所述通风管网31包括主管和与主管连通的若干通风管,通风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透气孔,且管壁外部填充有砾石;所述砾石的粒径为3~5cm;所述第一通风层36内的通风管平行设置,相邻通风管的间距为0.5~1.0m;所述第二通风层37内的通风管平行设置,相邻通风管的间距为0.5~1.0m;所述第一通风层36和第二通风层37内的通风管不在同一纵向平面上;
[0021]所述散水缓冲层310的厚度为10~15cm,由粒径为1~2cm的砾石形成;
[0022]所述反硝化滤层311的厚度为40~50cm,所述反硝化滤层311为填料-反硝化菌层;所述填料-反硝化菌层中填料的粒径为0.3~0.5cm;
[0023]所述集水层313的厚度为15~20cm,所述集水管网33包括主管和与主管连通的若干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平行设置,且集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集水孔,相邻两根集水管的间距为0.5~1.0m,每根集水管的末端均敞开;集水层313无滤料填充;
[0024]所述覆土层34、通风-散水层35、第一硝化滤层38、第一通风层36、第二硝化滤层39、第二通风层37和散水缓冲层310均由填料承托盘承载;所述反硝化滤层311由底部设置有布水滤帽312的承托盘承载;所述集水层313由底部密封的承托盘承载;各个承托盘之间由螺栓板32拼接。
[0025]优选的,所述填料承托盘的底部为格栅板,相邻格栅板的间隔小于0.3cm;所述设置有布水滤帽312的承托盘中,相邻布水滤帽的间距为20~40cm。
[0026]优选的,所述快速渗滤模块3四周包裹有保温棉;当快速渗滤单元中快速渗滤模块
3为两个以上时,各个快速渗滤模块3串联或并联。
[0027]优选的,所述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管道的启闭。
[00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隔油单元、厌氧消化单元和快速渗滤单元,其中,收集隔油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收集隔油模块1,厌氧消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厌氧消化模块2,快速渗滤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快速渗滤模块3;在处理效果方面,本技术提供的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29]1、收集隔油模块1能将生活污水中大部分的浮油拦截,厌氧消化模块2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快速渗滤污水处理模块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收集隔油单元、厌氧消化单元和快速渗滤单元;其中,收集隔油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收集隔油模块(1),厌氧消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厌氧消化模块(2),快速渗滤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快速渗滤模块(3);其中,所述快速渗滤模块(3)自上而下依次为覆土层(34)、通风-散水层(35)、第一硝化滤层(38)、第一通风层(36)、第二硝化滤层(39)、第二通风层(37)、散水缓冲层(310)、反硝化滤层(311)和集水层(313);所述通风-散水层(35)内设置有通风-散水管网(29);所述第一通风层(36)和第二通风层(37)内分别设置有通风管网(31);所述通风管网(31)的主管依次和加热器(4)和鼓风机(5)连通;所述集水层(313)内设置有集水管网(33);所述收集隔油单元和厌氧消化单元通过污水管网(16)连通;所述厌氧消化单元的出水经过跌落式复氧排水室(23)进入通风-散水管网(29)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隔油模块(1)与外界污水通过进水管网(11)连通;所述收集隔油模块(1)内设置有垂直于水面的隔油挡板(12),且隔油挡板(12)底部与收集隔油模块(1)底部的距离为30~100cm;隔油挡板(12)将收集隔油模块(1)内部分为隔油池(14)和收集池(15);所述隔油池(14)上方设置有翻盖式刮油孔(13);当所述收集隔油单元中的收集隔油模块(1)为两个以上时,各个收集隔油模块(1)串联或并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消化模块(2)包括厌氧消化池(22);所述厌氧消化池(22)顶部设置有吸泥孔(21),且侧面设置有出水口(26);当所述厌氧消化单元中的厌氧消化模块(2)为两个以上时,各个厌氧消化模块(2)串联或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跌落式复氧排水室(23)包括多层板翅式斜板(27),所述跌落式复氧排水室(23)底部设置有通风-排水口(28),顶部设置有排气筒(25)和检修孔(2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层(34)的厚度为10~15cm;所述通风-散水层(35)的厚度为15~20cm,所述通风-散水管网(29)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连通的若干通风散水管,各个通风散水管平行设置,通风散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小孔,相邻通风散水管的间距为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钧雄简静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广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