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再编程驱动微柱阵列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再编程驱动微柱阵列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刺激响应微纳米结构在外部驱动(如光、热、电、磁场等)的作用下会发生机械变形或运动,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在触发机械变形/运动的不同驱动方式中,由于磁场驱动具有瞬时响应、简易和无损控制、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磁场驱动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磁响应微纳米结构,细长微柱能够以可控和按需的方式可逆弯曲/倾斜,适合于表面工程的应用(如单向粘附、液滴运输、着色等),并且已经得到广泛研究。
[0003]目前磁响应微柱阵列的合成已取得重大进展,合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无模板磁组装和模板辅助成型技术。前一种方法中,微柱由混合磁性介质(分散的磁性纳米颗粒或磁性纳米线)的弹性体聚合物溶剂在外部磁场中干燥/固化后通过磁性组装自发形成,但纳米线在溶剂中随机分布,无法精确的控制其在固化微柱中的位置,从而无法精准的控制微柱的弯曲。在后一种方法中,通过将混合有磁性介质的聚合物渗透到空腔中,并在空腔中固化得到微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再编程驱动微柱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光固化高弹性树脂滴到带有规则微米级柱腔阵列的模板上,通过真空辅助成型使树脂渗透到模板的柱腔内;2)将带有规则微米级微柱阵列的冲模冲压到模板上,排出柱腔中部分树脂,柱腔中剩余树脂包裹冲模微柱;所述微柱阵列与所述柱腔阵列匹配,且微柱直径略小于柱腔直径;3)通过光照使模板和冲模之间的光固化树脂反应固化,柱腔与微柱之间的剩余树脂固化成圆鞘状;4)将冲模从模板上移除,在模板上得到得到带有规则微米级圆鞘状空腔阵列的树脂外壳;5)将混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复合树脂滴到树脂外壳上,使得复合树脂渗透到树脂外壳的空腔阵列内;所述磁性纳米粒子有非磁性物质包裹;6)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底覆盖到树脂外壳上,基底与树脂外壳结合;复合树脂可以在空腔内部自由流动而不会流出;7)将结合的基底与树脂外壳从模板上剥离,得到液核/固壳的磁性微柱阵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再编程驱动微柱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光固化高弹性树脂为添加有光引发剂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直,倪克,颜朔庚,郭志伟,唐旭海,薛龙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