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底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171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粉底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粉底膏包括粉底膏由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底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粉底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粉底是妆容的基础,粉状质地的粉底是最常见的,涂在脸上显得轻柔自然,是日常妆的最佳选择。进行化妆时,人们总不忘给自己打一层粉底。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粉底是女人妆容的基础它比粉底更加好,对肌肤的呵护更加的细致与柔和。
[0003]粉底一般包括三种使用功效:保湿锁水、轻薄顺滑、完美遮瑕。但传统粉底矿物成分与化学合成原料,给肌肤造成了没必要的损伤,甚至过敏。尤其是特殊肌肤人群,如易过敏体质的人群。随着科技的发展,早在2010年欧美与中国台湾就开始寻求自然,安全,环保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产品的需求,使化妆品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低重金属含量和无微生物污染的粉底膏,以满足人们对产品安全性能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下: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底膏,其技术点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粉底膏由14-18重量份A相、43-51重量份的B相、8-10重量份的C相、21-28重量份D相0.2-0.6重量份的E相混合制备而成;
[0006]所述A相为成型剂;
[0007]所述B相为成膜剂、氢化C6-20聚烯烃、抗氧化剂、润肤剂和调理剂混合物,所述氢化C6-20聚烯烃的重量份数为3-6;
[0008]所述C相为润滑剂;
[0009]所述D相为着色剂;<br/>[0010]所述E相为防腐剂。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粉底膏的配方体系中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粉底膏的配方体系中成型剂为地蜡、合成蜡、微晶蜡、蜂蜡和聚乙烯的混合物。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粉底膏的配方体系中防腐剂为乙基己基甘油和苯氧乙醇的混合物。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粉底膏的配方体系中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粉底膏的配方体系中润肤剂为透明质酸钠、辛基十二醇、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澳洲坚果籽油、植物甾醇异硬脂酸酯和霍霍巴脂的混合物。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粉底膏的配方体系中润滑剂为一氮化硼、硅石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粉底膏的配方体系中调理剂为狗牙蔷薇果油、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氢化牛油树脂和油橄榄果油的混合物。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粉底膏的配方体系中着色剂为二氧化钛、氧化铁黑、氧化铁黄和氧化铁红的混合物。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底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将A相中的原料依次加入水相锅,搅拌升温至60-70℃,搅拌至粉末充分溶解透明,降至室温备用;
[0021]步骤二:将B相油相原料依次加入乳化锅,充分搅拌或均质均匀;均质条件下将A相锅料体缓慢抽入乳化锅中,均质5-10分钟;
[0022]步骤三:将C相原料的依次加入乳化锅中,搅拌升温至80-85℃,保温10-40分钟,降温至60-70℃;
[0023]步骤四:将D相原料研磨加入乳化锅中,随后加入E相原料再次均质后,出锅检测灌装。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的粉底膏包括粉底膏由14-18重量份A相(成型剂)、43-51重量份的B相(成膜剂、氢化C6-20聚烯烃、抗氧化剂、润肤剂和调理剂混合物,所述氢化C6-20聚烯烃的重量份数为3-6)、8-10重量份的C相(润滑剂)、21-28重量份D相(着色剂)0.2-0.6重量份的E相(防腐剂)混合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粉底膏不仅仅具有妆效好,遮盖高、持妆久、防水防汗且服帖不浮粉的效果,重金属汞、铅、砷、镉的含量均达到标准,且没有耐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粉底膏按重量份数计,由16重量份A相、49.9重量份的B相、9重量份的C相、24.5重量份D相0.6重量份的E相混合制备而成;
[0029]所述A相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0030]所述B相为成膜剂(地蜡:合成蜡:微晶蜡:蜂蜡:聚乙烯=1:1:1:1:1)、氢化C6-20聚烯烃、生育酚、润肤剂(透明质酸钠:辛基十二醇: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澳洲坚果籽油:植物甾醇异硬脂酸酯:霍霍巴脂=1:1:1:1:1:1)和调理剂(狗牙蔷薇果油:甘油三(乙基己酸)酯:氢化牛油树脂:油橄榄果油=1:1:1:1)混合物,所述氢化C6-20聚烯烃的重量份数为4;
[0031]所述C相为润滑剂(一氮化硼:硅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1:1);
[0032]所述D相为着色剂(二氧化钛:氧化铁黑:氧化铁黄:氧化铁红=1:1:1:1);
[0033]所述E相为防腐剂(乙基己基甘油:和苯氧乙醇=1:1)。
[0034]按照上述配方,本申请的粉底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一:将A相中的原料依次加入水相锅,搅拌升温至65℃,搅拌至粉末充分溶解透明,降至室温备用;
[0036]步骤二:将B相油相原料依次加入乳化锅,充分搅拌或均质均匀;均质条件下将A相锅料体缓慢抽入乳化锅中,均质8分钟;
[0037]步骤三:将C相原料的依次加入乳化锅中,搅拌升温至82℃,保温30分钟,降温至65℃;
[0038]步骤四:将D相原料研磨加入乳化锅中,随后加入E相原料再次均质后,出锅检测灌装。
[0039]本实施制备的粉底膏为膏状体,色泽与样板一致,无味,(45
±
1)℃温度下处理24h后,回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无明显差异,(-5~-10)℃温度下处理24h后,回复至室温后与试验前无明显差异。
[0040]实施例2
[0041]一种粉底膏按重量份数计,由18重量份A相、51重量份的B相、9.8重量份的C相、21重量份D相0.2重量份的E相混合制备而成;
[0042]所述A相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0043]所述B相为成膜剂(地蜡:合成蜡:微晶蜡:蜂蜡:聚乙烯=1:2:0.5:1:1)、氢化C6-20聚烯烃、生育酚、润肤剂(透明质酸钠:辛基十二醇: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澳洲坚果籽油:植物甾醇异硬脂酸酯:霍霍巴脂=2:0.5:0.5:1:1:1)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底膏,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粉底膏由14-18重量份A相、43-51重量份的B相、8-10重量份的C相、21-28重量份D相0.2-0.6重量份的E相混合制备而成;所述A相为成型剂;所述B相为成膜剂、氢化C6-20聚烯烃、抗氧化剂、润肤剂和调理剂混合物,所述氢化C6-20聚烯烃的重量份数为3-6;所述C相为润滑剂;所述D相为着色剂;所述E相为防腐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底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底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剂为地蜡、合成蜡、微晶蜡、蜂蜡和聚乙烯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底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乙基己基甘油和苯氧乙醇的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底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底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润肤剂为透明质酸钠、辛基十二醇、十三烷醇偏苯三酸酯、澳洲坚果籽油、植物甾醇异硬脂酸酯和霍霍巴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富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赢东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